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中午飯有兩個菜是張香蓮做的,一個是宮保雞丁,一個是清蒸黃魚,都是肖姍愛吃的菜,味道都做的很不錯。 當天下午,肖姍就帶著張香蓮回家了。 回到明水村,張香蓮先去廚房燉上銀耳蓮子粥,趁著這個時間,將屋子里仔細打掃了一遍,還洗了幾件衣服。 這些活兒干完,砂鍋里的粥也煮好了,粥里除了銀耳蓮子,還放了大棗,還放了一把黑香米,吃起來又香又甜又糯,肖姍趁熱喝了一大碗,覺得有些犯困,干脆去了臥室。 等她再次醒來,已經是傍晚了。 張香蓮正坐在沙發上剝花生米,已經剝了大半碗。 “姍姍,餓了吧?是現在開飯還是等一會兒?” 肖姍看了墻上的掛鐘,已經五點多了,估計趙明山很快就下班回來了,就說道,“等等吧!” 果然很快,趙明山提著一包東西回家了。 張香蓮趕緊上前接過來了。 看到丈夫疑惑的眼神,肖姍笑著解釋,“明山,她是王媽的表妹,是我剛請來的保姆,以后咱們家的活兒,就全交給她了!” 趙明山點點頭,沖張香蓮笑了笑算是打過招呼。 晚飯做的是兩菜一湯:芹菜rou絲,蔥油大蝦,蓮藕排骨湯,主食是白菜哈餅。 另外還有一小碟肖姍每頓必吃的酸泡菜。 對此,小兩口都很滿意 吃過飯,趙明山沒有像以前那樣看資料,而是從包里拿出一盒磁帶放進錄音機里,屋子里立即響起來美妙的鋼琴曲。 肖姍抿嘴一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靠在沙發上專心聽音樂。 她的頭微微向上仰著,兩側濃密的秀發垂下來,稍稍擋住了她的臉龐,瞇著的眼睛也那么可愛,整個人看起來又像一只慵懶的貓咪。 趙明山緊挨著妻子坐下,飛快地在她的額頭上親了一下,低聲問道,“吃不吃蘋果?” 肖姍睜開眼,親昵的抓著丈夫的肩膀,說道,“不想吃?!?/br> 趙明山將削好的蘋果放回到盤子里,伸出胳膊小心的摟住了她。 作為一個有十幾年經驗的保姆,張香蓮不習慣偷jian?;?,她收拾完廚房就趕緊向正屋走去,唯恐耽誤了什么。 沒想到隔著窗戶就看到人家小兩口抱在一起了。 她很識趣的又折回了廚房。 不得不說,一個好的保姆,對生活質量的提高還是很明顯的,現在肖姍早上起床就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張香蓮上次做工的人家,特別講究吃,一日三餐絕不湊合,就連早點也不出去買,嫌棄外面的不干凈,都是想吃什么自己家里現做。 張香蓮會烙油餅,蒸包子,炸油條,還會做糯米餅,豆沙餅等等,每樣兒都做的特別好吃。 這天上午,她起來洗漱完畢,張媽就把熱騰騰的早點端上來了。 肖姍夾起來一個誘人的油炸糕,果然外酥里嫩,味道特別好,而且里面加了紅豆沙餡子,吃起來口感就更加豐富了。 她一口氣吃了四個,還吃了一個煮雞蛋,喝了一大碗豆漿。 “張媽,你這油炸糕做的比外頭賣的還好!” 張香蓮笑了笑,說道,“都是用的好材料,味道當然好,不過,豆漿是從外頭買的,姍姍,要不等一會兒我出去買個小磨吧,以后想喝豆漿可以自己做,比買的味道好多了!” 肖姍笑瞇瞇的答應了,又問道,“張媽,你看還缺什么東西,咱們一并買了吧?” 張香蓮點點頭,說道,“廚房里還缺一個大蒸鍋,缺一個平底兒鍋,再我看冰箱里的菜不多了,也需要買點了?!?/br> 肖姍點點頭,說道,“好啊,等會兒我開車,咱們一起去吧!” 張香蓮其實不想麻煩她,但這么多東西,她一個人的確拿不了,遲疑了幾秒,也就同意了。 片刻后,肖姍收拾好帶著張媽剛走出院子,恰好碰到了匆匆趕來的婆婆徐鳳蘭。 年底了,國棉廠很忙,幾乎天天加班,徐鳳蘭雖然掛念著大兒子和大兒媳婦,但每天下班后就很累了,往往吃過飯就早早歇息了,因此,她足有六七天沒過來了。 今天輪到她休班,本來昨天晚上都打算好了,第二天早起去買菜買魚蝦,包一鍋餛飩讓大兒子一家過來吃,沒想到的是,她竟然沒起來,一睜眼就八點了,趙萬東去上班了,孩子們也都不在家,吃過丈夫給她留的豆漿油條,把家里簡單收拾了一下,徐鳳蘭就急急的出門了。 “媽,你怎么來了?” 徐鳳蘭沒回到這個問題,而是十分好奇地問道,“姍姍,這是誰???” 第91章 不覺得自己是外人 肖姍笑著介紹, “媽,這是張媽,我找來的保姆?!?/br> 徐鳳蘭一愣, 沒想到大兒子兩口子竟然雇上了保姆, 他們小兩口都上班,家務活又不多, 要是實在忙不過來,她過來搭把手就是了, 當然了廠里也忙, 她最多不掙加班費就是了, 這樣早上過來一趟看看, 晚上再過來一趟,不就行了?而且還有輪休的時候, 她一整天過來幫忙都沒問題。 實在不成還有趙明香,她暑假沒回來,放年假終于回家了。 好好的請什么保姆啊, 浪費錢不說,一個外人在家里, 白天他們家沒人, 這能放心嗎? 以前請保姆的人家, 那可都是資本家, 是剝削老百姓的地主老財。 她還沒嫁進趙家的時候, 公公婆婆還有小姑子威風的很, 家里也用著保姆, 現在怎么樣,還不是窮得跟什么似的,要不是趙萬東隔三差五送過去點糧食, 沒準兩個老東西早就餓死了。 她心里不高興,但也不能當著兒媳婦的面直接說,就問道,“哦,那你們這是要干什么去???” “媽,我們出去買點東西,你有事兒嗎?” 徐鳳蘭回答,“我今天休班,我沒事兒,要買啥東西???” 肖姍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去買個小石磨,再去買個蒸鍋和平底鍋?!?/br> 徐鳳蘭一聽,立即笑著說道,“我還以為要去買什么稀罕東西呢,姍姍,市場上人太多了,你不要去了,保姆不知道地方,我領著她去就行了!” 肖姍對自己的婆婆有點不放心,她說道,“媽,你放心吧,到了地方我不下車,張媽自己過去買!” 哎呦呦,一個保姆出去買東西,還要享受車接車送,派頭可真夠大的,她這正經的婆婆還沒享受到這種待遇呢,徐鳳蘭心里有點酸,說道,“姍姍,你是擔心東西太多不好拿是吧,這不簡單的很,我這就回家去騎三輪車,買多少東西都能裝得下!” 這倒也是個辦法。 張媽點了點頭,說道,“姍姍,你在家歇著吧,我和徐大姐一起去就行了!” 最近這兩年,鹿城的老百姓買東西越來越方便了,買衣服買一些高檔的東西可以去百貨商店,買日常用品去西市場就行了,比商店里賣的便宜些,而且種類齊全。 因為是周末,休班的人多,閑逛的人也多,市場上的確很擠,老遠就看到了烏壓壓的人群。 徐鳳蘭覺得自己這事兒辦得特別好,她有點得意的說道,“嘖嘖嘖,你看看這些人!我不讓姍姍來是對的!” 張媽點了點頭表示認同。 徐鳳蘭盯著她看了一眼,說道,“還沒來得及問,你是哪里人,怎么就跟人當保姆了?” 張媽笑笑,簡短的說道,“徐大姐,我是林縣人,村子里一鬧災就吃不飽飯,大人還能強撐著,小孩子不行,所以就進城當保姆了!” 徐鳳蘭點點頭,說道,“可不是嗎,不管是城里還是鄉下,那些年日子過得可太糟心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張張嘴等著去填!不過,以前城里管的可是很嚴,你怎么進城的?” 現在的政策靈活多了,農村人可以隨便進城務工,即便要求比較嚴格的單位,只有有村里開的證明就行了,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即便是有證明信,即便是城里有親戚,最多也只能呆上半個月,到時候你不走,居委會的大媽就會上門攆人了。 否則,就會成為這城市的盲流了,運氣不好的話,會被公安局抓起來關上十天半個月,然后再被遣返原籍。 張媽又笑了笑,說道,“是啊,能進城不容易,這都多虧了我表姐,她在司令家當保姆,就幫我也找了一戶人家當保姆?!?/br> 徐鳳蘭一愣,問道,“姍姍娘家的那個保姆,是你的表姐?” 肖司令家,她總共就去了一次,為了大兒子的婚事去的,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不過現在想來還印象十分深刻,軍區大院的紅磚小樓,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很遙遠的,甚至帶著點神秘感,她去了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人住在那樣舒適的環境里,沒準兒能多活好幾年。 大門口有士兵站崗,院子里還有警衛員保護,家里不光有負責做飯的炊事員,還有保姆,那保姆看著很精神,身上穿著板板正正的衣服,走到大街上只怕看著比她還更體面呢。 張媽點了點頭,“是,肖司令和田院長人特別好,我表姐在他家做了很多年了!” 徐鳳蘭心里又有點酸,張媽和王媽是住家保姆,都是住在主人家里的,也就是說,人家在軍區大院已經住了十來年了,這可真是讓人羨慕,而且她那天還觀察到了,那個王媽的活兒其實不多,有炊事員廚房的事兒不用管,估計也就是打掃一下衛生,洗洗衣服,再就是有客人的時候添茶倒水。 一天的時間,不用半天就能忙完了。 不過她轉念一想,這活兒再滋潤,也要拋家舍業,而且,現在說的好聽是保姆,其實不就是舊社會的下人嗎? 王媽穿得再體面,她去了還不是得彎下腰倒茶? 徐鳳蘭覺得心里平衡了不少。 她又瞄了一眼張香蓮,覺得眼前這個人老實巴交的,打扮也很樸素,和司令家的王媽不太一樣,那個王媽眼神太活絡,雖然笑著跟你說話,但總有一種看不起人的感覺。 而且現在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她是上門求娶,生怕高攀不上,心情自然特別忐忑,現在肖姍都進門這么久了,她早就是司令家的親家了,腰桿硬了不少,王媽穿得再體面,那也是個保姆,張媽也是一樣,是她兒媳婦雇來的下人,擱在過去,她的身份,那就是家里的太太。 想到此,徐鳳蘭自己忍不住先笑了,對待張香蓮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 不由自主就帶了幾分頤指氣使。 “好了,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咱們買完東西趕緊回去,姍姍現在一個人在家,我這婆婆可不放心!” 張媽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點點頭沒說話。 現在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早飯一般都是買著吃,特別是對于一些雙職工家庭來說,早上的時間特別緊張,二兩油條八分錢,一大碗豆漿也才三分錢,沒人會因為要省這三分錢,花五塊錢去買一個小石磨,但有了小石磨,不但可以磨豆子做豆漿,還可以做很多東西,比如可以自己磨糯米粉,磨芝麻醬等等,所以買的人還是不少的。 為了比價,徐鳳蘭拉著張媽一連逛了好幾個攤子,最終以四塊八毛錢買下了一個,別看小石磨這東西看起來不大,分量著實不行。 徐鳳蘭其實是個愛干活的人,年輕的時候在車間什么臟活累活都會沖在前面,不然也不會被廠里多次評為勞模了,她正要幫著張香蓮一起抬出去,又想到自己身份不一樣了,她好比是舊社會的太太,張媽就是“太太”手下的傭人,哪有“太太”幫著傭人干活兒的? 因此,她縮回手,歉意的笑了笑,說道,“我這腿去年骨折了,現在里面還有鋼釘,干不了重活兒了,張妹子,你一個人能拿動嗎?” 張香蓮這些年都是在軍區大院里當保姆,每家每戶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活兒都不算累,她做工的上一戶人家,雖然在吃的問題上要求比較高,但家里人口簡單,常住的只有三口人,夫妻倆都是軍人,生活上十分自律,她也跟著受影響,每天上午忙完活兒就在院子里活動一下,或者去廣場上跑跑步。 平時吃得好,心情也好,還經常鍛煉,張香蓮的身體好得很,本來她也沒打算讓徐鳳蘭幫忙。 她沒回答,但一下子把小石磨搬起來了。 市場上人實在太多了,徐鳳蘭趕緊上前開路,她走得昂首挺胸,還時不時的往后看看,自覺完全走出了z主人家的氣勢。 張媽有些吃力的將小石磨放在三輪車上,徐鳳蘭說道,“張妹子,我在這看著,剩下的東西你自己去買行吧?” 張香蓮點了點頭。 徐鳳蘭覺得自己既然是主人家,有些事兒就要做做面子了,她從衣兜里掏出十塊錢遞過去,說道,“他們只有兩口人,蒸鍋不要買太大的,夠用就行了!” “不用了,姍姍已經給我錢了!”張香蓮人很老實,但不代表腦子笨,她一眼就看出來,徐鳳蘭的經濟狀況不怎么樣,并不是真心想出錢,只是虛讓一下罷了。 話說回來,即便是真要給,她也不能要,雇她的是這家的兒媳婦,不是婆婆,兒媳婦要買東西,用不用婆婆的錢,不是她可以決定的。 倘若是用了,那就是替主家做主了,是做保姆的大忌。 徐鳳蘭很滿意她的反應,高興的把錢收起來,笑著說道,“姍姍愛吃魚蝦,你看看有沒有新鮮的多買點,一定要貨比三家??!” 張媽點點頭,轉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