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可是他也明白,自己阻止不了兄長,就像他愛阜懷堯愛到將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上一樣,很多堅持都是沒有理由的,不是當事人就不會明白——也許就連當事人都不曾想過堅持的理由。 窗外初夏已經露出端倪,驕陽微烈,清風淡拂,窗臺上牡丹爭艷,花枝招展。 阜遠舟在熟睡的白衣帝王唇上烙下一吻,溫柔繾綣的動作就像一場神圣而虔誠的祈禱,沒有人愿意破壞這個美麗的儀式。 他摘了發冠,躺在兄長身邊,伸出手將這個疲累的人兒擁在懷里,然后安然閉上眼睛。 這一剎那歲月靜好,阜遠舟想,若是能一瞬白頭,再無紛爭,多好。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阜仲 回到翰林院,蘇日暮就風風火火把某學士往后者的辦公房里一拽,“嘭”的關上了門。 即使被粗魯地拖進來,甄偵依舊保持著優雅的姿態,好整以暇地整了整弄皺的袖子。 蘇日暮可不管那么多,拽下腰間的碧色玉佩舉到他面前,問:“這到底是什么玩意兒?!”他舅舅把東西給他的時候只是微笑著說要他把這個當成是傳家信物,難道他拿皇帝老兒給他的貢品做傳家之寶?! 一邊是效忠了十幾年的主子,一邊是自家剛剛表明心意的毒舌戀人……甄偵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是先帝送給柳左相的?!?/br> 果然!——蘇日暮眼皮子跳了跳,“先帝和我舅舅是什么關系?”還遷入皇陵?打死他也不相信柳一遙已經豐功偉績到如此地步! 爆先帝又不是這一任皇帝的八卦,甄偵表示毫無壓力,笑著拋出一枚重磅炸彈:“我們倆是什么關系先帝和柳左相就是什么關系?!?/br> “……”蘇日暮瞬間呆滯了。 甄偵戳戳石化的蘇酒才,笑得狡黠,“至于這么震驚么?” 蘇日暮沒好氣地白他一眼。 自家孤獨終老的舅舅居然跟一個男人攪在一起而且這個男人是皇帝還有四個兒子、作為侄子的他就在其中一個手下做官還和另一個結拜做了異性兄弟……我勒了個去,這是一個怎么樣靈異的世界?。?! 雖然很是不想承認自家舅舅就是柳一遙,不過想起過去知道了阜遠舟身份的柳一遙的復雜神情,蘇日暮就不由得不信了。 那樣懷念、悲苦、傷懷、掙扎的眼神…… 兒時尚且不懂,此刻想來,卻是醍醐灌頂。 “我舅舅和先帝到底是怎么回事?”蘇日暮問道。 甄偵無奈,指了指他身上的官服,“你記不記得自己還在翰林院?” 現在還是辦公的時間,他就是以帶新任修撰熟悉翰林院各種事務的理由把蘇大才子帶在身邊的,聞人折月由對外身份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的巨門使令子鴛照看著,齊然也有專人教導,其他被委任為庶吉士的進士們則是由幾個大人分批負責。 蘇日暮完全具備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優良品質,嗤了一聲,“你丫的帶我去見皇帝還不是為了私事!” 甄偵一臉正直,“爺是管飯碗的,他的事就是公事,你別說他壞話,不然我們就得淪落街頭喝西北風了?!?/br> 蘇日暮嘴角抽搐,“放心,就算淪落街頭了小爺也有辦法養活你?!?/br> 甄偵從善如流,“那就拜托你照顧我下半輩子了?!?/br> “……”無語的蘇日暮立刻露出猙獰面目:“少給我岔開話題!你說是不說!” 甄偵挑眉,戲謔一笑,“這是皇家秘史,你確定你要聽?”之前那位太史令就是因為太八卦所以被阜懷堯趁阜崇臨作亂的時候鏟除的噢~~ 蘇日暮不屑地撇撇嘴,“小爺怕他不成?!”反正他又沒打算說出去。 “當年的事嘛,我也就知道得七七八八,大致跟你說一下吧?!敝捞K日暮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的了,甄偵拿出了心愛的茶具,一邊泡茶一邊給他講當年的故事,“該怎么說呢,當年的柳一遙的地位,就像現在的寧王殿下,深受榮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以這句話作為了故事的開頭。 因為先帝纏綿病榻二十余年,由長子阜懷堯漸漸掌權,完全就是一個垂簾聽政又不過問的隱形皇帝,所以很多人都不記得他名諱喚作阜仲,曾經是被朝中不少老臣寄予厚望的仁心君王。 前面已經提過,阜仲和他同父異母的七弟阜徵是在不得已之下才聯手在帝位之爭中殺兄戮弟拔尖而出的,后來前者做了皇帝,后者成為了蓋世聞名的武威元帥。 其實相比之下,阜徵能文善武,機智百變,本是更適合做皇帝的,只是恰逢邊疆大亂,阜徵又不想坐上那高高在上的龍椅,就干脆自請出戰,將對七弟很是心軟的阜仲趕鴨子上架即了位,那時他剛滿二十七歲,快要到男子三十而立的時候了。 但那時尚是年輕的阜仲做事不及長子阜懷堯雷厲風行,智謀不及三子阜遠舟智計天縱,反而有些優柔寡斷,心地良善,這從小到大保護著他的阜徵一走,他在京城就惴惴不安起來了,唯恐自己哪里做不好,不能讓在前線打仗的七弟無后顧之憂。 恰恰就在這時,他遇見了柳一遙。 因為一個決策的錯誤損失了一個黨派的巨大利益,幾個暴脾氣、仗著自己老資格的老臣在早朝結束之后將阜仲攔在太和殿里,指著他的鼻子罵了一通,才華橫溢卻一直蟄伏在官場底層等待明君的柳一遙剛好遲走幾步,看到那個溫厚善良的帝王一臉窘迫手足無措地站在那里,說不上是一見如故還是一見鐘情抑或是別的什么,居然就挺身而出以一敵眾舌戰群儒,將那些老臣辯駁得抬不起頭來。 沒有任何懸念的,柳一遙得到了重用,一路直升,嘔心瀝血地幫助他選擇的明主之君匡扶江山,阜仲也給予了他最大的信任,等柳一遙坐到左相的位置時,他已經和三軍元帥阜徵并列為阜仲的左膀右臂,享譽天下,風光無量。 而在這期間,他們的君臣之誼早已在日久天長的相處中變質,沒有人知道是誰主動,反正當群臣發覺不對的時候,阜仲和柳一遙已經是時常同進同出了,而阜仲登基十幾年,竟是抗住壓力沒有翻過一個妃子的牌子! 而柳一遙心高氣傲桀驁不馴,直接無視了所有人的指指點點,而他也更有手段讓那些人不敢指指點點,談笑間叫人生不如死。 玉衡幾百年來都是嫡系血親繼承皇位,那時的阜仲無疑是極愛柳一遙的,甚至暗地里寫過若自己有何意外便讓阜徵繼位的密旨,也不曾想過生子開枝散葉,但于他快四十歲的時候,一切在太后的以死相逼中漸漸改變。 阜仲本就心腸極軟,即使是在阜家幾乎苛刻的皇家教導里學會了深沉心機,但骨子里的東西本就難以改變,而柳一遙明面上再怎么溫柔都好,可本性就是個極是驕傲的人,受不得半點背叛,哪怕只是察覺到了阜仲的片刻動搖,也忍受不了。 質問冷戰爭吵,世間男女之間的矛盾在男子與男子之間也并無不同,大致差別也許就是柳一遙即使吵架也是冷嘲熱諷而不是潑婦罵街。 只能選擇其一的阜仲在太后的步步緊逼和柳一遙的咄咄怒氣中痛苦無比,而阜徵也戌守邊疆趕不回來幫忙,他日漸消沉,世事大都湊巧,像是老天存心玩你,一次在與柳一遙爭吵后買醉醒來,看著身旁那個異族聯姻的女子,阜仲就知事情在逐漸滑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柳一遙身有舊疾,加之十幾年為玉衡為阜仲勞心勞力,驟聞心愛之人一夕背叛,便霎時間衰弱了下去,在一次咳血中被太醫警告,若再不好好休養,恐怕五年都挨不過,但被心灰意冷的柳一遙無視。 這事當時的阜仲并不清楚,他只知自己的左相開始對自己形同陌路,除了君臣之外他們似乎什么都不剩了。 久居帝位,阜仲也有幾分脾性,因為酒醉意外而深深自責的他沒有得到柳一遙的一絲諒解,明明相愛十幾年卻沒有得到愛人的充分信任,大受打擊的阜仲也許是有著你若無心我便休的念頭,從此立后納妃生子,已近四十的他似乎才走上常人應該走的軌跡。 之后,事情越來越走向一個詭異而糟糕的境地。 長子阜懷堯的出生終于讓他的七弟放棄邊疆苦寒回來和阜仲團聚,身懷六甲的德妃卻爆出和阜徵私通的消息,邊疆恰在此時再起戰亂,那時阜仲本不愿意三十多歲還未成親的弟弟再去打仗,可是架不住阜徵的請戰和柳一遙的力薦。 只是,這次戰無不勝的神話卻被攻破,阜徵在邊關重地藍翎州被人一箭穿心暗算而死,噩耗傳到京城的時候正是早朝,高高的帝位之上,阜仲在文武百官面前抱住七弟的頭盔,第一次失態地痛失哭聲。 那落淚的模樣太過悲慟,甚至帶著一種死亡也無法磨滅的悔恨,卻沒有人知道為什么。 柳一遙在那一刻動容,早朝散后他單獨去找了阜仲。 宮人們卻在阜仲的怒吼中看到被硯臺擦破額頭血流如注的左相平靜地走出了御書房。 “柳一遙,阿徵是因你而死的!” 沒有人明白這一聲凄厲的怒吼背后帶著怎么樣的真相。 之后,柳一遙處理了藍翎州失守之后的戰敗賠償事宜,阜仲纏綿病榻一蹶不振,而他的第四個兒子也已經出生。 深愛并且尊敬的明君似乎隨著阜徵的逝世而逐漸死去,柳一遙終于死心,辭官遠走,從此再無蹤跡。 仁王,賢臣,猛將,卻一病一走一死,朝中再無可撐半邊天的人,被百官期待著會恢復玉衡鼎盛輝煌的鐵三角完全崩塌,自此走向衰落之路。 …… “當年柳左相做事太過果決,先帝再好脾氣也是皇帝,也許是一時意氣,待到回神過來,與你舅舅早已是天涯永隔,”甄偵拈著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你舅舅郁郁而終,而先帝臥病二十一年茍延殘喘,所謂苦命鴛鴦,大抵就是這樣了?!?/br> 蘇日暮聽得直發愣,咋舌:“好復雜啊……” “皇家人做事,本就簡單不起來,”甄偵道,“先帝能十幾年守在你舅舅身邊,在性情寡淡的阜家來說,也算是情深意重?!?/br> 蘇日暮皺眉,說不準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在他看來,阜仲和柳一遙的悲劇,無疑是兩個人之間的各自不肯讓步而親手造成的,只是他卻不太理解為什么阜仲說阜徵是被柳一遙害死的,這是他們最終天人永隔的導火線。 對此甄偵也是搖頭表示不清楚。 “看來子諍的性格是像足了那老皇帝啊……”情深意重什么的最不討人喜歡了,又受苦又受累的,像阜懷堯那樣薄情寡義無情無義過著多舒服啊。 蘇日暮想著想著,忽然有了一個詭異的念頭,“甄偵啊?!?/br> 他的語氣太過古怪,甄偵眉頭跳了跳,“怎么?” “心高氣傲,心機深沉,笑面虎,重情重義……”蘇日暮眨巴著眼睛,“你覺不覺得,其實子諍更像是我舅舅和老皇帝的兒子?” “啪!”甄偵鐵青著臉捏碎了手里的瓷杯,“蘇日暮,你那張嘴少賤一會兒行不行?!” 還男男生子,真當這世界靈異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劍鞘 御花園正是春光明媚百花齊放的時候,小小的溯陽亭被包裹在姹紫嫣紅之后,一片生機盎然。 明黃衣袍的帝王從睡夢中醒來,怔怔坐在亭子中,像是正處遲暮之年,滿頭華發一身死寂。 阜仲怔然望著四周,還未消散的夢的痕跡從他眼角劃過—— 人面桃花、江山昔年,隨夢而去,終……不似當年。 滿園艷麗花盞都入不了他的眼,他只是出神地盯著小亭子邊的的幾棵垂柳,看著看著,就忍不住顫顫巍巍站起來,拖著病弱的身體往前走去。 正坐在他身邊安靜看書的白衣少年被他的動作嚇到,立刻起身扶住他,冷漠的顏容下暗藏一縷微不可見的擔憂,“父皇你當心些……” 阜仲似乎沒在意,在少年的攙扶下慢慢走到一棵柳樹邊。 他伸出枯黃的手,輕輕撫摸著那堅韌的樹干,他的目光一瞬間是那么的明亮,仿佛窮盡余下的生命在燃燒一般,看著柳樹卻又穿過那樹落在不知名處,那么溫柔那么多情,瞧得人呼吸都疼了。 白衣少年看得很是心驚膽戰,卻一時遲疑,不敢開口叫他。 阜仲自他有記憶開始就是一直病重在床的模樣,他已經習慣了替這個父親背負本不屬于這個年紀的他的責任,只是,現在阜仲這個樣子,竟是……像回光返照! “一遙……”阜仲用一種恍惚又柔軟的聲音輕聲念著,宛如陷入一個美好又虛幻的幻境里,頓了頓,他雙眼微微睜大了一些,冷不丁地念出了另一個被埋葬了許久的名字,斷腸又歡欣:“阿徵……” 春日的暖陽晃進眼里,光芒氤氳里,阜仲仿佛看到有兩個人走來,青衫烏發,寬袍廣袖,戰甲頭盔,長刀立馬。 是記憶最后的模樣,意氣風發年華正好,叫人看一眼便畢生難忘,恨不得用三生來換。 “陛下,臣名喚作柳一遙,字長晟,希望……陛下能記住微臣的名字?!弊畛醯淖畛?,是男子望著他那眉眼含笑的溫暖。 “不會武功怕什么,皇兄,有我在誰敢欺負你?嘖,太子也不過是半桶水罷了?!弊畛醯淖畛?,是孩童年幼卻毫不掩飾的傲視天下。 “只要有我在的一天,我便會保玉衡三山五岳安穩無邊江山無憂,阿仲,我說到做到,信我!”男子深情又堅定,微笑著接下左相的重擔。 “皇兄,我走了,等我回來的時候,一定把那狗皇帝的首級拿給你當球踢!”少年英武,通曉詩文,刀馬嫻熟,在三軍面前朗笑三聲,忽然回頭對他道。 “阿仲,我陪你,我們一直在一起好不好?”他如是道,仍是那溫柔如三月江南春盡好的笑,這一笑的記憶橫貫了阜仲余生的歲月悠悠。 “皇兄,等這次打完仗,我就留在京城了,咱們兄弟兩就和以前一樣,振興玉衡江山!”他如是道,然后打著馬帶著大軍離開京城,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現在,他們終于回到他身邊。 他已經是耄耋老者,他們卻仍是當年談笑風云變的意氣青年。 阜仲笑了笑,眼角的皺紋像是扇子一樣,一下子扇去了他的半世時光,他輕喟嘆一聲,用那含笑的聲音呢喃:“你們終于來了啊,好狠心,拋下朕那么多年,朕等得好苦啊……” ——所以,帶我走,好不好,我真的,好累啊…… 白衣少年臉上出現了一絲驚愕,難得失態地大喊了他一聲:“父皇!” 他的聲音掩不住倉皇,阜仲在這一瞬猛然醒神,眼前的幻象眨眼全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