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沒用
高升跟柳文升談的投機,心里也實在佩服這個年輕的學霸。 他現在也知道,貿易之事,不再是王小蕓突發奇想的小打小鬧,而是真真正正地被朝廷放在了日程上。 他搜腸刮肚許久,終于把腦子里還殘存了一點點的,關于船運方面的記憶,給理出了頭緒。 “柳大人和皇上,若是真得想在貿易方面大干一場,那這船運,就是必須的。而且光造船還不行,包括必須的港口及沿途航線,也要同時規劃好。船運,不是咱們平時想的那般簡單。就算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費了國庫巨資,可最后能否成行,依然難說。說不好,就是一個血本無歸?!?/br> 王小蕓知道可能會很難,但是對于難到什么程度,她還是沒什么概念的。 而且她對造船之事,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她純粹就是一個門外漢。 她剛打了退堂鼓,忽然又想起來一個歷史事件,忽然又覺得有了希望。 “應該,可以試試吧,咱們在歷史書上,不都學過鄭和下西洋嗎?一個太監都能辦到的事情,咱們三個臭皮匠在一起集思廣益,再有整個大周做后盾,應該是,可以的吧?” “可以?”高升看看王小蕓,忽然忍不住笑了一聲,隨后問道:“你知道‘鄭和下西洋’這個歷史典故,可你對這件事了解多少?” 王小蕓搖搖頭。 “光知道這件事挺牛的,后來聽人說了,才知道鄭和還是一個太監,但是這件事的背景和詳細資料,卻是一點兒都不了解,當時也沒有興趣去了解。反正我是學理科的,對文科也不感冒。后來分科以后,更是再沒有關注過歷史這一科了?!?/br> 她現在,可真是太后悔了。 自己前世上了十幾年接近二十年的學,可回到古代,竟然是屁用都沒有。 早知道有如今穿越這種造化,她說什么也要學點有用的。 可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柳文升在一旁沒出聲,他就聽著王小蕓和高升聊著。 什么“鄭和下西洋”“理科”“文科”“感冒”,他統統聽不懂。 但是這,不妨礙他聽的認真。 就好像眼前這兩人,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高升家里逼迫他從政,所以科目選的是文科。 剛好,在他的專業里,歷史是個重頭戲。 畢竟,史政不分家。 他就算是再不想學,可硬著頭皮學了好幾年,還是能記住一些東西的。 他開始給王小蕓補歷史知識,也順便給柳文升一個參考資料,讓他跟皇上,對這船運之事,心里有數。 “鄭和七次下西洋,規模最大的時候,航船近二百艘。 最大的一艘船,長一百四十八米,寬六十米。船有四層,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幾千斤,需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 據載,這只船排水量近兩萬噸,甲板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 鄭和的隨行艦隊,有兩萬多人。路上所遇海盜,無不聞風喪膽。就連路途上的一些小國,也都被震懾的不輕?!?/br> “???”王小蕓大吃一驚。 別的她不懂,但是高升所說的幾個數字,她卻是能夠理解,并且相當震撼的。 “四層的船,甲板面積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錨重幾千斤,二三百人同時開工,才能將船開動,排水量兩萬噸,隨行艦隊兩萬多人。這不就是一個軍隊嗎?” 王小蕓一邊重復著那幾個數字,一邊又吃驚地問著高升。 “沒錯?!备呱澩?,“雖然我剛才說的那艘船,是最大的一艘,可就算是再小幾倍,造出來也是不容易?!?/br> 王小蕓感覺此事更難了。 她不禁瞅了眼柳文升。 柳文升的臉上,顯然也是震驚加茫然。 他在自己能聽懂的幾個數字上,感到震驚。 他茫然的是:長寬多少米,還有什么足球場大小,以及兩萬噸。 “米是什么?足球場是什么?噸又是什么?”他問兩人。 高升和王小蕓,又趕緊用現在這個時代的量度,給柳文升換算了一下。 這下,柳文升聽懂的更多了,也更震驚了。 “你們那個世界,竟然有這種龐然大物!”他難以置信。 高升搖搖頭,給他糾正道:“這個不是說的我們那個時代的,而是我們那個時代再往前推六百年,是我們的另外一波老祖宗的壯舉?!?/br> “???”柳文升更為震撼了。 王小蕓也不失時機地再給柳文升解釋道:“到了我們那個時代,這都是小兒科了。在我們的巨輪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br> 柳文升無法想象,如果這樣的實力都叫小兒科,那正常的水平,又該是多么的難以想象。 他連想象都深感匱乏了。 “你們懂得這么多,那咱們就造幾艘你們說的小兒科的船怎么樣?”柳文升試探道。 他也發現了,面前的這兩人,似乎嘴上說的天花亂墜的,但是絕對造不出來他們那個時代的巨輪,否則也不至于為難成這樣子。 剛在見識短的老祖宗柳文升面前顯擺的兩個人,忽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眼了。 他們的所學,連老祖宗的“小兒科”大船,也造不出來。 “你們不會?”柳文升繼續問道。 高升和王小蕓,紛紛攤牌。 “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擅長的,又不是造船?!?/br> “就是,我們沒有學過造船,學的都是別的高科技?!?/br> “……” 柳文升看著面前的兩人,又忍不住問道:“你們學的什么高科技,能否拿來給大周的子民造福?” 高升和王小蕓,再次面面相覷。 “好像不行!”兩人異口同聲。 兩人也都沒有了剛才的驕傲自豪。 “百無一用是書生?!绷纳龑χ鴥扇苏f道:“想不到這句話,古今通用?!?/br> 他本身也是書生,也知道自己也就能做點出謀劃策的事情,別的,他也做不了。 而他眼前的兩人,自詡讀了接近二十年書,可到頭來,似乎也不堪大用。 這可刺激到了高升。 “柳大人可不能這樣說,我的專業又不是造船,而是后來改了學醫,治病救人,所以柳大人的命,還是我救回來的呢?!?/br> 高升說完這些,覺得自己終于擺脫了“無用”的帽子。 他又把懷疑的目光,看向王小蕓,“你的專業,好像是真沒用的吧?” 王小蕓見自己腦袋上,頂了個“沒用”的大帽子,不由得心塞。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我會做的可多了,只是這個時代太落后,姑奶奶我的專業,施展不開?!?/br> 王小蕓說完,自己都有點臉紅了。 她從穿到了這個時代,就知道自己有兩樣東西不會: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她也知道,自己為穿越人士丟臉了。 她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養育了自己十多年的孤兒院。 高升和柳文升,同時無比同情地看向了王小蕓。 好像真得在她的頭頂上,看到了幾個大字:無能人士! 還是柳文升疼媳婦,不想讓王小蕓再自卑下去,于是便把話題,再次轉移到了造船這件事上。 “反正造船,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完成的事情,這個暫時不急。我明天會繼續上奏皇上,遍尋天下能人,而且普通船的建造工匠,也是可以集中在一起商議。這件事,就算是要花費十年二十年,也是值得一試的?!?/br> 柳文升一直非常支持贊同這件事。 尤其是聽了剛才高升講的典故之后,更是有了別樣的想法。 如今的大周,太平了幾十年,可周邊四鄰小國,卻在近期有了蠢蠢欲動之勢。 就算是現在不動,也說不準幾年幾十年后,就會有動靜。 可若是大周,也有像典故里說的那樣的龐大壯觀的船隊,無形之中,就會對外顯示出自己的實力,從而威懾對手鄰國,讓他們不敢輕易妄動。 柳文升這般想法,也沒有瞞著兩人,而是坦誠以告。 高升倒是對柳文升又高看了一眼。 “我父親從政,也跟我講過許多政治上的事情。不光是對內的政治,還有包括外交之事。此舉是壯國威,對內安撫百姓,對外震懾敵人。柳大人的想法,跟我父親所說,竟然不謀而合。真是佩服佩服?!?/br> 王小蕓又開始崇拜起自己的男人。 她深情款款地看向柳文升。 同時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不早了,相公得趕緊休息了。天不亮就得起床上早朝,趕緊回屋去瞇一會兒吧?!?/br> 時間太短,睡覺是不可能睡踏實了。 柳文升這才驚覺時間過得真快。 他跟高升又說了幾句,這才扶著王小蕓回房休息。 高升則自己去了王小蕓早給他安排下的客房,宿在了柳家。 柳文升回房,很快就瞇著眼,迷迷糊糊地睡了。 王小蕓卻是越想越不是滋味。 她為自己的沒用,深深懊惱著。 忽然,她拍了拍自己的大腦袋。 “我王小蕓雖然做不成那有用的千里馬,可是完全可以做個識人善用的伯樂啊?!?/br> 她忽然就想到了羅塵和王長生。 這兩人,現在在工部,算是實干家。 尤其是工部尚書變成自己這邊的人之后,對柳文升專門照顧過的羅塵和王長生,更是隨了他們的心思,隨他們天天鉆研研究技術去了。 “現在,就看你們的了?!?/br> 王小蕓摩拳擦掌,決定第二天去工部找兩人商量。 而且工部的能工巧匠多的是,造船的能人也都集中在那里。 雖然他們現在造的是小船,可若是有她這個理科人士在一邊給算算數據,應該還是可以幫上的忙造幾艘大船出來吧? 王小蕓這樣想著,終于眉開眼笑起來。 很快,也跟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