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眼中釘
張冠卿作為國子監祭酒,自然是要率眾師生來迎接。 國子監司業、監丞、博士、助教、學正以及數百學子,規規矩矩站滿了院子。 迎接排場之大,如皇帝親臨。 柳文升資歷最淺,身份最低,排在眾人之末。 與他一同排在最末的另一人,便是王小虎。 不過兩人并未在一處,而是位列過道兩端,分別在文科士子和武舉士子隊列之末。 文科仕子數以百計,而武舉仕子,寥寥十幾人。 “拜見眾位大人?!睅熒鷤兘y一拱手施禮。 “嗯!”黃守孝應了一聲,隨即便走到了眾人最前排。 張冠卿再次施禮道:“不知眾位大人今日來此,我監數千學子旬休未至,不能親迎,實為憾事,還望眾位首輔大人及眾位大人莫怪?!?/br> 國子監目前,登記在冊的學子,大概五六千人。 但是平日里在此學習的,不過數百人而已。 其他人,大多是掛個名。 朝廷上下,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那些不來的學子,都是有來頭的。 本身能進國子監的,便是官員之子,大家也就誰都不用挑誰的刺了。 留下的學子中,基本上家里權勢要低些,憑著父輩也沒有指望以后高升,所以便在國子監進學,以期會試能過,然后走正統的科舉入仕之路。 當然,也不乏不屑于家族蔭蔽的權貴之子,想為自己爭口氣,擺脫“紈绔子弟”的污名,來證明自己的。 倒是像柳文升和王小虎這般,純靠特招入選的平民子弟,在這個國子監,倒是實屬稀罕了。 就著天氣晴好,眾人便在空曠場地中議事。 眾人知道朝廷最高權勢的人在此,機會難得,便紛紛躍躍欲試,意圖表現出自己的才能。 唯獨柳文升,在眾人中,不聲不響,不言不語,不急不躁,只用余光注意著周圍人的表現。 黃守孝清了清嗓子,開始習慣性的帶著官威,說起了場面話。 “我大周對官員選舉之法,大略有四:曰學校,曰科目,曰舉薦,曰銓選。 學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進之,舉薦以旁招之,銓選以布列之,天下人才盡于是矣。 然,我朝又有規定,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 眾位學子,當應盡心學業,爭取來年進士及第,入翰林,入內閣,指日可待也?!?/br> 黃守孝這番話,說的無非就是大周選拔人才的四種方式,但是又指明了,若是想入內閣,掌握真正的話語權,那就必須先從入翰林院做起。 要想入翰林院,就必須先通過會試中了進士才行。 能在國子監苦讀的數百名學子,自然是懂得這些道理,所以大家都紛紛應是。 黃守孝說完,兵部尚書黃歧文也忍不住了。 他也為在場的寒酸的幾十個武舉士子,做了考前動員。 “剛才首輔大人說了文舉士子選舉之道,那么我再來補充幾句。 任官之事,文歸吏部,武歸兵部。 雖然武舉向來不為人所重,但是定國安邦、保家衛國之事,也少不得武人之功。 還望在場的武舉士子們,在考場盡心盡力,爭取早日征戰沙場,為國盡忠?!?/br> “是?!北娙她R心回答道。 黃歧文說這話,還是帶著萬丈豪情說的。 因為他心里,其實是不服氣的。 他雖然有個做內閣首輔的叔叔,可是他能做到如今兵部尚書,也是靠他自己先考上了進士,然后一步步走來的。 否則按照本朝規定,他若不是先中了進士入了翰林,現在內閣的位置,也不會有他的份。 當然,他也承認,他升遷如此迅速順利,也是有叔叔的功勞在的。 現在的他,特別想招到自己人,所以剛才,才迫不及待地說出那番話。 果然黃歧文話一出,黃守孝就狠狠瞪了他一眼。 就在眾人以為黃守孝要繼續長篇大論之時,他卻話鋒一轉,直接提了兩個人名。 “本官最近去往民間了解時事,竟然聽聞德州府安陽縣有一連中小三元者,并且此次鄉試又是一舉得魁,中了解元。不知各位,可否有聽聞此事?“ 在場的人一直在國子監進學,對此事雖有耳聞,卻并不清楚,因此這時,都紛紛啞然。 黃守孝又對著眾人掃視了一遍,說道:“此人還不僅如此,而且還大有造化。聽說是我本朝最年輕的秀才,亦是最年輕的舉人。如此人物,大家竟然不聞?真是怪哉?!?/br> 常遠倒是來了興趣,他可是聽夫人說了,此人來了國子監,就拜在了張冠卿的門下呢。 柳文升此時,不得不出列。 但是張冠卿更是先邁出一步,回答道:“首輔大人所說之人,便是屬下最新收的入室弟子。此人亦在此地?!?/br> 張冠卿說完,便回頭透過人群,看到柳文升欲出列,他便招呼道:“文升,首輔大人單單點名于你,你便出列,讓首輔大人一看吧?!?/br> 老師發了話,柳文升自然是順從地走向臺前,“學生柳文升,拜見首輔大人?!?/br> 黃守孝點點頭,臉上皮笑rou不笑,問道:“你乃安陽縣人,可曾認識一個叫朱明安的年輕人?“ 眾人開始均是不解黃首輔為何開口就打聽人,但是有些資歷老一些的官員,卻突然變了臉色。 朱明安,名字看似普通,卻重著當朝兩位皇子的名姓呢。 當朝尚在世的兩位皇子,一個是三皇子朱明鏡,一個是四皇子朱明信。 可是這朱明安,乃是一出生便夭折的當朝五皇子的大名啊。 黃首輔此時,為何會突然問出此事? 其他官員回過味來之后,也是一個個變了臉色。 直接敢叫出皇子大名的人,也就黃首輔一人了吧! 柳文升卻不動聲色,鎮定回道:“學生自幼在書院苦讀,未曾有同窗喚此名者?!?/br> 黃守孝又是一聲冷哼,“巧言善辯。如今宮中已得令,陛下親下諭旨,召自幼外出修行的五皇子回京。這圣旨,即日便要發了下去。你若認識此人,最好報與本官,本官也好派人好好保護五皇子進京?!?/br> 五皇子竟然沒死,而是自幼外出修行,這可讓在座的官員,又是一陣大驚。 柳文升卻依然平靜答道:“學生周圍,不曾有人喚此名者。若是真識得五皇子,可是學生之幸,自然不會向大人隱瞞?!?/br> 黃守孝看了柳文升半天,然后不再多言,隨后帶著眾人,拂袖而去。 而柳文升和王小虎當夜,便又聚在了一起。 他們已經得了五皇子的傳來的消息,怕是入宮恢復身份之事,近在眼前。 黃守孝正派人四處秘密尋人,希望提前一步將他拿下。 既然是皇帝親自下的圣旨,自然也點出了安陽縣之事。 而柳文升現在,不管認識五皇子與否,也都成了黃守孝的眼中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