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禁斷天河(十四)
為何要裝備svt40半自動全威力彈步槍給自己麾下部隊的步兵班組,陳鋒如此這般行為的原因自然有著一份屬于自己的考量。 按照陳鋒的設想,自己麾下普通步兵部隊未來的基礎步兵班建制應是如下建立。 一班十人編制,由一名士官班長帶領九名普通士兵組成。 在這其中,每班下轄一挺42式通用機槍,配備主射手與副射手各一名,主要負責遠距離掃射輸出與火力壓制任務。 剩余包括班長在內的八人中,有六人使用stg44型突擊步槍作戰,主要負責的戰斗區域是三百米左右距離上亦或是更近的中近距離戰斗。 憑借stg44步槍優于普通沖鋒槍的較遠射程以及遠勝過栓動步槍的強大連射壓制火力,作為步兵班組中基礎武器存在的突擊步槍手們注定將會在日后的戰斗中占據大量優勢。 除此以外,為了針對照顧stg44突擊步槍的三百米左右有效射程在配合42通用機槍遠距離火力壓制輸出后所留下的中等射程的火力空檔,具備良好精準度以及較高半自動射速的svt40型半自動步槍便順理成章地以一班兩把的標準配置加入了班組火力配置之內。 作為一款產自二戰時期由蘇聯研發的半自動步槍,svt40半自動步槍擁有著比享譽世界美稱的美式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更加精湛的射擊精準度以及設計理念。 據在戰場上累計擊殺過309名德軍的蘇聯傳奇女狙擊手柳德米拉回憶,加裝了35倍光學瞄準鏡后的svt40半自動步槍不論是在射速方面亦或是武器彈道精準度上都有著值得令人印象深刻的良好回憶。 按照她的個人說法,svt40半自動步槍在執行狙擊任務時的射擊精度方面甚至堪比當時蘇軍的制式武器莫辛納甘步槍不逞多讓。 而在后世專家學者以及資深軍迷們對二戰時期各國所裝備的所有栓動制式步槍評比當中,莫辛納甘可是憑借著極其優異的射擊精度而成功打敗了毛瑟98k以及李恩菲爾德等一大票對手后成功穩定榜首的。 除了在射擊精度以及武器射速方面有著值得稱頌的優勢以外,svt40半自動步槍上所包含的眾多先進設計理念也同樣體現著其名垂青史的成功之道。 為了解決以半自動射速連續擊發762x54毫米全威力步槍彈時所帶來的強大后坐力,svt40半自動步槍的槍口處除了刺刀卡筍以外還加裝了一枚一體式的槍口制退器,槍口制退器兩側各開有兩個排氣槽用以進一步減少武器后坐力。 借助設計成功的槍口制退器對武器連射時后坐力的最大幅度減小,以半自動模式連續發射762x54毫米全威力步槍彈的svt40半自動步槍所產生的后坐力卻要比同時期的美式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小得多,即便是像柳德米拉這樣的女性狙擊手也能輕松掌握并于戰場之上應用自如。 另外,svt40半自動步槍還具備了同時期絕大多數同類型武器所不具備的空倉掛機功能。 當svt40半自動步槍的彈藥耗盡后,武器槍機將會于后端掛起,cao作武器的射手可根據戰場實際需要和個人習慣來做出對應選擇——直接更換一組新的10發彈容量滿填彈匣,亦或是采用5發一組的彈夾將子彈從步槍上方壓入裝填。 設計如此精湛且成功的svt40半自動步槍不但贏得了蘇聯紅軍部隊當中包括海軍部隊以及傘兵部隊等眾多精銳部隊的一致好評,即便是在蘇芬戰爭和后期蘇德戰爭中被敵軍繳獲落入了芬軍士兵和德軍士兵手中時亦是廣受好評贊不絕口。 為了能讓己方的前線士兵用上這種廣受好評的敵軍武器,二戰時期的德軍甚至通過拆分繳獲的蘇聯svt40半自動步槍結構來整合融入進己方的半自動步槍研發過程中去,并最終借鑒其設計理念制造出了另一款經典的德式半自動步槍——g43。 但在此番授槍儀式當中,陳鋒所準備裝備給己方部隊的svt40半自動步槍卻并非是普通的svt40半自動步槍,而全部都是清一色加裝了與之配套的35倍光學瞄準鏡后的狙擊版svt40型半自動步槍。 裝備數量如此眾多且清一色的svt40型半自動步槍,陳鋒難不成是想讓其麾下的部隊全員變成狙擊手嗎? 并不。 之所以為每一支即將列裝自己部隊的svt40半自動步槍全部加裝了35倍光學瞄準鏡,這就不得不提到后世步兵班組中一個分工明確且有著異乎尋常重要性的新型職位——精確射手。 在后世當中,為了彌補突擊步槍與班組機槍火力之間的中遠程火力空檔,精確射手一職的存在必要性也就隨之提出。 并非像是傳統的狙擊手那般潛伏在陰影之下從暗中出擊,精確射手一般來說都是隨大部隊一同出戰,使用裝備了高倍率光學瞄準鏡的全威力彈半自動步槍,來精準消滅三百米至八百米這個射擊距離內的敵方步兵以及任何高價值戰術目標而設立存在的新型戰斗兵種。 盡管在最大有效射程上遠不及專業狙擊手那般強大且精準致命,但精確射手卻是一種不需要狙擊手那般專業訓練且不需要極強專業能力、可大批量成規?;柧毢脱b備的普通兵種。 有了精確射手這一職位士兵的加入,陳鋒麾下部隊步兵班組的火力也就隨之更加完善且朝著更加現代化的步伐繼續向前邁進。 六名stg44突擊步槍手加兩名svt40狙擊型半自動步槍精確射手,最后再輔以作為整個班組核心火力支撐的42通用機槍兩名正副射手。 如此這般的基本班組火力配置不但涵蓋了戰場之上所需的任何近中遠射程火力輸出需要,更是遵循了后世經過大量實戰歷練和考量后所得出的最佳現代步兵班火力配置方式來安排進行。 可以預見到的是,在不久之后的將來,倘若是有任何一支這個時代的舊式軍隊和陳鋒麾下的這支火力建制強大又完善到可怕程度的部隊發生交戰,那么前者至少是在基本步兵班組作戰的火力層面上根本撈不到哪怕半點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