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突兀的發布會
剛到加工廠,葉軒便急不可耐地對‘智腦’下令,調集上百架黑蜂無人機,將空中監測網絡的范圍快速朝外面擴張。 同時,原本用來在加工廠底部開拓空間,以搭建地下超音速風洞研究室的機械蚯蚓挖掘大隊,有十條被緊急抽調出來,秘密送往了山里的那座大坑。 往后的一個多星期,葉軒啥事兒也不干,就蹲在大坑旁邊,清理機械蚯蚓排出的泥漿,挑揀碎靈石。 一架架河豚無人機往返在加工廠與大坑之間,工廠院子一側的倉庫被堆積得滿滿的,全是蘊含靈氣的乳白色晶石。 即使緊閉倉庫鐵門,也有靈氣從門縫兒溢出,吸引來許多的鳥獸,院墻周圍的雜草瘋狂生長。 大坑里的這些乳白色晶石,鑲嵌在堅硬的巖石中,使得機械蚯蚓頭部的切割刀片磨損了好幾副,不得不臨時更換。 經過長達小半個月時間的奮斗,大坑底部被掏出了一個大概的輪廓,范圍接近二十萬平方米。 在輪廓范圍內的巖石層,富含乳白色晶石,而在外側,則幾乎沒有。 只是這輪廓的形狀,卻讓葉軒有些驚疑。 “怎么那么像是一只鳥呢?” 每條機械蚯蚓的末端,都安裝著gps定位儀,以便對它們進行監控和更改挖掘路線。 ‘智腦’把這些機械蚯蚓的3d運行路線圖繪制了出來,結果是葉軒沒有預料到的,這形狀像極了一只巨大的鳥。 “似乎隱藏著什么秘密啊?!?/br> 葉軒隨意地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手機屏幕里的圖案,饒有深意地瞇了瞇眼睛。 煤炭的產生,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經歷了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固體可燃性礦物。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靈石也是遠古時期死去的生物所演化出來的? 假設猜測成立的話,這個形狀似鳥的靈石礦,它的前身,或許還真是某種植物或者動物的尸體。 忽然,葉軒想到了一個傳說,直抽冷氣。 “我擦,該不會是鳳凰吧?!” 鳳凰山自古就有傳聞,這里是仙鳳喋血的地方,數個朝代都有人來造訪過,尋找那不知是否存在的機緣。 清朝時期,某位大宗師更是在此修建了自己的陵園。 葉軒想到了那座藏著僵尸的大墓,也就是現在被炸出來的大坑,其中有很多的綠毛僵尸,還有一頭差點進化到不化骨境界的伏尸。 不化骨境界的僵尸有多強,馬尚有所在的茅山派有過記載,可力敵傳說中的陸地神仙! 將自己這段時間所有的見聞結合起來,葉軒愈發地肯定,在加工廠硫酸缸里泡著的伏尸,八成就是清朝的那位大宗師。 細思極恐。 先天大宗師的恐怖,他如今身為先天境界的強者,明顯能感覺得到。 當初自己竟然傻不愣登地去探秘墓xue,還把墓給炸了,若是那頭伏尸出手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要知道,那時候的自己才內勁修為而已啊。 好在鐵桶炸彈的威力夠強,短時間內癱瘓了伏尸的行動能力,不然他非得把小命交待在那里不可。 “光靠這十條機械蚯蚓,挖掘速度有些緩慢?!?,葉軒摸了摸下巴,盤算著目前的開采進度。 耗費了小半個月的時間,倉庫已經堆積了幾十噸重的乳白色晶石,也才堪堪將大坑底部的礦藏挖出個輪廓而已。 可以想象,若是全部開采出來,將會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量。 指望這十條機械蚯蚓,還不知得挖到什么時候。 葉軒重組了加工廠的機械蚯蚓生產線,開始加快采礦速度,并且在甘泉河的新廠房那里又修建了一些密封型的大倉庫。 不僅如此,他還修改了幾條機械蚯蚓的結構,將其尾部用于排出泥渣的塑料導管切除。如此一來,便可以不受導管長度的影響,直接往更深層的巖石里鉆。 至于碎石,則留給后方的其它機械蚯蚓采集。 ...... 時間過得很快。 烈日高掛,轉眼間已是盛夏。 八月的泉海,熱得像一個大火爐,馬路燙腳,空氣有種令人缺氧的窒息感。 按道理說,這么熱的天氣,年輕人都應該待在家里吹空調打游戲,老頭老太太賴在大商場里避暑。 然而,今天的市中心體育館,卻是人聲鼎沸,幾乎座無虛席。 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紛紛涌入這個在蘇省經濟排名倒數的城市,架著長槍短炮,鏡頭聚焦體育場中央。 他們所期待的,不是什么大腕級球賽,而是一家公司的現場發布會。 會場人員眾多,聚集著高新技術行業的許多專業人士,以及大量聞風而動的投資者。 就在上個星期,綠樹工業的公司官網上,很突兀地掛出一條消息:一周后,綠樹工業旗下子公司綠樹快遞將召開無人機快遞業務試運營的現場發布會。 太快了,太震撼了。 綠樹工業實力很強,是行業公認的黑馬。 雖然這家公司成立較晚,但卻因為無人機質量過硬、用戶體驗感高,得到了各省警方的龐大訂單,迅速搶占了警用無人機的市場,有成為另一個‘大疆’的趨勢。 為此,不少風投機構都想入股綠樹工業,進行天使融資,可奈何人家公司根本不打算放權。 而現在,這匹被譽為‘業內汗血寶馬’的公司,即將在泉海進行無人機快遞試運營,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驚嘆、懷疑、嫉妒、擔憂...各種情緒充斥在體育館內,大家都在等待著發布會的開始。 看臺第一排的位置,坐著大半個泉海市的領導班子。 市高官劉長春可謂是開心的很,他最初就對綠樹工業很看好,并且要求政府單位為高新技術企業大開綠燈。 這一舉措帶來的回報非常豐厚,綠樹工業今年上交給稅務局的款子就到達到了七千多萬,年底破億已是板上釘釘,比好幾家化工企業加起來還要多! 最為關鍵的是,無污染。 作為蘇省經濟實力排名倒數的城市,泉海招商辦的領導,每年在省內企業招標大會上,都是眼睜睜看著華夏五百強公司被蘇南各城市拉走,留下的,都是些污染大、債務高的企業。 但就算如此,還輪不到泉海挑選... 污染大的企業,雖然對環境的危害比較大,可是照樣有大把欠缺發展的地區搶著要。 明年的環境問題,留著明年再考慮,老百姓今年得吃上飯才行。 歷年抱著這樣的思想,泉海招商辦的人,無一不是拉低身份,求著人家上門,好解決居民就業的問題。 而綠樹工業不僅在本市招募員工,還貢獻了數額巨大的稅款。 有了錢,政府就能多修路,搞好基礎設施,讓更多的企業愿意進駐泉海。 所以對待綠樹工業,市委領導班子是相當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