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班休
招賢館設立在臨淄主干道上,是孫策花了大價錢,從一個大戶手里買來的三層酒樓,由程昱負責。 一樓是公用,門口立著長板,過往行人均可以在這里看榜,看公文,看告示。 上了三個臺階后便算進得正門,小廝會上前來詢問,是過客還是留名。 過客,他就不會再管,招呼一聲,自有跑堂的來接應,可在這里駐留品茗,下棋,聽書,偶爾館長還會請些知名藝妓在這唱幾曲,以助雅興。 留名,那就表示你是打算一展所長,得上二樓,留下姓名籍貫、自述,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會有官吏來收取名錄,篩選后給予號牌。 號牌上寫著日期和具體時間,也就是讓你在這個約定好的時間,到錦衣衛龍鱗公社,憑此牌參加面試,優秀者還會受到龍鱗指揮使,或者孫策的復試,但凡是過了這一關的,離達官顯貴也就不遠了。 三樓是客房,專門給那些寒門子弟用的,零費用,不過要自己處理衛生,否則還是會被請出去,連帶號牌也取締。 這樣一座招賢館,背后的投入、運營費用,全靠華夏商會,但和珅根本沒猶豫,欣然允諾,可見在他的打理下,商會已經有了顯著收益。 不過在這種信息阻塞的時代,即使設立了招賢館,也不會有太多人知道,所以狼牙和鷹眼暫停了手中不重要的任務,全力以赴宣傳青州招賢館。 “不問出身,不問過往,但凡有所長,盡皆用之…” 這一日晨間,招賢館剛開門沒多久,一位青衣素裹,面顯一絲風塵的青年就出現在門口,招賢館沒有掛門牌,反而掛的是剛才他念的這十七個字,被百姓們親切的稱為‘招賢則’。 “這位先生,您是過客還是留名?” 這句話,一個月以來,連小廝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但對他而言這就是一份回味無窮的美差,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問問話引引客,就能得到豐厚回報,所以雖然是枯燥乏味的事,但也樂在其中。 “何為過客,何為留名” “一聽便知您是外地客人,這過客是您就進來看看,逛逛,留名則是您打算在青州出仕” “先過客吧” “先過客?哎,得勒,看倌兒一位” 看倌兒,也就是先進來看看,再決定要不要留名,像這種客人小廝也遇過不少,所以后來又多了看倌兒一說。 “先生這邊請,雅座”盡管座位已經很干凈,跑堂的還是當著客人面,再用力抹了抹桌椅,完事還擦了把額頭的汗“先生是問官還是問路?” 問官,就是招賢館這賢,是怎么個招法,問路,則是雅稱,是特指有推薦,或曾經做過官的,一般這種人,大多都直接去二樓拿號牌,不用再做篩選。 問清楚官話,客人答道“問官” “好勒,先生稍等”只見跑堂的從腰間拿出竹板打了三下,而后笑著說“先生我給您上茶還是酒?茶是越茶,酒是清酒” 越茶,顧名思義是從山越人那收的茶,價格不低,清酒說白了,就是米酒,度數不高,解渴到沒問題。 孫策做了規定,五年內不能過度釀酒,每座酒莊必須在官府登記,凡是有釀酒過五百石的,舉報者重賞,釀酒的則要沒收全部原料和酒,包括器具,此外還要施加鞭刑,至于私自釀酒過五石者,直接流放曲城,畢竟現在處于災年,糧食應該用來吃,而非消遣。 “酒吧” “好勒,您稍后” 酒上了,吃食也沒落下,跑堂的還是有眼力見兒,知道這個人恐怕有幾餐沒吃上好的,便上了兩碟煮牛rou。 “這,實不相瞞,在下身上并沒有這么多錢財,有酒即可” “先生誤會,凡是來招賢館的,吃住飲免費” 免費?那不怕被外面的人吃垮嗎?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臨淄,嘿嘿,說句自豪的話,還能餓肚子的恐怕就只有牢里的人”有關這個問題,孫策也多次說了法衍不人道,但后者認為,犯人就應當只有三分飽,一來不會鬧事,二來這比受其它身體刑罰,更有引以為戒的效果,然而不得不說,但凡從牢里出去的人,就沒有再犯過事,孫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客人點點頭,這一路所見,尤其是進入齊國后,無論是百姓面色,還是神情狀態,確實要比其它地方好了太多。 又等了一會兒,一名書記官模樣的人,來到他面前“先生有禮,本官乃齊國相,臧洪,請問先生怎么稱呼?” 臧洪?‘啪嗒’,客人聽到這個名字,酒杯不由灑落在桌上“可是廣陵臧洪,臧子源?” “正是”臧洪有些汗顏,他算是有些名氣,被認出來不奇怪,只不過你這反應也太大了點吧。 說這臧洪也是夠倒霉,當初從陳留北上,打算聯絡劉虞,結果劉虞被公孫瓚弄死了,只能打道回府,誰知又遇上袁紹與公孫瓚交戰,無法南歸。 等雙方戰罷,臧洪被袁紹發現,打算用其才,前者想了想,反正董卓已經死了,自己就在冀州發揮余熱吧,結果做了沒多久的渤海太守,袁譚敗歸后,把之前與青州的作戰過失,怪罪到他身上。 (臧洪字子源,力量76技巧81謀略68內政81統率72。1壯節為義理寧死不降;2肅盜降低治下匪患和違法之徒的出現幾率) 一怒之下臧洪棄官奔青州,正好遇到招賢館‘開業酬賓’,看了屬性之后,孫策二話不說,讓他繼李嚴之后擔任齊國相。 今日恰逢臧洪班休,便來這個地方看看,見這么早就有人,便充當了一回答問官。 “想不到袁本初連如此大才,都能盡失,難成大業。在下潁川陽翟郭奉孝” 郭嘉,在初平二年的時候,去見過袁紹,然而對其并不是很看好,在謝過郭圖好意后,便四處漂泊,不過由于孫策的橫空出世,他已經在青徐之地往返三次,這一次總算鼓足干勁,來青州試試運氣,沒想驚動劉曄,更不會去攀程昱的高枝。 (歷史上郭嘉是由程昱在戲志才死后,介紹給曹cao的,這一世程昱在孫策手里,而且戲志才也還未到病死的時候) “好的,奉孝兄不知你想問什么?” …… “留名,兩位!” 日上三竿,接應小廝再次唱響,這一行人目的很明確,看似有點像父子。 只見兩人直接被請上二樓,沒一會兒,就下來喝上茶吃著品,聽口音不像地道的青州人。 “叔父,這么說的話,明天不就正好初五?” “嗯,也不知是什么測試” “兩位不用擔心,你們投考軍官,只要有真本事,做個百人長不成問題,如果能得到初試官的賞識,參與復試,一旦入了指揮使的法眼,那便可做將軍了”跑堂的主要工作,就是給這些將來的將官們摻茶倒水,傳遞消息,真要出個大人物,說出去,也能長長臉。 “復試是什么條件?” “嘿嘿,抱歉,這我還真不知道,初試官有他自己的評判標準,反正每個月初一和二十是復試時間” “謝謝小哥” “沒事兒,有什么想問的,知會一聲便成” 正如剛才所言,今日是班休,來到這的官員也不少,有來幫忙的,也有來找棋友的,一個月下來,招賢館漸漸成了公務員休息室。 “子源,還習慣吧?” “挺好的,就是覺得事兒太少了” “呵呵,你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多少人擠破腦袋想做齊國相,主公很器重你吶” 這是程昱招納的第一個賢才,所以,作為引路人,有必要多和臧洪溝通。 “程大人見笑了,像您這樣能為主公分憂的人,才是左膀右臂,我最多也就打打下手,見著有事就幫幫忙,對了,方才下官接見一人,談吐不凡,意識卓越,巧的是,似乎也在袁紹處為官,后棄之而去” “是嗎?可知姓甚名誰?” “自稱郭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