第14節
在他身后,屋中還站著三人,兩男一女,女的是王宗德的娘親孫玉鳳,男人則是王瑞武與王瑞征。孫玉鳳此刻滿臉心思都在兒子身上,不住點頭,偶爾還拿著手絹擦眼淚,但那股高興表情還是顯露出來了,至于兩位王家的男人,面色便都有些微妙,一聲不吭地站在后頭,靜靜地看著明陽道人醫治王宗德。 一瓶血玉膏并沒有多少,但明陽道人搓揉之下,還是均勻地涂在了王宗德身上大部分傷口上,隨著那藥香揮發的越來越濃,原本還在痛哼的王宗德聲音漸漸小了下去,沒過多久,居然閉上了雙眼睡著了。 明陽道人微微一笑,站了起來,旁邊孫玉鳳喜極而泣,對明陽道人謝道:“多謝道長,多謝道長,這孩子昨晚一宿都痛得沒睡著了?!?/br> 明陽道人微笑道:“血玉膏除了痊愈傷勢恢復血氣外,對鎮痛亦有幾分功效。我剛才也看過德少爺的身子,傷處雖多,但多還是皮rou外傷,涂抹了血玉膏后,想必是無礙的,夫人放心就是?!?/br> 孫玉鳳連連點頭,明陽道人轉頭對屋中另外兩位男子看了一眼,道:“我們出去說話吧,莫要打擾了德少爺休息?!?/br> 王瑞武與王瑞征都是點頭,三人一起走了出來,走到了庭院中站住,兩人對望一眼,王瑞武咳嗽一聲,道:“道長,適才曾有言語說有話對我們二人講,不知有何事?” 明陽道人目光在他們二人臉上掠過,道:“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貧道也不過就是替林師兄出面,替景少爺向兩位求個情罷了?!?/br> 王瑞征的臉色猛地一沉,王瑞武也是瞳孔微微一縮,沉默了片刻,王瑞武深吸了一口氣,道:“林前輩怎么也會對這宗景感興趣了?” 明陽道人微笑道:“家主說笑了,林師兄并無他意。只是景少爺失蹤整整三年,前幾日才由林師兄從深山老林里親自帶回來的,終歸也算是有些許緣分情誼在。不過林師兄也知曉此事畢竟乃是王家家事,不愿多言,才命貧道過來看看是否有什么地方能幫上一些忙,另外也順便求個情,請王家主從輕發落景少爺,畢竟他年紀小不懂事,以后日子還長,煩請二位還是給他一個機會吧?!?/br> 王瑞武沉默不語,沒有立刻答應下來,反而是嘴角扯動一下,轉頭向王瑞征看去,王瑞征感覺到他有些刻意看來的目光,心中一陣忿恨,然而他畢竟也不是沖動少年的年紀,對家中底細事務都是一清二楚,深知青云門對王家的重要性,不可輕易得罪。更何況在他心底深處還有更深遠長久的打算,未來日子里那把王家家主的寶座,也在他謀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便更不能與青云門強硬對抗。 心中這么想著,王瑞征臉上神色便緩和了下來,也不看王瑞武,對著明陽道人點了點頭,道:“道長慈悲,瑞征感佩,前頭雖有憤怒之言,也是心痛宗德侄兒傷重,并無他意。此事其實已由家主召集家中諸位長老共同商議決斷,瑞征一切都聽家主的?!?/br> 王瑞武眉頭一皺,見明陽道人轉頭看來,心中冷笑一聲,淡淡道:“既然是青云林前輩開口求情,又得蒙道長出手救治宗德,此事自然是有得商量了?!?/br> 明陽道人頓時開顏,撫掌笑道:“如此甚好,來來來,二位請,若不嫌棄貧道居所的清茶粗淡,便去那里品茶片刻如何?” 王家兩個男人都是點了點頭,臉色微妙復雜,也不知他們心中到底在想著些什么,最后還是都跟著明陽道人去了。 ※※※ 這一日總覺得有些漫長,但終究還是過去了,王宗景站在自己的小小庭院中,看著四方圍墻之外的天空緩緩暗了下來,黃昏將去,黑夜降臨。 他的心情頗有幾分壓抑,沉默了很久,目光才收了回來,看著站在自己身旁的那個小胖子,帶了幾分無奈與失望,道:“你真的不想跟我一起走?” 南山木然地搖了搖頭,道:“我不走,景少爺,我爹娘都在這里,我不想離開他們?!?/br> 王宗景點了點頭,一時也不知該說什么才好,倒是南山沉默了片刻,道:“景少爺,既然家主和十六爺都看在青云門明陽道長的面子上既往不咎,你也算是逃過一劫,不如……” 王宗景截道:“我是要走的?!?/br> 南山愣了一下,看著王宗景臉上堅決的神情,到了嘴邊的話終究還是吞了回去,過了一會才道:“……那你打算什么時候走?” 王宗景笑了笑,道:“快的話,明天吧?!?/br> 南山吃了一驚,抬頭愕然道:“這么急?就這一晚的工夫,哪里能做好準備,還要收拾行李什么的?” 王宗景看了他一眼,又掃了一眼自己的身子,嘴邊微露嘲諷之意,笑了笑,道:“無妨,我的行李很簡單的?!?/br> 南山腮幫子緊了一下,欲言又止,垂在身旁的兩只手悄然握緊,王宗景看了他一眼,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一絲笑意,道:“沒關系,等我將來有本事了,一定回來看你?!?/br> 南山嘴角抿了一下,似乎是露出一絲苦笑,但還是重重點了點頭。 王宗景嘆了口氣,道:“好了,時候不早了,你回去罷。如今這王家堡里亂糟糟的,跟我在一起久了,對你也不是好事,日后我走的時候,就不跟你打招呼了?!?/br> 南山又是一陣沉默,最后緩緩點了點頭,面上掠過一絲掙扎猶豫之色,最后像是下了決心,深吸了一口氣,忽然伸手到懷中摸出一本薄皮黃頁小書來,遞給王宗景,道:“這個給你?!?/br> 王宗景有些詫異,接過來隨手翻開幾頁,目光忽地一凝,面露愕然,抬頭看向南山,卻是壓低了聲音,道:“怎么回事,這不是我們王家的‘符箓術’么?” “我爹追隨瑞武家主多年,深得家主信任,所以王家祖傳的符箓術也傳了一些下來,不過這里面自然沒有什么太重要的東西,符箓六品,這書中記的不過都是些最粗淺的基礎,像那些符紋符陣,說不定景少爺你小時候都已經學過了。真正有用的符箓術法,其中也只有三個,也只是威力最小的一品符箓?!蹦仙降穆曇袈犉饋硭坪跤行┥硢?,面上的神色也十分復雜,似乎還帶了幾分遲疑,“可是我想如今這王家里,不會再有人教你了,所以我就從我爹那里偷了一份過來?!?/br> 王宗景深深看了他一眼,卻是又將這本小書塞回南山的手上,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我不要?!?/br> 南山愣了一下,只聽王宗景淡淡道:“你向來謹慎,何必做這種落人把柄之事。符箓之術我若想學,此去青云,還有細雨jiejie在,到時我求她一番,想來她也會教授于我的?!?/br> 南山長出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隨即低聲道:“那我走了?!?/br> 說罷,轉身走去,看著那個背影,王宗景沉默了一會,忽然開口道:“小山,其實你也會用符箓術法的,是不是?” 南山的身子僵了一下,沒有回頭,王宗景盯著他的背影,靜靜地道:“你從小性子便謹慎認真,你爹又這般疼愛你,不會不把這些符箓術法傳給你的。以你的性子,當日如果真的動手起來,王宗德那個恃寵而驕的紈绔小兒,只怕在這符箓術上的造詣,還未必是你的對手,是不是?” 南山站在那里,沒有說話也沒有回頭,最后就這樣一聲不吭地走掉了,王宗景默默地看著那個少年好友的離去,眼中掠過一絲恍惚,似乎那個身影,終究也有了幾分陌生。 天色,終于是完全黑了下來。 同一片夜空下,王家堡的另一個方向,青云門諸人居住的庭院中,林驚羽與明陽道人對坐于某間廂房的蒲團上,聽著明陽道人將今天日間的事情說了一遍,林驚羽便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br> 明陽道人微笑道:“那王家小子何其有幸,居然能得林師兄這么暗中照顧,可惜他至今仍是不知情由,不然此刻定然是已經過來拜謝師兄了?!?/br> 林驚羽淡淡道:“此事不必再提,隨他去吧。我與他也算有些緣分,但眼下也就只能做到這一步了。以后的事便看他自己的機緣?!蓖nD了一下,他目光轉向明陽道人,臉上神色鄭重了起來,道,“倒是你差不多也該回山一趟了?!?/br> 明陽道人臉色也多了幾分凝重,道:“師兄你的意思是?” 林驚羽微微皺眉,道:“這些日子來,我已將城外龍湖細細搜索了數次,仍然找不到傳說中那枚‘青龍蛋’的蹤跡,想來是掌教師兄得到的消息有所差錯,又或是已被人捷足先登。你且回山一趟,將這里的情形稟報于他,請掌教真人決斷?!?/br> 明陽道人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但林驚羽顯然話還沒有說話,沉吟了片刻后,卻又是拿出了一件事物,遞給明陽道人,道:“還有一件更要緊之事,你將此物收好,回山之后,找無人時單獨親手送交掌教真人?!?/br> 明陽道人見林驚羽說的鄭重,不敢輕忽,小心接過,仔細一看,卻是一塊方形的古舊木板,邊角早已磨損殘舊,板面上已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但仍是可以清楚看到木板上畫著一些奇異的圖案,筆畫簡樸,蒼勁有力,看去似獸非獸,卻帶了幾分蒼莽古拙之意,顯見是年月深久的事物。 明陽道人皺起眉頭,抬眼向林驚羽看去,道:“這是……” “這是我當日在十萬大山深處的原始密林,于某處古巫族的祭壇之內發現的,”林驚羽的聲音聽起來十分平靜,但不知怎么卻總覺得像是壓抑著什么,只聽他沉默片刻后又繼續道,“只是木板上的圖形,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怕是和昔年魔教的圖騰脫不了干系?!?/br> “魔教!”明陽道人登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林驚羽道:“古巫一族早已湮滅,按理說也不會有什么大事,但昔年獸神大劫中,卻有幾分古巫族的影子,此事本是秘辛,但本門幾位長老都是知曉的。再加上魔教關系不小,雖然如今式微,但也不可小覷,慎重起見你還是回山好好向掌教真人稟告一下?!?/br> 明陽道人鄭重其事地點頭應下,道:“是?!?/br> 伸手接過這塊古舊木板,他又忍不住多看了上面的圖案兩眼,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也有幾分為了緩和這房中有些沉重的氣氛,微笑道:“說起來,我倒記得當年掌教真人年輕時據說曾經偽裝身份,暗中潛入過魔教之中,如此看來,這有關魔教之事,本門上下,自然是再無人能比掌教真人更熟悉的了,將此物交給他正是再好不過?!?/br> 林驚羽嘴角扯動了一下,算是露出一絲笑意,慢慢點了點頭,只是他眼中異芒一閃而過,也不知那一刻,他究竟想到了什么。 青云門中,對魔教最熟悉的人么…… 那又是誰! (ps:更新的情況這里說明下。一般更新時間固定為早上八點更新一章,晚上八點是看寫作進度,如果進度順利會加更一章,進度不順利的話加更就沒有了。但每天保底是肯定不會斷的。如果有特殊情況請假或爆發也會在文中說明。大家晚上八點沒看到加更就說明沒有了。以后更新不再進行特殊說明和解釋,請大家體諒。 第十二章 廬陽 (上) 翌日清晨,日頭還未升起,空氣仍帶著幾分夜晚的濕潤涼意,王宗景從王家堡里走了出來,在大門處的臺階上他停住腳步,回頭看了看懸掛于頭頂上的金字牌匾,看著那三個熟悉的鎏金大字,面無表情,只是看著似乎有些出神,過了片刻之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霍然轉身,就這樣順著門外大街一路而行,再不回頭。 幽州在神洲中土九州中,位于南方,緊靠天險絕地十萬大山,而即將展開的這一次前途莫測吉兇不知的旅程,王宗景的目的地則是名動天下的青云山,位在中土九州中居中的中州。傳說那里山靈水秀富饒無比,洞天福地無數,修真尋仙之風冠絕天下,昔日幾番大劫后,中州也是首先恢復元氣的地方。 繁華世界,萬丈紅塵,似乎就要馬上在眼前一一展開,這是王宗景大踏步跨出龍湖城城門時,心中忽然涌起的一股異樣感覺。 城外古老的大路如過往無數歲月中一樣安靜地向遠處延伸而去,蒼翠茂密的樹林佇立在古道兩側,多了些許涼意但仿佛也多了幾分自由的輕風吹拂過臉龐,王宗景站在古道的起點上,忽地伸開雙手,如活動筋骨一般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然后一絲淡淡的笑意從嘴邊流露而出。 邁步行去。 這一年,這一天,王宗景十四歲,有一身好筋骨,有一顆好奇心,身無長物,無所畏懼,只覺得天下之大,自己無處不可去,豪情壯志,油然而生,迎著輕風,大步而行。 因為是向北,途中便要經過烏石山和山下的龍湖,當王宗景走過山下時有少許猶豫,但隨即還是放棄了上山的念頭,前路漫漫,若是他日有成,在青云山那里再與那位令他心中很是敬重的林驚羽見面就是。走過烏石山,便能看到龍湖那片波光鱗鱗的水面,王宗景心里不期然地又想起那個夜晚,水底深處,那位帶著幾分詭異卻又美麗如妖魅的神秘女子,只不知如今她又在哪里,又或者,她只不過是自己一時癡夢么? 他心中沉吟,沿古道而行,心頭幾番念頭流轉,卻終究無法將那個神秘的美麗女子從心頭抹去,到得后來,干脆也懶得多想了,反正不管是人是妖,哪怕是山精鬼魅一流,自己這一去青云,天下神州如此廣袤,只怕也再無相見的機會。便在這時,王宗景忽然聽見頭頂之上傳來一陣清銳嘯聲,他抬頭一看,只見一道白光于天空劃過,速度極快,向北而去。 這些日子來他終究也接觸了世道人間,很快便認出那正是修道中人馭劍飛行,那速度自然是飛快無比,想當初十萬大山里的原始密林距離龍湖城何等遙遠,林驚羽也只花了三日便將他帶了回來。 望著那道迅速遠去的白色光芒,王宗景眼中流露出羨慕渴望的神情,站在人煙稀少的古道上,在遠近樹木荊棘密布的樹林里,渾然不懼怕也許會突然出現的兇狠妖獸,只是緩緩握緊了拳頭。 那道從王宗景頭頂掠過的白色光芒,卻是從龍湖城中掠起的,馭劍飛行的人物,正是青云門的明陽道人。他一路疾馳,自然沒有注意到身下猶如螻蟻般的王宗景,此刻他滿心所想的,自然便是要趕緊回到青云山去。 神州廣袤,這一路路途頗為遙遠,縱然明陽道人修道有成,馭劍飛行速度飛快,但也是在七日之后才回到了中州青云山。 青云七峰,俊秀挺拔,尤其是那主峰通天,更是高聳入云,傳說站在峰頂遠望而去,日月星斗皆在腳下,云濤滾滾,瑞氣蒸騰,正是人間一等一的洞天福地,也是數千年來青云一門的重心所在。 自古以來,無數英才俊杰在這里叱咤風云,不知發生過多少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故事,隨著時光流逝那些故事人物仿佛都已成為了傳說,在通天峰上每一棵古樹每一片落葉每一寸土壤的間隙里,悄悄流傳著。 過云海,上虹橋,碧水寒潭白玉階,通天峰上玉清殿。 明陽道人面色虔誠,在三清圣像前的香案上取了細香,點燃之后三拜而起,插入香爐,這才轉過身來,走到寬闊大殿的另一側,面色恭敬,對著那一位身著墨綠道袍,負手立于窗前,正抬眼遠眺窗外,看那云霞蒸騰濤生濤滅的那個人,道:“掌教師兄,我回來了?!?/br> 道袍無聲微動,那人轉過身子,那一刻一股山風從他身側猛然吹進窗子,“嗚”的一聲盤旋而動,仿佛天地山峰忽地一震,云海生濤,卷起三尺波浪,讓人衣物獵獵飛舞,有出塵臨云之心,有俯覽天下之意。 但見得他微微一笑,在窗前風中,道:“辛苦了,明陽?!?/br> ※※※ 幽州境內,王宗景仍在繼續走著自己的路。 算算日子,這已經是他離開龍湖城的第九天了,只是這般靠著兩條腿行走的速度,自然也是快不到哪兒去的,所以直到今日,他依然沒有走出幽州地界。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是餐風露宿,雖然途中也有路過幾座小城,但王宗景都沒有入城投宿的念頭,渴飲山泉,餓獵鳥獸,卻也是逍遙自在,仿佛又恢復了幾分當初在那片原始森林中的模樣。 這荒郊野外行走的,途中自然也遇見過妖獸,不過比起過往那片森林里的妖獸來說,這些從十萬大山里流竄出來的妖獸,兇狠是兇狠的,卻大都不算如何強大,王宗景多數都能輕易對付了。而且隨著他一路向北,離那片神秘莫測的十萬大山越來越遠,途中出沒的妖獸也逐漸變少,到了這兩日,更是基本看不到了,與此同時,在他腳下這片已經可以算是北幽州的地界上,雖然大多數人依然居住于城池之中,但城外道路上的人煙則是明顯多了不少,甚至偶爾還能看到一些人口興旺結寨而居的大村落。 站在古道路口,王宗景遠遠眺望前方,已能看到一座大城的輪廓聳立于前,看去規模不小,要比自己家鄉的龍湖城大上很多。王宗景在心里回想了片刻,若有所悟,正好前頭一條小岔路上轉過來幾個挑著擔子的村夫,他緊趕幾步走上前,向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微笑問道:“大叔,請問一下前頭這座城池叫什么名字?” 那中年村夫身強力壯,面有風塵,肩頭挑著滿滿兩筐東西,看去都是吃用之物,不知是不是挑到那城中去兜賣的。聽到王宗景的問話,這村夫脾氣倒是不錯,呵呵一笑,腳步不停,口中道:“小兄弟,第一次來這里么,前頭那可是幾百里地界上最大的廬陽城啊?!?/br> “果然是這里?!蓖踝诰霸谛睦锬艘痪?,當下笑著謝過,回頭望向那座巍然聳立的城池,一時有些出神。 廬陽城,并非只是在那村夫口中說的方圓幾百里地界上最大的一座城池,事實上,放眼幽州地界,廬陽城也算得上是最繁華鼎盛的幾座城池之一,所以就算是當初還是少年蝸居于龍湖城里的王宗景來說,也曾經聽說過這座城池,還有這座城中名聲顯赫的那一個強大世家:名劍樓蘇氏。 對于龍湖王家來說,很多年來廬陽城里的蘇氏一族,都是不可仰視的龐然大物,這個世家的歷史遠比龍湖王家要來的久遠,過往也曾出現過名動一方的英杰人物,風光一時,哪怕到了今日,名劍樓蘇家也仍然是在幽州地界上呼風喚雨,與位于幽州西北白蓮山上的“蓮心寺”,并稱幽州最強大的兩個修真門閥。 不過這種平衡在最近這幾年來已經有了隱隱的變化,變數便是幽州境內有幾個原有的小勢力在迅速崛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原本毫不起眼,龜縮于幽州南部邊陲的龍湖王家,在這十年間突然強勢崛起,而且傳說其后更有中州青云山的影子,令幽州諸勢力震撼驚詫之余,不得不小心對待。時到今日,龍湖王家雖然名頭實力上距離兩大勢力還有些差距,但勢頭極猛,環顧整個幽州,隱隱然已有躋身第三大修真勢力的跡象了。 只是這些事此刻想來,卻與王宗景感覺有些遙遠了,他也不會多想,離開龍湖城這么些日子,他心里卻感覺與那個家族有些陌生了。 一路走去,越靠近廬陽城,這城下道路兩側的小路岔道也就越多,相應的目光所及處,過往行人也很快多了起來,來來往往的人中,倒有不少是像之前問路的那位村夫一般,是挑著各種貨物進城的農夫鄉民,笑談話聲悠然傳來,在那座高聳城墻之下,繪出一副帶著濃厚生活氣息的悠閑俗世圖卷。 城墻很高,比龍湖城還要高上許多,相應的,廬陽城的城門也更加的氣派,三丈余高大拱門門扉洞開,站在城下便覺得頭頂忽地一暗,那是入了門洞,再走上約莫十幾步,過了城門,便到了廬陽城中。 一股喧鬧之聲,熱鬧氣息,瞬間便迎面而來了。 擁擠的城中街道,行人穿梭來往,密密麻麻,穿行于大街小巷,路旁屋宇高低不平,次第起伏,民居商鋪隨處可見,有人談笑有人叫賣,有人叫喊有人低語,種種聲音混雜在一起,還有幾個調皮小兒笑著鬧著在街頭打鬧奔跑,手提竹馬小枝,歡快地從面前跑過。 抬起頭遠眺一下,廬陽城東側遠處一座形如利劍刺天的百丈高樓便映入眼簾,不用說,那便是這城中首屈一指的修真名門,名劍樓蘇家所在之地了。遠遠看去,那樓猶如利劍倒懸,直刺向天,雖非真個精鐵堅鋼所造,卻亦有一股鋒銳之氣散發而出。多少年來,這座外形奇特豪邁的名樓便是廬陽城里最醒目的存在,時時刻刻提醒著眾人名劍樓的威望實力。同樣的,也正是因為這座高樓在幽州是在太過有名,所以人們在稱呼蘇氏世家時除了有時叫做“廬陽蘇家”外,更多時候,反而是直接叫“名劍樓蘇家“。 身為龍湖王家出身的王宗景,對那座樓自然談不上有什么敬仰崇敬的心意,不過那樓確實是霸氣醒目,他也是忍不住多看了幾眼,與此同時,王宗景的眼角余光處也看到了廬陽城的上空,不時有醒目的各色光芒掠過天際,顯然便是修真界中的高人來往于此。相比于龍湖城來說,廬陽城顯然更加興盛,修仙氣息也濃烈了許多,哪怕是在街頭行走,也能不時看到些修真人士,除了名劍樓的門下子弟外,也有不少外地過來的修士行走漫步于街頭。 王宗景收回目光,信步走去,這一次進廬陽城他既非投宿也非補給,當然更不是想來觀光名勝風景。他來這城中的唯一理由,便是這廬陽城地處要沖,想要繼續北行,便得穿過此城才是最便捷的道路,否則便要翻山越嶺繞上好大一個圈子。 走在這喧鬧街頭,王宗景心里覺得有些不自在,不由自主地與自己周圍的人群保持著一些距離,或許是那三年深山獨居的痕跡,至今仍不能揮散而去,總覺得這熱鬧人群與自己格格不入。 心頭有了這異樣感覺,他不免有些茫然,正在這時,忽地街道前頭傳來一陣大聲呼喝,中間夾著幾聲斥罵,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周圍倒有一大堆人呼啦啦擁了過去,忙亂之中,他只聽隱隱聽到有人在低聲說著:“怎么回事,好像是蘇家的五少爺?” “是啊,那邊不就是一個無路可走的賣身丫頭嗎,蘇家的五少爺怎么會去找她的麻煩?” 第十二章 廬陽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