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念念不忘張子房
書迷正在閱讀:當快穿女主遇上無限流男主、富豪男友與小資女友、我的金手指很好吃[快穿]、戰神聯盟晨夕夢境、半步上云端、小瞎子(校園1v1) h、褻神(1v1 h)、絕品逍遙兵王、名校(兄妹骨科)、(網王)沉淪 NP H
不管在任何時代,人才永遠是最強大的武器。特別是在受士戰天下風氣影響的后戰國時代,更是如此。一個人足以改變一場戰爭,一個名士皆國皆求??v然是一國之君,面對蓋世之才也只能平等對待。這便是極度自由,璀璨的春秋戰國的遺留。不論是無視所有人的西楚霸王項羽,還是曾經帝臨天下的秦二世胡亥。面對尉繚,范增這樣的蓋世大才,終歸是會放低姿態。因為這樣的大才,一個足以強大一國。有志于皇帝之業的野心家,自然是對名士越發重視。正因為如此,名士的地位水漲船高。這是一個定律,畢竟在這個士戰天下的歲月。一個真正的大才,擁有毀天滅地的能力,他們翻云覆雨左右一國興衰。只是明君強臣,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因為在這個亂世中,諸王著眼中原江山,明君強臣之間除了那同心同德的默契,還的有攜手相扶的大業。只有眾志成城,兩個人的目標驚人的一致,才能成就君臣典范。歷史上,最驚人的明君強臣,就是商鞅與秦孝公?!捄涡牡桌锴宄?,名士畢生追求的是蓋世的功業,而不是驚人權力。功業完成之后,能夠從容而退,才算是頂天立地之名士。但是縱觀遼東三郡,根本就沒有一個可造之材。只有跟隨遼東王劉季北上的人,才有大才。蕭何目光閃爍,他對于一個人有很大的好感。他認為韓信擁有蓋世之才,十有**是劉季渴求已久的大才。只是劉季對于他的勸諫,置若罔聞。如今秦楚皆變,天下大勢驟然大變,讓蕭何感到了獨木難支。張良未來,遼東三郡全部的壓力,幾乎全部壓在了他的身上。正因為如此,他迫不及待的希望,遼東王求賢。只有強大如同張良一般的存在,才能緩解當下遼東三郡的窘迫,為遼東三郡在這亂世之中指明方向。而這個時候人心離散,軍心惶惶,跟隨劉季北上的人都在苦不堪言之中逃亡了,如今成了一個大問題。只是遼東王劉季并不在意,這讓蕭何心頭有一絲苦悶,他總感覺最近一段時間劉季變化有些大。那些席卷天下的雄心壯志,仿佛從未出現過一樣。那些席卷天下的張狂之言,就像是早已經消散在風中?!笆捄?,莫不是張子房忘記了曾經的約定,嫌棄遼東三郡貧瘠不成?”王座之上,劉季幽幽一嘆。聞言,蕭何心頭泛起了一絲苦澀。他心里清楚,劉季對于張良的才華有一定的見解,正因為這種先入之見,才會對韓信不聞不問。因為他心中對于名士早就有了選擇——張良張子房。只是張良并非遼東一系的核心,而他是韓國的相國。張良與韓王一脈關系匪淺,想要張良北上難度極大。特別是遼東三郡并非鐵板一塊,而劉季只是憑借強大的軍隊,橫掃三郡之地。當地貴族與世家,只是因為實力而臣服,這種臣服無疑是不牢靠的。只是蕭何有些想不通,遼東王劉季為何寧愿舍近求遠,放著眼前的大才不用,苦等張良。心頭翻滾,蕭何幽幽一嘆,道“子房乃天下名士,有經天緯地之才,他自然不會失約,恐怕是有事耽擱了?!逼鋵嵤捄吻宄埩歼t遲未至的原因,畢竟張良與韓國關系匪淺,更是韓國相國,等同于韓國的另一個王。韓王成以國士報之,自然而然,張良不愿放手北上。君以國士代我,我必以國士報之。此時此刻,蕭何只能想到這個原因。畢竟這一次,說到底還是張良失約了,這一點毋庸置疑。對于蕭何的說法,劉季自然不會滿意,對于張良的渴望,以及對于當下時局的擔憂,這讓劉季有些著急了。他清楚遼東三郡之中,他的嫡系部隊,只剩下了三萬余人。這三萬人的部隊。是他擔任楚國碭郡長時期的本部兵馬。自從起兵以來,一直隨同他轉戰南北,最終從攻破武關。劉季心頭清楚,除了其他的大軍,他們才是遼東大軍的核心和中堅。除了這三萬余精銳,剩下一部分便是秦軍降卒以及不少私下跟隨他北上遼東三郡的人。這些人,都出身于關東諸侯各國。他們在項羽分封諸王以后,按照各歸故國的命令,都應該回到故國。只是,這些人對現狀不滿意,不滿足。亦或者說,他們不安心,不安分,不愿意回到故鄉,去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凡生活。他們還想趁亂拼一把,博得功名利祿。劉季心里清楚,這些人跟著他,只是覺得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甚至于先吃些苦頭,也在所不惜。這批人,數量有數萬人之多。如此一來,便是他當初北上之時率軍十數萬之盛況。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逃亡者越來越多?!鞍ァ?!”這一刻,遼東國群臣都啞口無言。這就像是一個死結,擺在他們眼前,無法解開,無能為力。蕭何眼底掠過一抹凝重,他跟隨著劉季這么久,太了解對方了。他承認劉季有才華,但劉季的才能政治長于軍事。想要東入中原,就必須要有一個無敵統帥,而不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雖然蕭何承認這兩者都是遼東三郡緊缺的人才,但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太遠了,明顯不可能。反而韓信擁有統帥大才,就在眼前。統帥乃大軍之魂,如今遼東三郡人心叵測,軍心惶惶,是以,最需要一個絕世統帥收攏軍心。沉默了一會兒,劉季喟然長嘆,道“中原大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張子房一事就此擱置!”終究是心頭的野心壓下了一切。劉季也清楚風燭殘年的自己,對比西楚霸王項羽,秦二世胡亥沒有絲毫的優勢。如果此時不博,恐怕以后也沒有這樣的膽氣。特別是在此消彼長之下,遼東三郡將再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