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陳熙華笑道:“怎么當得起,真是天恩浩蕩,再想不到的榮耀呢?!?/br> 吩咐把圣旨供起來,請夏太監入席喝酒,一時太子的賀禮也從正門抬了進來,賀陳頤安父子,又亂了一通,眾人紛紛上去恭賀。 武安侯府越發喜氣洋洋了! ☆、第219章 賜婚 陳頤安獲封世子雖然在陳家人看來是理所應當,不過是時間問題,但在帝都依然是件大事,究其原因,當初的從龍之功,隨太祖打下江山,并在其后的坐穩江山的數十次戰役中立功封公封侯的共有十八公二十七侯,在太祖身后,就已經只剩下了六位國公十一位侯爵。 再由太宗朝高宗朝一路下來,大浪淘金,這十一位侯爵或奪爵,或降爵,唯有武安侯的爵位一直傳承,現在儼然已經是大盛王朝唯一的一位由太祖封侯,傳承至今的侯爺了。 這一次,陳頤安雖封世子,但能不能平級襲爵,卻也未可知。 旨意下來,議論紛紛,不過陳熙華尚不到五十歲,現在就說襲爵也太早了,不過眾人心中都有計較,若是太子將來登基,陳頤安這個侯爵想必就跑不掉了。 而更有知道那樁公案的人心中琢磨,看來在這一次靜妃一系徹底湮滅的公案當中,圣上對太子的舉動是滿意的,單看武安侯府,涉事頗深,直接推動,結果靜妃和南安侯夫人賜死,武安侯府不僅毫發無損,還得了贊賞嘛。 不管到底各人心中怎么個想法,武安侯府自是一片歡騰,就算是不歡喜的臉面上也要裝出歡喜來,不過鄭明珠覺得,家里的弟弟meimei們倒是真歡喜。 第二日,幾個meimei一早就都聚在甘蘭院,寶哥兒和五meimei陳頤雅對坐吃著糖,陳頤貞把自己屋里的茶具取了來,煮茶給姐妹們喝。 一時茶香四溢,連院子里的鄭明珠都被吸引進來了。 姐妹們紛紛恭喜嫂子,又送賀禮又要紅包,熱鬧了一陣子,鄭明珠卻見陳頤安大步進門來,丫鬟還沒來得及掀簾子報呢。 屋里一屋子的小姐都忙站起來,陳頤安不妨meimei們都在,也就只在門口站了站,并不進去了,只是吩咐鄭明珠:“你好生招呼meimei們?!?/br> 就退了出去。 鄭明珠應了,只是這一個照面見陳頤安臉色神情不像是很歡喜的樣子,倒也奇怪,今兒這樣大的喜事,雖說是意料中事,到底是件大喜事,他這是怎么了。 鄭明珠想了想,囑咐meimei們:“好生看著寶哥兒?!?/br> 自己追了出去:“哎,大爺等等?!?/br> 陳頤安站住回頭:“怎么了?” “我能怎么了?!编嵜髦樽叩剿埃骸拔仪颇悴淮笙矚g,這是怎么了?昨兒才有這樣大的喜事呢?!?/br> 陳頤安覺得鄭明珠看人越來越厲害了,自己也算控制的好的,她只是一個照面,就覺得自己情緒不對。 陳頤安想了想,還是說:“今兒我得了消息,圣上要給幾位適齡的皇子賜婚了?!?/br> “有什么妨礙嗎?”鄭明珠忙問。 陳頤安道:“聽說三meimei也在名單上頭?!?/br> ???陳頤嫻? 當 然,身為武安侯唯一的嫡女,陳頤嫻當然有資格賜婚皇子,只是一家子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陳頤嫻送進宮廷,陳夫人更是早已替她看好了人家,如今考察了哥兒,已經 基本定下來了,鎮國公梁家的長房嫡長孫,今年十六歲,家里門風清正,夫人寬厚,哥兒也出落的有出息,眼看就要換庚貼了。 這當口,冒出來這樣一個消息? 鄭明珠忙問:“母親和父親可知道?” 陳頤安道:“父親進宮去打探了,母親那邊,我等父親的消息回來再去回罷,沒的白讓母親擔心?!?/br> 這也對,鄭明珠點點頭,琢磨了一下,其實若是賜婚幾位皇子作正妃,也不是不好,到底位分高,皇子只要不去跟太子爭大位,一世的榮華富貴總是有的,尤其是幾位適齡皇子都人物齊整,知書達禮,并不比世家子弟差。 今后太子登基,幾位皇子一個王爵是跑不掉的,雖說皇子妃不是那么好做的,但到底宮中沒有太后皇后,只有幾位皇子的母妃,到底也還算輕省。 鄭明珠權衡利弊,覺得就算真的賜婚皇子,其實也不難接受。 陳夫人慈母之心,當然希望女兒一輩子舒心順意,不過世家嫡長子,也不見得就輕省了。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陳頤安一眼看穿她的心思,低聲說:“若是就這幾位爺,倒也罷了,要緊的是,聽說七爺也在名單上頭?!?/br> 啊,七皇子!鄭明珠瞬間就悟了,再一想,自己當初也想的太簡單了,當初靜妃出手對付太子妃,卻被太子妃趁機掀翻,逼得圣上降了靜妃位分,又處置了文家衛家,想起來還沒這一回鬧的大呢,圣上也不大歡喜,到底過了些日子就把衛氏諸女分賜了各勛貴才算完一回事。 如今此事比當日大了十倍,圣上處置靜妃和衛家之后反倒沒有動靜,按說是不大對勁的,原來是在這里呢。 果然圣心難測。 陳頤安一眼就看出來鄭明珠的想法,輕輕點點頭:“太子爺原是慮著這個,倒是猜的j□j不離十,只是就算知道,圣上乾綱獨斷,也沒什么法子?!?/br> 靜妃一系倒了,在朝勢力變化并不大,但皇子卻不一樣,七皇子、九皇子、十皇子是靜妃所出,尤其是七皇子,頗有點風口浪尖的感覺。 鄭明珠基本明白了這件事的意思了,封陳頤安世子是給太子臉面,給皇子們賜婚則是重新分配朝中勢力的舉措。 圣上一收一放,于微處見大局,雖是和風細雨,卻也真是手段莫測,不過看起來,對太子依然是另眼相看的。 鄭明珠嘆道:“七皇子才十一歲呢,且三meimei也比他大著三歲,不至于吧?” 陳頤安道:“先賜婚,過幾年再大婚也是有的,且現就有例子,孝順安皇后就比先帝大著三歲呢?!?/br> 怪道陳頤安臉色不大好看,自己的親meimei,要是真賜婚給七皇子,這筆糊涂爛賬可要命了。 鄭明珠送走陳頤安,回了屋子,見幾位meimei都在笑著聊天,在嫂嫂屋里,她們都顯得隨意而放松,有在炕上歪著的,有在窗下椅子上坐著的,鄭明珠不由自主的打量了陳頤嫻兩眼。 她比陳頤雅矮一點點,濃眉大眼,長的其實比較像父親陳熙華,倒是陳頤安長的更像陳夫人,陳頤嫻看起來十分陽光,帶著十四歲女孩子的天真和無憂無慮,又因為教養和禮儀,深藏驕傲,并不張揚。 不過她的嫻靜是活潑的,帶著陽光的清新味道,一切都恰到好處,很討人喜歡。 這個時候她坐在窗下的椅子上,細白的手執著一杯茶,笑著聽陳頤雅和陳頤敏斗嘴,上午的陽光照著她的側臉,照的出一個少女的快活。 鄭明珠只能在心里嘆口氣。 到了晚上,陳頤安回來,鄭明珠忙問這件事,卻是毫無進展,一家子只得等著圣意,這種感覺,把陳頤安封世子的喜悅沖刷的一干二凈。 陳頤安道:“待選的小姐不止三位,也不一定就是三meimei?!?/br> 鄭明珠點頭,也只得這樣安慰自己了。 還是那句話,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任何計策謀劃都是不堪一擊的。 這樣過了好幾日,終于塵埃落定,朝廷發了明詔,武安侯嫡女陳氏賜婚四皇子為正妃,平安長公主嫡女祝氏賜婚六皇子為正妃,承恩公嫡女方氏賜婚七皇子為正妃。 其余還有各皇子側妃等。 鄭明珠聽了墨煙來回,登時松了一口氣,不由的拍拍心口。 寶哥兒瞧見了,也學著他娘的樣子拍一拍,然后就笑的開心的狠,一個沒坐穩,倒在墊子上,仿佛被翻身的烏龜,扎手扎腳,就是翻不過來。 鄭明珠心中郁氣一掃而空,抱起寶哥兒狠狠的在他的胖臉上親了一口。 寶哥兒只是笑,就是不說話。 不過雖說鄭明珠的擔心放下了,但鄭明珠知道,陳頤安卻是不一樣,承恩公,那是太子的親舅舅,早逝的方皇后的長兄,生母早逝,娘舅就代娘了。 承恩公在方皇后晉位皇后前就是長寧侯,本就位高權重,又自然的對太子有不同尋常的影響力,圣上將太子的親表妹,承恩公的獨女賜婚七皇子為正妃,這顯然不無保全七皇子之意。 太子黨更需有分寸才是了。 身為皇帝,或許不指望每個兒子都有出息,但想要保全每個兒子,那也是人之常情。 這一輪賜婚涉及太子并五位皇子,十一位帝都出身身份各不相同的小姐,也就涉及了遠超過十一個家族,帝都一時議論紛紛,鄭明珠連著幾次赴宴都聽到有人在議論這件事。 不過無論如何,隨著賜婚旨意的明發,隨著滿帝都的議論紛紛,大盛成宗朝最為轟動的一樁皇室公案終于塵埃落定,有了一個結局。 待天氣漸熱,重生成為鄭明珠的第三個年頭的五月,鄭明珠迎來了對她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喜事——唐菱月與衛江俊成親。 衛家是沒什么親戚了,衛姨媽這邊卻是很熱鬧,陳夫人要親自去,鄭明珠自然隨侍身邊服侍,可以名正言順的參加菱月meimei的婚禮。 雖然是作為夫家的親戚,鄭明珠依然很高興。 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雖不能與meimei相認,陰錯陽差之下,卻能名正言順的來往,鄭明珠已經很滿足了。 五月初六一大早,鄭明珠領著陳頤嫻、陳頤敏隨陳夫人前往衛家。 陳頤嫻是親外甥女,自是應該去,而陳頤敏是聽說有熱鬧看,又有鄭明珠帶著,非要跟著去的。 ☆、220 因在帝都發展態勢良好,未來似乎還有做黃商的可能,衛江俊與母親衛陳氏商量了之后,在帝都西南的豆角胡同置下了一間五進的大宅子,后頭有個小小的花園,小小的池塘,亭臺樓閣都有,還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陳夫人來過好幾回,鄭明珠還是第一回來,這宅子看起來也是有些年頭了,早前的主人想來也是殷實人家,院子里鋪的全是兩尺見方的大青石,歲月長了,帶著一種古舊的光澤。各院子的門窗柱子全是上好的木材,越經歲月越顯潤澤。 因到的時間還早,鄭明珠是坐在廳里聽陳家的長輩們講古,陳頤敏卻是坐不住,東張西望,似乎很想出去看熱鬧。 鄭明珠就跟陳頤嫻說:“我瞧你聽這些也無聊的很,你帶五meimei出去逛逛吧,只看著她別叫她淘氣才是?!?/br> 曾家趙姨媽也帶了女兒云姐兒來,此時聽說了,扯著她娘的袖子,趙姨媽笑道:“你也是大姑娘了,就這么坐不住,也罷,嫻姐兒是個懂事的,你跟她一塊兒我倒也放心?!?/br> 陳夫人聽說,就笑著囑咐陳頤嫻好生帶著meimei們玩,倒也罷了。 姑 娘們都出去逛去了,鄭明珠接著聽陳夫人和趙姨媽、衛姨媽等人講古,因著衛姨媽在姐妹中際遇最差,帶著一兒一女孤苦伶仃,娘家人越發憐惜她些,衛姨媽和衛江 俊又都懂事會做人,并沒有成日指望著娘家要給金山銀山,反倒是得了照顧,總想著回禮,雖說自己身份家底都有限,但這幾年來,凡是得了好的,總先緊著送曾家 陳家趙家等,如今,衛姨媽的娘家曾家連大老爺連底下的小爺們都越發看顧著衛江俊呢。 就是這幾家的女眷,無不是驕傲的天之驕女,卻也都很買衛家的帳。 鄭明珠今日身上穿的,就是衛江俊和唐菱月前兒春季換季送來的新鮮花樣顏色的緞子。 而曾家人更是名正言順,為著衛江俊今日的成親,南京曾家來了好幾位舅太太舅奶奶的,鄭明珠不認得,只得挨著叫舅母表嫂。 陳夫人趙姨媽自與他們講著娘家事,哪個哥兒訂了親,哪個姐兒在挑姑爺了,哪一房又新添了孫子孫女,長篇大套的講了起來,慢慢的又講到了哪個哥兒出息,考中了舉人。 如 今,曾家有幾個會讀書的孩子正預備到帝都來備考明年的秋圍,陳夫人是嫡長女,當仁不讓叫幾個孩子到府里住著:“雖說家里頭在帝都有宅子,不過這些年沒人住 了,不過幾家人在那里看著房子,如何方便?須得修葺整理,還得添了人手,才住得,哥兒幾個橫豎住不長,一年半載罷了,咱們府里有的是空房子,一應都是現成 的,不過撥幾個人服侍,豈不便宜?!?/br> 說著就商議起來。 鄭明珠只笑著聽,并不說一句話。 正在此時,一個丫頭走進來,鄭明珠認得是陳頤嫻的丫頭錦輝,她進來不找陳夫人,卻是附在鄭明珠耳邊道:“外頭小姐們和幾個公子有點糾紛,小姐打發奴婢來請世子夫人,還說……別叫夫人知道了?!?/br> 這丫頭! 鄭明珠便對陳夫人笑道:“錦輝說敏姐兒一直吃糖,勸不住,媳婦去給她收了,不然牙該壞了?!?/br> 陳夫人就笑著點頭:“你去吧,叫她們幾個都安分些?!?/br> 鄭明珠就帶著錦輝走了出去。 鄭明珠這樣一打岔,話題就落在了陳夫人身上,都在恭喜大哥兒封了世子,兩個兒媳婦,一個縣主一個公主,如今女兒又賜婚皇子正妃,真真是富貴榮華,再沒得比了。 趙姨媽笑道:“安哥兒媳婦以前我見她綿軟些,如今看起來卻是個好的,別的不說,一家子的小姑子都與她親近,這么多世家里頭,我都看遍了,這樣子的倒也少見,雖說是大jiejie會教導小姐們,一個個都懂事大方,不挑剔嫂子,不過也得做嫂子的有些好處才行?!?/br> 陳 夫人笑道:“論起來我也沒得再挑剔的了,兩個兒媳婦,大的這個,懂事穩重,別的好處都不論,我就喜歡她的品格兒,不是我夸自家媳婦,安哥兒媳婦的氣派格局 在帝都都是一等一的,說起來,咱們這樣的人家又不用媳婦女紅服侍,要的無非就是做人行事這份心胸,有這點好處,以后這個家交給她,也就不怕了。小的那個, 雖說是公主,這樣尊貴,卻也是謙遜柔和,知道孝敬長輩,疼愛弟弟meimei們的,就是嫻姐兒……這也是再想不到的榮耀,那是萬歲爺給咱們家的體面?!?/br> 陳夫人是不太情愿這樁親事的,可是圣上賜婚旨意已經下來了,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再不情愿也不敢說半個不字,雷霆雨露都是君恩,還得歌功頌德,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