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初吻大計就這么耽擱了。 一轉眼就到寒假農歷年。大學里寒假放得早,大四課程又少,年前一個月期末考試就考完了。而小英和上班族一樣,要到除夕前幾天才能放假。黃芪當然沒法拖到那么晚,放假后在實驗室又磨蹭了兩周,確認年前是沒法再和小英見面了,才自己一個人先買票回了家。 好在工人們的傳統是年后休息到正月十五過了元宵節才上工,和開學時間差不多,可以和小英一起坐火車回來。今年情人節是年初五,說不定還能找機會一起過一下。 回家后黃芪參加了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大四快畢業了,很多同學即將踏上社會工作,天南海北以后再聚的機會就少了。全班五十六個人,居然來了四十五個,算是難得的盛況。 黃芪的高中班是尖子班,大部分人大學都考得不錯,本來她以為會有很多人讀研。聚會的時候一問,居然還不到一半。近幾年大學擴招,就業形勢一年不如一年,碩士和本科生的待遇差距也越來越小。所以很多專業好就業的同學都打算畢業就出去工作,多攢兩三年的工作經驗比讀研更有用,繼續讀書的大多是黃芪這種專業不太熱門的。 方教授提議的直博,后來她詢問了一下父母的意見。黃老師和丁老師都是想法比較實際的人,認為讀博時間太長,不利于女兒的人生規劃。黃芪是獨生女,他們還希望她能回家鄉,或者至少找個離家鄉近點的地方工作,研究全球環境問題的博士回來還真不好找。 本來黃芪也沒有投身環境科學的大志,高考環境系的志愿都是爸媽幫她報的,想想還是拒絕了。建筑系的推研要求提高到年級前三,黃芪又沒戲。自從她和小英重逢,把自己在建筑系旁聽這幾年積累下來的材料送給他,她對建筑系也沒有那么執著了。 方教授對她的決定表示理解,也沒有因此心生芥蒂,還是接收了她在本實驗室讀碩士。 初中同學也有聚會,是李銘志發起組織的。明明都是同一個鎮的老鄉,聚會地點卻選在市區。黃芪當時已經回鄉下老家了,問了幾個以前比較要好的女同學,她們都不去。她對李銘志和他那幾個哥們兒都不感冒,就也沒去。 丁老師和黃老師都有寒假,黃老師現在已經是一中的金牌高級教師了,帶高三三個班,非常辛苦。高三補課結束后,一家人就早早回到鄉下陪爺爺奶奶準備年貨。 黃芪手笨,也幫不上什么忙,只能打打下手。天天在家和長輩們在一起,她也不方便總玩手機發短信,小英最近也加班加點非常忙,兩人的聯系反而少了。 黃芪在黃沙鎮算是個遠近聞名的名人,走在街上經常有人上來和丁老師搭訕:“這就是你女兒啊,在T大上學的,都這么大了!哎喲名校大才女,我們黃沙鎮的光榮哦!畢業了沒有哇?還要繼續讀研究生???乖乖不得了!” 一番圍觀評頭論足,嘖嘖有聲,黃芪當猴子早就當慣了也無所謂,禮貌地笑笑,丁老師讓她叫人就叫。但是今年的話題和簽幾年剛上大學時的走向不太一樣了,到最后都會變成:“還沒找對象???過年虛歲就二十三了,該找了!不過條件這么好,一般男孩子都看不上眼吧?”有點酸溜溜看好戲的意味。 丁老師說:“還在讀書呢,再過三年才能畢業,總得工作定了再談婚嫁?!?/br> 那人夸張地說:“還要讀三年???那出來豈不都二十六了,就成老姑娘啦!女孩子讀書歸讀書,最后還是要嫁個好人家,不然讀那么多書干嘛?你看我閨女,就比你女兒大兩歲,現在外孫都上幼兒園了。女婿對她特別好,就在家里歇歇帶帶孩子,什么都不用愁,不比姑娘家還要在外面辛苦上班給人打工看老板臉色強多了!” 丁老師客氣地說:“你女兒福氣真好?!?/br> 黃芪十分熱愛自己的家鄉,但是家鄉人的一些通病,諸如虛榮、八卦、攀比、斤斤計較、捧高踩低之類,她也都清楚,不會再抱著農村人都特別淳樸善良的幻想。她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了十幾年,見過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發生在小英身上的。這樣的缺點每個人都會有,不可避免,無關善惡。你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盡量別去在乎別人的議論。 不過說到找對象,黃芪倒是想起小英,猶豫著要不要把這事跟mama說說。她和mama一直很親密,沒有瞞過什么事,就是不知道mama對她找了一個建筑工人會是什么態度。她先試探著問:“媽,我是不是真的應該開始找對象,再不找就變老姑娘了?” 丁老師說:“你別聽鎮上的人嚼舌根,她們一直呆在鄉下,不知道外面的變化。鄉下的小姑娘,初中高中畢業十幾歲就出來打工上班,也沒有職業生涯可言,不嫁人生孩子還能做什么呢?二十出頭就結婚了。你們出去念書的當然不能一概而論,現在城里的年輕人結婚都晚了,虛歲二十六又不算大,男孩子還剛滿晚婚年齡呢?!?/br> “哦?!彼龖艘宦?,尋思著話題可怎么往小英身上引。 走了兩步,丁老師放緩語氣又說:“不過你在學校要是碰到中意的,也可以開始談了,早點做準備嘛,又不見得一次就能談成功?!?/br> 黃芪笑著挽住丁老師的胳膊:“那你希望我找個什么樣的?說出來讓我參考參考,免得我找了你不喜歡又拆散我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