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 爭英雄墨俠斗雕 點鴛鴦游士戲梅
罐,遞給范廚,“這是迷藥,晚上送飯時,你混進食物中。待孫將軍昏迷過去,我們將他背回店中,明日凌晨,待城門打開,我們就離開大梁,趕赴秦地?!?/br> 范廚接過小罐,目光猶疑。 “還有,”公子華似已猜出他的心事,“范兄的家小今日即走。我已安排好車馬,范兄即刻回家安頓。除了那壇陳酒,范兄什么都不可帶,若有鄰人問起,只說串親戚去了。待到秦地,一應物事,皆有在下照應。范兄若不嫌棄,亦可住在我府,我請范兄做府中大廚?!?/br> 范廚松出一口長氣,起身叩首:“小人謝秦爺想得周到!”說畢,將陶罐置入飯盒,告辭出去,走有幾步,復退回來,“秦爺,小人想起一事?!?/br> “范兄請講!” “食物是否也讓那些丐兒吃?” “嗯,”公子華點頭,“還是范兄想得細!藥全放上,讓那些丐兒睡上兩日,免得明日醒來,壞我大事!” 范廚應過,急回家中。不一時,有馬車停在門外。范廚將酒壇搬入車中,騙婆娘說,她的父親病危,希望見她最后一面。婆娘是韓國人,自入門之后,從未回過家門,得訊信以為真,急不可待地領了兩個孩子,坐上馬車,哭哭啼啼地出城去了。 黃昏時分,范廚熬好一罐稀粥,將藥倒入粥罐中,烙出兩只蔥油大餅。為使他們多喝稀粥,他特地在蔥油里多放了鹽巴,又咸又香,甚是誘人。 天色蒼黑,范廚安排好龐涓一家的飯食,就挎上飯籃直去南街口。這些日來,因有孫臏在,幾個乞兒也被養得刁了,無論天晴天陰,皆不乞討,一到吃飯時候,就會眼巴巴地坐等范廚上門。 這一晚也是。 遠遠望到范廚在暮色蒼茫中晃過來,幾個乞兒歡叫一聲,迎上前去,搶奪他手中的籃子。范廚護住籃子,朝每人手中塞一塊烙餅,直進廟中,在孫臏面前放下籃子,拿出一塊香餅,雙手遞上,笑道:“孫將軍,看小人做了什么好吃的!” 孫臏沒有去接,頭也不抬,不無傷感地長嘆一聲:“唉,有好吃的,就讓娃子們吃吧!” 范廚怔道:“孫將軍?” 聽到喊聲,孫臏微微抬頭,望向范廚。 見孫臏的眼里閃著淚珠,范廚驚愕:“孫將軍,您??怎么了?” “范兄,”孫臏凝視他,淚眼模糊,“這幾年來,在下能活下來,得虧你了!在下??在下??”哽咽,以袖抹淚。 因有公子華的預言,范廚忖知孫臏是要遠赴齊國,這在向他訣別,當即跪下,泣道:“將軍,您不要說了。小人這一生,能夠侍奉將軍,是祖上修來的福分?!闭f畢抹去淚水,舀出一碗稀粥,雙手捧上,“將軍,這是小人特意為將軍熬的稀粥,請將軍品嘗?!?/br> 孫臏接過,端在手上,望著稀粥,淚水滴入碗中,怔了一時,再次搖頭,將碗放下,輕嘆一聲:“范廚啊,在下實在喝不下。你起來,讓在下好好地看看你?!?/br> 范廚大是著急,卻也不好硬勸,只好坐起來,望著孫臏。 旁邊是個油燈,上面因有燈花,不太明亮。孫臏摸到一根剔牙用的小竹簽兒,撥去燈花,端過油燈,輕道:“來,近前一點兒,讓在下好好看看你?!?/br> 范廚朝前挪了挪。 孫臏將燈移近范廚,細細端詳。 范廚心里感動,眼里出淚。 孫臏正在看他,幾個乞兒走進,因吃下咸餅,口中干渴,便各自拿出破碗,搶著舀那稀粥。 許是稀粥熬得太好,幾個孩子不消幾口就已喝完,再次來舀。 范廚急了,護住粥罐,拿出幾塊大餅:“去去去,一人吃一塊餅,吃完再來分粥!” 幾個孩子拿過餅,咬過幾口,又要舀粥。 范廚再次制止。 “范廚,”孫臏說道,“他們想喝,就讓他們喝吧?!?/br> 幾個孩子得到指令,不及范廚回話,將罐子硬搶過去,紛紛倒去。 稀粥倒空了,最小的一個沒有舀到,哭叫起來。 “孩子,”孫臏招手,“來來來,孫叔叔這兒還有一碗?!?/br> 那孩子不由分說,上來就端。 “去去去,”范廚將他推開,護住碗道,“你們都喝了,讓孫叔叔喝什么?”又瞪眼責備幾個大的,“瞧你們這點兒德行,給小弟弟勻點兒!” 幾個大的蹭過來,勻出稀粥給小乞兒。 范廚將稀粥雙手捧上,跪下求道:“孫將軍,喝吧,再不喝,粥就涼了!” 孫臏接過來,再次放在席上,搖頭:“范兄,甭再勸了,在下真的不餓,喝不下呀?!?/br> 范廚大急,叩首,哭出聲來:“孫將軍,范廚求您了,喝吧,您若不喝,范廚??范廚??” “范兄?”孫臏怔了,“你??你這怎么了?” “小人??”范廚抹去淚水,“小人沒什么,小人只求將軍喝粥,是小人特意為將軍熬的,將軍不喝,小人??小人心里難受??” 想到也許這是最后一次吃范廚的飯了,孫臏心里愈加難受,輕嘆一聲:“好吧,在下喝下,在下過會兒一定喝下。范兄請起!” 范廚不肯,雙手將碗端起,懇求他當場喝下。 孫臏拗不過,接過粥碗,肚子真也餓了,咕咕幾聲一氣喝下。 范廚拿袖子抹一把額上滲出的汗珠,長長地噓出一口氣。 孫臏放下粥碗,拱手欲謝范廚,忽見一個孩子扔下飯碗,歪倒在地。 孫臏驚愕,尚未反應過來,另外幾個孩子也相繼倒下。 孫臏大驚,急對范廚道:“范兄,快看,孩子們怎么了?” 范廚扭頭一看,也是怔了。孩子們橫七豎八,盡皆歪倒,碗中的稀粥早被他們用舌頭舔了個干凈。想是藥下得太猛,孩子年齡幼小,經受不住,反應過快了。 孫臏不無疑惑地看向范廚:“難道是??粥里有毒?” 范廚哪里還敢接話,全身打著戰兒,結巴道:“將??將軍,小??小人??” 眼下救人要緊。 孫臏顧不上查究,急切吩咐:“快,范兄,快請醫家!” 范廚似也回過神來,急急爬起,飛身出門,一溜煙似的跑出去了。 孫臏匆匆挪到幾個孩子前面,摸過他們的脈搏,試了他們的鼻息,見一切尚好,仔細驗看,也不似中毒癥狀,便松下一口氣,細細思忖,猛地意識到粥里下有迷藥了。 孫臏震驚,回想范廚的表現,豁然明朗,搖頭輕嘆一聲,閉目思索對策。 孫臏正自冥思,一道黑影從屋頂飄入院中,閃進門內。 孫臏驚覺,未及說話,黑影已到跟前,小聲稟道:“孫將軍,是我,鄒生!為防不測,在下早已伏在屋頂,方才聽到聲音不對,放心不下,特意下來看看!” 見是飛刀鄒,孫臏噓出一口氣,輕聲吩咐:“快,秦人就要來了!” 飛刀鄒瞧一眼橫七豎八的孩子,彎腰背上孫臏,剛欲走出,廟門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緊跟著,八個黑雕破門而入,直奔正殿。 飛刀鄒欲避不及,只得放下孫臏,閃身隱入廟中的泥塑后面。 眾黑雕沖進殿門。 為首黑雕拉下面罩,是公子華。 孫臏端坐于地,神態安詳。 公子華朝孫臏深深一揖:“孫將軍,情勢緊急,在下別無良策,只好得罪了!” 孫臏輕嘆一聲,閉目。 恰在此時,藥力發作,孫臏頭頂一陣發麻,身子連晃幾晃,歪倒。 公子華揮手,一個黑雕蹲下,另一個將孫臏抱起,放他背上,在眾黑雕的緊密護衛下,快步出殿。 早有一輛大車候在街上,范廚與另外幾名黑雕守在車側。公子華吩咐眾雕將孫臏放到車上,范廚跳進車廂,護住孫臏,朝皮貨店疾馳而去。 眾黑雕擁著車輛趕回店里,直馳院中,閂死店門。 院中一溜停放三輛大車,一輛為坐人的軺車,另外兩輛為貨車,上面裝滿毛皮。公子華吩咐眾雕將孫臏放進其中一輛早已改裝好的貨車的底層,上面裝滿貴重的毛皮。 做完這一切,公子華又使人前去小廟探看,見廟中靜無一人,幾個丐兒仍舊沉睡,一切皆無異常,方才放下心來,吩咐眾人回房歇足精神,明晨趕路。 雄雞剛啼,公子華等全員出動,或趕車,或騎馬,出店徑投西門。 見是皮貨生意人,城門尉擺手放行。 梅公主與孫臏的故事早已鬧了個驚天動地,大梁人人皆知。 梅公主這要出嫁了,大梁人無不歡天喜地,祝福公主,歡送公主出嫁。 果如淳于髡的預言,梅公主抹淚上車,跨進車中猶自嗚嗚咽咽,悲泣不絕,前來送行的龐涓夫婦、太子申、朱威、白虎等眾臣聽在耳里,莫不嘆喟。 鼓樂聲中,齊人的迎親車馬絡繹出城,前面是樂隊、旗手和嫁妝車,中間是齊人迎娶梅公主的特大婚車,后面是五十輛載滿干菇、春茶的禮品車,浩浩蕩蕩,拖拖拉拉,竟達數里之長。 早餐辰光早過,武安君府中仍舊無人主廚。 瑞蓮回府,遲遲候不到早餐,使侍女問詢,侍女遍尋不見范廚,便稟報龐蔥。 龐蔥大急,派人趕往范廚家中,見院門落鎖,再一打聽,得知其家小早于昨日出城去往韓國。 龐蔥聞報震驚,想起范廚昨晚尚在,且舉家赴韓是何等大事,竟然未打一聲招呼,其中定有蹊蹺。思忖有頃,龐蔥想起孫臏,便趕往南街小廟,見廟中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個乞兒,只孫臏不在。 龐蔥急稟龐涓。 龐涓臉色立變,趕往小廟,驗知乞兒中了蒙汗藥,使醫家灌藥解之,果然問知是范廚所為。 龐涓蒙了,愣怔許久,方才趨于冷靜,細細思忖,一條線索在心底漸次明晰:孫臏夙愿入齊—蘇秦跪見孫臏—蘇秦縱齊成功—淳于髡獻鹽、提親—梅公主答應出嫁—范廚下藥—公主出嫁—孫臏失蹤?? 龐涓驚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想下去,正在思忖對策,龐蔥急進,稟報一條新的線索:近一年來,范廚與秦氏皮貨店的掌柜秦某過往甚密,而該店今晨突然關門,所有人眾不知去向。龐蔥盤查鄰居,皆說秦掌柜及店中伙計似是關中人。 關中人?龐涓心中一動。 淳于髡與范廚并無瓜葛不說,齊人若偷孫臏,根本不用下迷藥,而孫臏是在吃下迷藥后被人劫走的。想必是孫臏不愿入秦,秦人勸誘不成,干脆用強,既偷走孫臏,又栽贓齊人。再說,觀瑞梅出嫁時的傷心之狀,必也不知細情。瑞梅不知情而嫁,必也是徹底斷了對孫臏的念想。 對,是秦人!龐涓牙關咬起,正欲說話,又有仆從飛步稟報,說是汴水岸邊發現孫臏的衣冠、鞋子等物。 龐涓引領仆從前往察看,龐蔥使人打撈,龐涓攔?。骸安槐亓?!”嘴角撇出一聲冷笑,一字一頓,“傳令,全力追捕秦某、范廚及皮貨店所有伙計!” 龐涓一聲令下,無數車馬朝大梁西郊疾馳而去。 大梁離韓境不足兩百里,龐涓親自引兵追擊,及至后晌,追至邊關,得知有幾輛皮貨車乘已經出關,估計不到一刻鐘,此時當入韓境。 龐涓一咬牙關,引軍闖入韓國邊關,亮出名諱,說是追捕逃犯。不待韓國邊卒審核,便放馬直沖過去。 韓關震駭。 龐涓追不多時,果然望見前面現出幾輛車馬。因在韓境,估計也是累了,對方車馬走得并不快。 龐涓緊追上去。 望到緊緊追來的車塵,前面車馬再度疾馳,邊走邊將車上的皮貨一捆捆地扔下,既減輕車上負荷,又阻擋后面追兵。 見對方始終不棄大車,龐涓更加篤定,追趕愈緊。 許是慌不擇路,走在前面的大車在一個轉彎處偏離車轍,一陣劇烈顛簸,歪入路邊的土溝里,車輪卡住,轅馬嘶鳴。 另外兩輛也都停下,十幾個黑衣人圍住那輛大車,似是在商量什么。 龐涓的車馬追上來。眾黑衣人拋下三輛馬車,逃向兩側的林子。 龐涓見三輛車馬俱在,吩咐不再追人。 眾兵卒控制住車馬,將剩余皮貨全部搬下。 龐涓仔細審察,果然查出那輛陷在溝中的大車廂底有處暗門,便吩咐龐蔥打開。 龐蔥扭開暗門,掀開蓋子,拉出一只麻袋,里面軟乎乎的,還有出氣聲。 龐涓大喜,拿劍挑開袋子,臉色陡變。 袋中之物不是孫臏,而是一頭被綁縛四蹄的黑豬。 夾層里空空蕩蕩,再無一物。 龐蔥急了:“大哥,孫兄不在車里!” “娘的,”龐涓恨道,“我們中計了!” “什么計?” “疑兵之計!孫兄被他們另外移走了!” “大哥,”龐蔥勸慰道,“孫兄病成那樣,秦人縱使搶去,也是無用!再說,孫兄與大哥情同手足,即使病愈,也未必肯為秦人效力,與大哥作對!” “唉,”龐涓苦笑一聲,搖頭長嘆,“蔥弟有所不知,大哥是在為孫兄的安危掛心。王上入縱,旨在伐秦。孫兄今被秦人劫去,什么事都會發生。蔥弟試想,秦人若是治不好孫兄,絕不會如大哥一樣待他,孫兄必將流落街頭,餓死凍死。秦人若是治愈孫兄,孫兄將會面臨兩個選擇:一是為秦效力,與大哥在沙場上兵戎相見;二是如蔥弟所言,孫兄若是不為秦效力,秦必不容孫兄,孫兄必難活命!” 龐蔥不曾想過這些,聽傻了。 愣怔有頃,龐蔥回神,輕聲問道:“依大哥之見,該當如何?” “可安排可靠之人前往咸陽,密探孫兄音訊。待確證孫兄在秦,我們另作處置!” 淳于髡的迎親隊伍快馬加鞭,不出兩日,已到馬陵,大搖大擺地馳出魏國邊關,駛入衛境,又走半日,抵達齊境,于后晌來到甄城地界。 正行之間,淳于髡遠遠望到大隊甲士照面馳來,近前一看,是齊國主將田忌親引五千甲士前來接應。 更令淳于髡驚訝的是,與田忌同車而來的是合縱特使蘇秦及上大夫田嬰。 三人與淳于髡見過禮,蘇秦吩咐前往甄城。 車馬抵達甄城,天色已晚。 田忌傳令全城戒嚴,與蘇秦諸人引著婚車直馳一家院落,在門前停下。 淳于髡看看這個被整修一新的宅院,又看到院中一派喜慶氣象,頗為詫異,小聲問道:“蘇子,這是哪兒?” 蘇秦在他耳邊輕語一陣,淳于髡先是驚訝,繼而爆出一聲長笑,連聲說道:“好好好,看老朽的!” 話音落處,淳于髡轉身,緩步走至公主車前,深深一揖:“齊國已到,請公主下車!” 梅公主掀起車簾,在侍女的攙扶下走下嫁車。 見周圍站著幾個陌生人,又見此處是一個充滿喜氣的農家院落,梅公主頗為詫異,看向淳于髡:“請問先生,這是哪兒?” “呵呵呵呵,”淳于髡笑出幾聲,“是公主的新房呀?!?/br> 梅公主震驚:“不是沒到臨淄嗎?” “是的,”淳于髡晃晃光頭,“公子虛臨時改變主意,決定在此處與公主完婚!” 梅公主花容失色,兩手捂面,泣不成聲:“你??你們??” “呵呵呵,”淳于髡笑勸道,“公主呀,大喜之日,哭哭啼啼卻是不好,萬一傷到身子,洞房花燭就煞風景嘍,”又轉對飛刀鄒,“有請新郎!” 飛刀鄒徑直走上公主嫁車,從旁邊打開一處暗門,鉆進車底的寬大暗廂里,連拖帶抱地拉出一人。蘇秦急上前一步,合力將孫臏抬下。 陡然見到干干凈凈、煥然一新的孫臏,梅公主傻在那兒。 孫臏也是怔了。范廚的迷藥下得過猛,直到兩個時辰前他才醒來。見自己躺在一處暗廂里,身下還有軟墊,又感覺車馬在動,孫臏大吃一驚,細細回想,知是秦人將他劫走了。想到自己命運如此不濟,孫臏不禁長嘆一聲,坐起,閉上眼去,不想車門開處,拉他的是飛刀鄒,映入眼簾的竟又是蘇秦、淳于髡和梅公主,一切就如夢中一般。 梅公主最先反應過來,驚叫一聲,飛撲上去,泣不成聲:“孫將軍??” 孫臏將她緊緊擁在懷里,泣道:“公主??” 望著二人親熱之狀,淳于髡樂了:“呵呵呵呵,公主呀,這就是你的夫君—公子虛!”又轉對眾人,朗聲唱道,“奏樂,迎新人入洞房!” 原來,在秦人劫走孫臏之后,飛刀鄒、木華、木實三人一路緊盯,見他們將孫臏裝入馬車的夾層,遂悄悄退出。是夜四更時分,屈將子帶著木華、木實等墨者隱入,朝已睡熟的秦人吹過迷煙,將車上毛皮全數取下,打開夾層,取出孫臏,復將一頭豬捆住四腳塞住嘴,用迷藥熏暈,依舊放在夾層里,再依原樣放好毛皮。 蘇秦等早已得到飛刀鄒的準信兒,特來迎接。甄城是孫臏的祖地,孫家老宅及宗祠經歷近兩百年風雨,雖有倒塌破損,主體仍算完整,早被蘇秦使人修繕一新,連洞房也布置好了。 在齊國五千接應軍卒的嚴密保護下,孫臏、梅公主夫婦祭過宗祠,行過婚禮,在新房里度過三日蜜月,于第四日凌晨起程趕往臨淄。 抵達臨淄后,為謹慎起見,蘇秦、田嬰暫將孫臏夫婦安置在大將軍田忌府中,在后花園里另設別院住下。 淳于髡入宮,將使魏過程及魏王回贈禮單奏過威王,并說順便應承魏王之請,成就了魏室公主的一樁姻親。 淳于髡輕描淡寫,只字未提孫臏,齊威王聽得直樂,此事也就飾掩過去。 將孫臏成功救出之后,蘇秦去掉一樁心事,遂于該年五月,全身心地前往楚國合縱??v親隊伍由入齊前的不足萬人增至一萬三千人,大隊車馬浩浩蕩蕩,人喊馬嘶,旌旗招搖,一路南行,渡過泗水、淮水,直奔楚國郢都。 遠遠望去,合縱氣勢勝過天子出巡。 公子華辛辛苦苦一年多,卻功敗于垂成之際,不無郁悶地回到咸陽,向惠文公詳細稟報事件的過程。 “你怎么肯定龐涓攔下的不是孫臏?”惠文公眉頭擰起。 “見龐涓沒追,我們就沒走遠,藏在附近看著?!?/br> “如果是齊人,他們怎么可能在你們的眼皮底下動手呢?” “如果不出所料,移花接木的當是墨者!” “墨者?”惠文公愕然,“你怎么斷定是墨者?” “迷香?!惫尤A應道,“那天夜里臣弟親手將孫臏放進夾層里,之后與眾雕謀議出行方案,議到子夜,吃過夜宵,方才困去?!?/br> “沒有派人守值嗎?” “派了,是兩個小雕。出事之后,我審他倆,據他們講,將近天亮時,他們嗅到一股奇香,然后就啥也不曉得了,一覺睡到天大亮。那夜我們也都睡得特沉,原定凌晨即走,趕開城門的第一時間,結果是雞叫三遍才醒,出城時日頭已出,想必也都著了那香的道。根據他倆對香味的描繪,臣弟斷定是迷香。此香沒有任何毒性,只能使人昏睡半個時辰,只有墨者手里才有?!?/br> “嗯,”惠文公點頭,“這個天底下怕也只有墨者能從我們的黑雕手中搶食了。只是??墨者為何要助齊人呢?” “或與蘇秦有關?!惫尤A應道,“蘇秦與孫臏早已有約,而墨者助弱,想必與孫臏有些聯系。齊人那夜去接孫臏,見我們搶先了,就去聯系墨者!” “蘇秦今已得齊,下一站必去楚國!”惠文公沉思有頃,看向公子華,“與蘇秦定親的那個妞兒叫什么名字來著?” “秦秋果?!惫尤A應道,“在雕臺受訓一年,已經出窩,成為梟了。此番虞姑娘特意將她帶到大梁,這辰光就住在太子府中呢!” “甚好,”惠文公點頭,“先讓她見見世面,再放她展翅翱翔?!?/br> “臣弟領旨?!?/br> “車衛國他們的楚語學得如何了?” “穿上楚衣就是楚國人了!” “甚好,”惠文公盯住公子華,“如商君所言,未來列國,楚國于我乃重中之重??勺屝l國他們馬上赴荊,扎根郢都,協助陳軫力阻蘇秦縱楚。只要楚不入縱,蘇秦就掀不了多大風浪!”略頓,“還有,在楚也不能閑著,聽說宛城的烏金品質遠勝宜陽的,可以讓他們做些生意?!?/br> “臣弟領旨?!?/br> “君上旨曰,”車衛國朗聲宣旨,“陳愛卿,蘇秦縱成五國,行將赴楚。楚若入縱,則無秦矣,寡人為此夜不成寐,苦思旬日,唯有一解,就是愛卿。誠望愛卿施展本領,阻止楚人入縱,促成秦楚之盟,解寡人徹夜之憂。嬴駟拜托?!毙?,走下幾步,將旨書呈給陳軫,“陳叔,請接旨!” “臣領旨!”陳軫再拜,接過旨書,站起,朝車衛國拱手,“賢侄辛苦了!”自坐于主位,指客席,“賢侄請坐!” 車衛國坐下。 “賢侄此來,只為傳旨嗎?”陳軫盯住他。 “回稟陳叔,”車衛國拱手應道,“衛國此來,一是聽候陳叔早晚使喚,二是做點兒小本買賣,還請陳叔照看!” “賢侄打算做何買賣?” “烏金、青銅、皮革、巴鹽,能夠賺錢即可?!?/br> “賢侄是打算運往秦地嗎?” “正是?!?/br> “呵呵呵,”陳軫笑道,“賢侄眼光精準,這些可都是賺錢的買賣哩?!甭灶D,“不過,就軫所知,巴鹽尚可,青銅、皮革、烏金卻是犯禁的!” “衛國曉得,”車衛國亦笑一聲,“若是不犯禁,也就不好玩兒了?!?/br> “嘖嘖嘖,”陳軫豎起拇指,“果然是車希賢的兒子!” “衛國初來乍到,人地兩生,還請陳叔教我!”車衛國拱手。 “教字不敢,”陳軫還禮,“軫游手好閑,不懂生意。敢問賢侄,是想把買賣做大呢,還是做???” “何為做???” “做小是結交宗親,譬如屈、景、昭三家?!?/br> “做大呢?” “結交王親!” “衛國有心做大,敬請陳叔舉薦!” “紀陵君,就是當今殿下的二弟!” “謝陳叔指點!” 之后數日,在陳軫的暗中協助下,車衛國在郢都鬧市盤下一棟商號,又在郊野買下一處帶有林地的倉庫,經營起絲綢、皮毛等物,結交王公貴胄,設立起楚國雕臺。 安頓好車衛國等,陳軫這才閉門琢磨秦公旨令,越琢磨越覺棘手。 列國縱親使團入楚堪稱楚國大事,而大事只決于一人,就是楚威王。盡管在楚多年,他對威王仍舊所知有限,因威王既不是魏王,也不是秦公,幾乎不給他套近乎的機會。而就目前情勢而言,蘇秦合縱對楚可謂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如何說服楚王,他實在尋不出合適理由。 陳軫閉門不出,冥思一天,未能籌出妙策,猛地想起白姬,使人急入章華臺,尋到白姬,詢問宮闈之事,得知楚王許久沒有臨幸她,也未臨幸其他任何妃子,且其最后一次臨幸是兩月之前的事,她明顯覺出楚王有心無力,行不動房事了。 陳軫心里一動,四處打問醫家,探詢回春之術,連訪數日無果。 陳軫不無郁悶,正沿大街閑蕩,見前面圍了一堆看熱鬧的人,近前審看,是一個穿著奇怪的異相漢子在賣仙丹。稱奇的是,那人的屁股不是坐在地上,而是離地一尺有余,感覺是懸空浮坐,引得眾人紛紛低頭探看,有人還走近他的身邊,趴地上驗看。 那漢子并不理會,見人圍得多了,便扯起嗓子叫賣:“丹藥,丹藥,靈妙丹藥,吃一??伸钚〔?,吃十??伸畲蟛?,若是吃上百粒,百病皆除??” 那漢子白眉長耳鷹鼻,面相奇特,身旁鋪著一塊絲帛,帛上擺著一只丹瓶,瓶旁放著一粒如紅棗般大小的蜜丸。 那漢子不停叫賣,中氣十足,聲音富有樂感。 見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那漢子報起了家門:“列位看客,在下姓莫名耳,荊山人,生于莊王元年,少時得逢異人,隨其遷居女幾之山,習煉仙大法,得長生之體,今已三百零七歲,此番來郢,乃奉家師之命,擇選有緣弟子??” 有個患牙病的擠到前面,指著腮幫子問道:“請問上仙,牙疼能否治愈?” “牙疼是小病,一粒足矣?!?/br> 那人喜道:“請問上仙,多少錢一粒?” “一塊郢爰?!?/br> 郢爰是郢都的定制金幣,只有官宦富貴人家才藏得起。那人長嘆一聲,扭頭走去,周圍看客無不搖頭。 像他這般異人,郢人也似見得多了,有人笑道:“嘻嘻嘻,這位上仙,編謊也要編得圓些。瞧你這點年紀,大不過四十,卻說自己三百零七歲,騙鬼哩!” 眾人皆笑起來,不少人扭頭走開。 那漢子皮rou不驚,只在嘴角哂出一笑,依舊大聲叫賣。 陳軫眉心舒展,計上心來。 見看熱鬧的漸漸散走,陳軫踱到跟前,摸出一塊爰金扔給他:“莫上仙,在下請一粒?!?/br> 那漢子瞄他一眼,接過爰金,從瓶中倒出一粒丹藥,遞給陳軫。 陳軫笑笑,指丹瓶道:“丹瓶里還有多少?” “八十粒?!?/br> “請問上仙,此藥真的包醫百???” “這個,”那漢子略略一怔,將陳軫上下打量一番,緩緩說道,“要看什么病了。病癥不同,用藥自也有異?!?/br> “嗯,”陳軫點頭,“此話在理。在下百病纏身,欲請上仙前往寒舍診治,不知上仙肯屈尊否?” 那漢子拱手:“就依官人?!?/br> 昭氏府宅的龐大門樓上,原來的“左司馬府”已被“令尹府”取代。 聽聞陳軫光臨,邢才迎出,見過禮后,小聲叮囑:“陳大人,近日老夫人病情加重,恐有不測,主公心情不好,在下特意提醒大人,見主公時,說話有個分寸?!?/br> 陳軫拱手:“謝了?!?/br> 邢才引陳軫至廳中坐下,自去稟報。不一會兒,昭陽進來,心情果是不好。 陳軫起身揖道:“陳軫見過令尹大人!” 昭陽擺手讓他坐下,自己也于主位坐了。 陳軫拱手:“聽聞老夫人玉體欠安,在下特來拜望?!?/br> “不瞞陳兄,”昭陽眼角濕潤,聲音哽咽,“家母因和氏璧一事受驚,病情加重,反復幾次,這一回,怕是??頂不住了。王上使御醫診治,家母什么藥也都試過了,根本無用,御醫無法,只好用針。家母已是骨瘦如柴,早晚見她的身上扎滿銀針,在下??在下??”泣不成聲,有頃,從袖中摸出絲絹,拭一把淚水。 “令尹大人,”陳軫見他拭完淚,方才說道,“在下此來,為的正是老夫人之病?!?/br> “哦?”昭陽身子趨前,盯住陳軫。 “老夫人之病,在下也是掛心。近日在下四處尋訪,終于訪到一位得道仙翁。在下將老夫人的病情詳細講過,仙翁交給在下一粒藥丸,”說著,從袖中摸出一只小瓶,倒出一粒丹藥,“就是此丸,是否管用,大人或可請老夫人一試?!?/br> 昭陽接過丹藥,細細察過,叫來兩個婢女,吩咐她們將藥丸搗碎,和上蜂蜜,喂老夫人服下。 約過半個時辰,婢女急來稟報,說老夫人滿面紅光,病情好轉,已能翻身坐起。 昭陽驚喜,急忙過去察看,又過半個時辰,樂呵呵地復入廳中,向陳軫求問上仙何在。 “大人莫急,”陳軫笑道,“若是此藥真正管用,老夫人之病,盡可包在陳軫身上?!?/br> 昭陽拱手謝過,由衷嘆道:“唉,每逢在下遭遇大坎,總是陳兄出手相助,陳兄大恩,讓在下??唉,不說了!” “呵呵呵,”陳軫還過一揖,“大人不說,方是正理。在下在楚數年,虧得大人照料,這才活得像個人樣。大人于在下有此大恩,在下從未說過半句報答之語,只將點點滴滴刻在心里。在此世上,在下早無親人,老夫人是大人母親,也是在下母親,在下此舉,不過是為母盡孝而已?!?/br> 陳軫說出此語,堪稱肝膽相照了。昭陽感動,當下喝叫擺出香案,與陳軫歃血為盟,結為八拜之交。昭陽年長為兄,陳軫為弟。 結拜完畢,下人擺出酒席,二人痛飲。 “來來來,”昭陽親手倒酒,遞給陳軫,“陳賢弟,大哥敬你!” 陳軫接過后放下,亦為昭陽倒滿一爵,雙手呈上。 二人舉爵碰過,昭陽正欲飲下,陳軫擺手止道:“大哥且慢,軫弟有一言,不吐不快?!?/br> 昭陽放下爵,正襟說道:“賢弟請講!” 陳軫亦放下爵,長嘆一聲,眼中淚出:“大哥,在下在魏蠅營狗茍十余年,別無他念,一心只想輔佐魏室,成就一生輝煌。豈料為件小事得罪龐涓,一家老小被他趕盡殺絕,在下也差一點被他凌遲處死。此仇此恨,在下早晚想起來,心如刀絞??” 昭陽眼珠暴起,“咚”一拳擊在案上,將兩只酒爵震飛,酒灑一地,怒道:“龐涓豎子,欺侮賢弟,就是欺侮大哥,可為家仇!襲我陘山,斬我將士數萬,可為國恨!家仇國恨,昭陽若是不報,枉為丈人!” 陳軫撿起歪倒在地的酒爵,重新斟滿,緩緩說道:“大哥可曾想過如何報仇?” “這有何難?”昭陽不假思索,“大哥這就奏明大王,興師伐魏!” “唉,”陳軫搖頭嘆道,“大哥縱使想伐,大王亦必不肯?!?/br> “哦?”昭陽一怔,“大王為何不肯?” “因為三晉已經縱親,不久前蘇秦前往齊國游說。若是不出在下所料,齊必入縱。中原列國皆入縱親,大王如何興伐?再說,大王已經鯨吞吳、越,拓地數千里,如此功業,遠超歷代先王。大王眼下只想守成,早無進取之心,大哥縱想建功立業,使大楚稱霸天下,揚名萬代,也是難啊?!?/br> 昭陽冷靜下來,沉吟有頃,點頭:“嗯,賢弟所言甚是。依賢弟之見,該當如何?” 陳軫如此這般低語一番,昭陽頻頻點頭,舉爵:“好,就依賢弟所言!來,為成功伐魏,報仇雪恥,干!”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