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覲見
陳宮并不清楚長孫無忌對自己起了殺心,仍舊活躍在郭陽和郭侃之間。 好在李世民也留了一手,沒有讓他窺探到自己的兵力部署,否則說不定郭子儀就打進了洛陽城。 再說郭家兄弟兩自從上次見了面之后,也就真的精誠合作起來,郭子儀是覺得李世民有了西涼軍做幫手,他也就自然要尋求外力協助。 而郭侃是在上報曹仁后,后者又告知了曹cao,曹cao對郭子儀是非常認可的,再加上郭侃添油加醋的夸贊了一番郭子儀,于是曹cao也盤算起如何收攏郭子儀所部。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然錦衣衛的一次報告,讓陳宮心生警覺。 “不好,李世民竟然真的已經動手!” 原來好不容易探查到劉協居所的錦衣衛報告,李世民可不單單是囚禁這么簡單,還在飯食中下了一種慢性毒藥,此藥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身體器官衰竭。 因為朝臣每日都能看到劉協的變化,所以只以為是病體加重,直至現在病得起不來床,在普通人心里也都不會去懷疑李世民。 而這一切劉協之所以能后知后覺,是因為太醫吉平,暗中相告。 李世民每日都會讓御膳房準備十全大補湯,而這大補湯分階段服用的話,并沒有多大問題,然連日服用,就會讓人身體難以承受重負,導致器官過度磨損。 這也是吉平最近研究所發現,他本來就對劉協突然莫名犯病覺得奇怪,最終發現原來是李世民狼子野心,可為時已晚,無論他怎么調理,劉協身子都無法恢復,已經是病入膏肓。 這個消息劉協告知了錦衣衛,而錦衣衛自然也就轉達給了陳宮。 “長孫大人,陳宮不能死,至少現在不能” 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提議給予反駁,在他的計劃中,陳宮可是扮演著重要角色。 事實上陳宮的不請自來,解決了李世民眼下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主公,陳宮心思縝密,萬一要是被他發現什么端倪,我們可就前功盡棄了” “長孫大人,劉協還有半月可活,到時處在風口浪尖的我們,必然會遭到天下人的指責,可陳宮來了,事情應該就是這樣” “陳宮覲見了劉協,幾日后劉協卻毒發,經太醫搶救無效身亡,你說天下人會把矛頭指向誰呢?而我們要做的只是算好時日” 李世民的想法不可謂不精妙,長孫無忌聽后都略帶驚詫,只是這里面還有一點,萬一劉協給陳宮說點什么,甚至給點什么詔書之類的,在毒發前陳宮將此告知孫策,那又該如何處理? “你認為等陳宮出來,我還會像現在一樣任他肆意妄為?” “如此,是下官多慮了” 隨后幾日,李世民等到西涼軍后,又和郭子儀干了一仗,這次的結果是郭子儀敗退。 不得不說,西涼軍到底是虎狼之師,戰斗力非同凡響。 還有尉遲恭也讓郭子儀印象深刻,凡是他所經之處,必定人仰馬翻,就像一尊殺神,麾下將領沒一個受得住。 不過郭子儀仍舊像顆釘子一般,杵在李世民的門牙上,尤其是在得到曹cao的回復后,曹仁立馬讓郭侃也加入戰局,雙方再次打成平手。 五月初,這一日劉協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精神怎么突然變好了,腦子很清楚,趕忙吩咐仕女傳來太醫吉平。 豈料后者看到劉協后,先是駐足觀察一番,隨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陛下,臣……愧對陛下厚恩那!” 原來這不過是劉協的回光返照,精通醫術的吉平自然察覺到這一點,而劉協聽完解釋后,沉默半晌“朕還有多少時間?” “三日” “身上可有紙筆?” “臣,進殿時就連醫書都被收了去” “逆賊實在可恨,吾恨不能生啖其rou,活食其血,亂臣賊子必不得好死!” 吉平也是憤恨不已,配合著劉協高昂大罵,但卻迅速的解開衣帶,露出內襯,撕下一塊衣角,咬破手指,配合著疼痛,把李世民罵得體無完膚。 劉協也明白了吉平的意思,在罵聲中,借著吉平的手指寫下一封血書,低聲道“想辦法交給陳宮” 吉平沒想到劉協在這個時候會想到陳宮,但是再一回味,似乎目前能取得信任的,也就只剩下孫策…… ‘吱’ 就在此時,聞訊趕來的李世民,在沒有任何傳報的情況下推開了門,滿臉的無所謂,似乎剛才在外面聽到的喝罵聲與他毫不相干。 “陛下,看樣子你今日精神頭不錯,正好鎮東將軍來了使臣,你見見吧” 吉平沒想到李世民已經如此猖狂,好在他是背對門口,正在腰前系衣帶的雙手,并沒有被其發現。 “驃騎將軍,朕今日精神為什么這么好,恐怕你清楚得很吧?” “哈哈,當然,當然,要不是這十全大補湯,陛下豈會好的這么快,進來吧公臺,你不是一直想見陛下嗎?” 有了這句話,陳宮才從門旁露出身形來,漢禮中,外臣未得天子親自傳令,是不得面見天子的,如此可見李世民之狂妄。 “臣鎮西將軍虓虎軍司馬陳宮,特遵我主之命,前來拜見天子,聽聞天子身體不適,鎮西將軍惶恐不安,命臣帶上千年靈芝,萬年人參前來覲見” “哎,鎮東將軍的好意,朕心領了,可是這東西朕怕是享用不了,朕就是補得太厲害,才有今日之禍,對吧驃騎將軍?” “臣只負責帶兵打仗,對藥理知之甚少,陛下的病情不是已經好轉了嗎?” “好轉?哼,若不是吉平太醫在,朕恐怕早就死了!咳咳咳咳……” 劉協一激動,便面帶潮紅,止不住的咳嗽起來。 “陛下……保重龍體,龍體要緊” “你下去吧,我要和驃騎將軍好好談談大漢的未來,陳司馬也請在殿外等候。 看準時機,劉協支走吉平和陳宮,給他們創造接觸的機會。 可李世民看了就不對了啊,這樣一來自己不也單獨和劉協接觸過,到時候劉協一死,他也逃不脫懷疑。 “陛下,你我君臣來日方長,以后說話的時間還多,可陳公臺不一樣,你還是先召見他吧,臣軍營中還有事,就先走了” 說完也不等劉協反應,推了一把吉平,而后帶上門離去,臨行還吩咐侍衛,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能進去打擾陛下談事。 “君不必勵于臣,臣不必仁于君,是以君有君章,臣有臣綱,君之利在于臣,臣之能在于治,君明臣,臣知君” 寧靜的大殿中,劉協突然念出這么一段話,聲音空洞卻又厚實,語速不急不慢,每一個字都聽得真切,讓陳宮深以為然,這基本就是一套完善的君臣之道。 “陛下之見解,臣自認不如” “哈哈……朕也是自弗不如啊,陳司馬,這是你家主公,幾年前對朕的教誨,可惜朕當時沒有明白,放走了鎮東將軍,此其一,沒有重用郭陽,此其二,未能看出李唐的狼子野心,此其三,否則大漢豈有今日禍事!” 對于劉協的感嘆,陳宮只能俯首不言,要論用人之道,在他的認知中,孫策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青徐豫揚四州,七大兵團,天下間除了孫策,誰敢如此用人? 偏偏各個兵團對孫策都服服帖帖,御人之道堪稱天下第一,往后有沒有來者,陳宮不敢保證,但絕對是空前的。 “陛下也不需要如此哀愁,待我主兵進洛陽,掃除亂黨,陛下就能恢復往日榮光” “陳司馬,或許鎮東將軍真有兵進洛陽的那一天,可是朕恐怕看不到了,方才吉太醫已經確診,朕只剩三日壽命” “什么?!陛下,這……” “陳司馬,朕有一血詔給鎮東將軍,但在吉太醫身上,你務必要拿到給鎮東將軍,上面講述了李唐是如何加害于朕,還有給孫策晉封的征東將軍之職,切莫讓jian倭小人發現” 陳宮聞言,再加上錦衣衛打探來的消息,相信劉協絕沒有夸大之說,但同時他也有疑問“陛下何不早一些將李唐的惡行,公之于眾?” “哎,你去吧,切記” 劉協沒有回答,其原因陳宮不知道,或許還有什么不可明說的地方,但他也不好再問,畢恭畢敬的離去。 “對了,想辦法見一下唐妃,想辦法把她帶走” “喏!陛下放心” “走吧,走吧……居于廟堂猶如鳥困于籠,只可賞不可用……孫策你誤了朕啊,更誤了大漢吶……大漢,大漢?籠……鳥,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哈……就讓朕在天上看看,你能飛多高多遠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