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送禮
一夜無話,第二天,衛昭吃過早飯,帶上禮物直奔知府衙門。 梁浩邈最近日子過得十分舒心,兒子身體大好,依然和以前一樣活潑好動,治下也沒有什么大案子發生,他比較清閑,無事的時候還可以出去街上溜達一圈,溜溜鳥。 京城有人給他送來了一只畫眉鳥,啼聲悅耳動聽,毛色也鮮亮,他十分喜歡。 今日他吃過早飯正準備出去轉轉,天河進來稟報說衛昭來了,他忙放下鳥籠,整理了一下衣服,去待客的花廳見他。 衛昭一見他,一撩衣擺準備跪下行禮,他雖然很不喜歡給人跪下,但是在這種時代,這種禮節卻必須遵守。 梁浩邈卻沒有讓他跪下去,早早的就上前托住他,免了他的行禮。 衛昭順勢起身道“謝知府大人!” 兩個又寒暄兩句,衛昭才拿出禮物,道明來意。 “前些日子,因為在下和家中長輩之間的誤會,讓大人勞神了,衛昭今日特來請罪,區區薄禮,還望大人笑納?!?/br> 說罷他招招手,等在門外的柱子趕緊進來將兩個酒壇,還有一個盒子放在衛昭身邊的桌子上。 衛昭拿過酒壇遞給梁知府道“這是經過我改良過的酒,特意送來給大人嘗嘗?!?/br> 一旁的天河準備上前接過酒壇,卻被梁知府制止住,他親自伸手接了過去。 梁浩渺作為一個文人,自然也是愛酒之人,他一聽衛昭送來的是酒,就知道一定是好酒。 早在衛昭給他兒子做手術時,就和他要過烈酒,當時他讓人準備了他收藏多時的好酒,給衛昭用,但是等他后來進病房時,發現酒味明顯變得更加濃郁了,他就知道一定是衛昭將酒做了什么處理,不然味道不會那么濃郁。 他完全不知道衛昭和他要酒只是一個幌子,想要掩飾他用酒精消毒留下的氣味,所以現在他理所當然的以為衛昭拿來的是那種好酒。 他小心的將酒放在一旁,客氣道“衛大夫你救了本官的兒子,等于是救了本官和妻子的心頭rou,是我們一家的恩人,聽說你有難,本官又如何能無動于衷,好在一切都是虛驚一場,不知你家親戚如今傷勢可大好?” 早在蘇遠成幾日恢復成那日,衛昭就讓他捎話給知府大人,謊稱帶走他的是他的舅舅,因為當時身上沒有錢財,請不來大夫,這才準備搶一個大夫去醫治,沒想到正好搶到衛昭頭上。 如此圓說勉強算是把衛昭在破廟留下字條的事兒圓了,至于董林的事,他則是讓蘇遠成告訴梁知府,等他回來以后,再給梁知府一個交代。 因為董林死后,最早就是被官府的人發現,所以他的死訊還沒有傳出去,梁知府也不急著要答案,就將這事兒壓下來,賣了衛昭一個人情。 現在聽梁知府問起杜家兄弟,衛昭趕緊答道“舅舅身體已經大好,現在已經返回來家里了?!?/br> 梁知府點點頭,一副放心的樣子,表現的他十分關心衛昭的親人的感覺。 衛昭謝過他以后,又拿過手邊的錦盒,遞給梁知府道“我聽常山書院的陸山長說,大人您喜歡書畫,所以,我準備了一副畫送給您,還望您不嫌棄?!?/br> 梁知府一聽衛昭提起陸山長,精神就是一振,忙問道“衛大夫認識家師?” 衛昭忙將如何因為劉小滿兒結識陸山長的事兒說了一遍,梁浩渺聽后大呼緣分,沒想到衛昭家的孩子,竟然成了自己的師弟。 現在梁浩渺對衛昭送來的這幅畫,一下子期待起來,能被他師父看上的畫作,必然不是凡品。 當下他不顧矜持,接過盒子迫不及待的打開,拿出里面的一張未曾裝裱的紙卷。 衛昭道“今日來的匆忙,沒有來得及裝裱,還望大人不要見怪?!?/br> 梁浩渺擺擺手表示不在意,他雙手慢慢展開畫紙,等畫紙全部展開,看清上面的畫時,當下他就怔在原地。 原本站在他身后的天河,也探頭看過去,這一眼,嚇的他差點叫出聲來。 天吶,他看到了什么? 畫上是梁知府的肖像,他正坐在書桌前,執卷苦讀,神情平靜,仿佛沉浸于書中,不能自拔,不過這都不是最讓人吃驚的,讓人吃驚的是,這畫上的梁知府栩栩如生,比銅鏡照出來的還要清晰,梁浩渺和天河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畫作,一時之間呆滯當場。 衛昭其實并不知道梁知府喜不喜歡書畫,但是他自從見到了陸山長對那副畫像的喜歡,他就明白這時代的人沒有見過素描這種畫法,尤其素描自畫像,他們更加沒有抵抗力,所以他干脆就連夜畫了這幅畫像,用來送禮,既省錢又有面子。 梁浩渺半晌才回過神,果然他和陸風眠一樣,極其喜歡這幅畫。 他連聲換來管家,讓管家將畫收好,他要親自裝裱,又吩咐管家連酒也一起拿下去收好,萬萬不能磕了碰了。 管家應了聲是,小心的帶著人將東西拿下去。 梁浩渺這才想起來衛昭這個送禮人還在呢,有些尷尬,笑笑道“衛大夫莫怪,本官實在喜歡這畫作,難怪老師會喜歡,果然畫技驚人?!?/br> 衛昭道“不過隨手而作,不值一提,大人喜歡就好?!?/br> 兩人又客套寒暄幾句,衛昭這才說起董林的事。 他原本準備了許多理由,比如董林并非他們所殺,不過是碰巧出現在那個地方,或者說董林與他有過節,當時試圖要殺他,打斗中誤傷了董林,導致他死了,等等。 但是還沒等他說話,梁知府就道“董林這人醫術不精,出城看診得罪了人,被人殺了,真是可惜,唉!” 衛昭一聽這話,明白梁浩渺這是干脆把他摘出來了,附和著點點頭道“對對對,真是可惜?!?/br> 人本就不是他殺的,但是杜家兄弟現在是他的人,如果梁浩渺真要追究,那勢必要牽扯出他來。 好在董林并沒有家人在鑼巷府,所以并沒有人前來告狀,只要梁浩渺不追究,這是就算過去了,以后要是真有人拿董林的事做文章,死無對證,怎么說還不是梁浩渺這個知府大人說了算嗎? 衛昭心想,以后要是再有什么新鮮東西,還得給梁知府送一點,和他把關系搞好,有益無害,以后酒樓醫館開張,也能多一個背景,有這鑼巷府一把手罩著,他做什么都方便一些,阻礙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