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詩集大會
“見過孫將軍,大哥” 剛走進門廊,迎面前來一女子,長得膚白貌美,面若玉雕,孫策識得她,正是糜家三小姐,日后劉備的糜夫人。 “哦,見過糜姑娘”孫策突然在想,糜竺不會也跟自己玩劉備那一套吧?全部家財都壓在自己身上不說,還把meimei附贈了。 “小妹來得正好,帶孫將軍去廂房,為兄去找醫匠”糜竺還真是放心大膽,就這么給機會?孫策越發覺得自己方才的所思,很有可能實現。 拐了幾個回廊,便是一處假山環繞的屋社,院子里種著幾株大茶梅,此刻正爭艷似的開了滿園。 “將軍,這里便是廂房,中間的屋子有兩張床,一張在內屋,一張在外屋,這位壯士可以在內屋休息,不會受到打擾” “謝過姑娘,來叔至,我給你搭把手,先把典大哥扶進去” “我來吧”典韋的體型哪是孫策能搞定的,周瑜趕忙讓他哪涼快待哪去。 要說孫策現在的屬性也有些增長,但更多的是經學方面的,這還要得力于蔡邕的書籍,不過這很是讓人啼笑皆非,他要經學干什么?難道真跑去做學問,后來也就停了,拿出祖傳的孫子兵法丟給老蔡,結果后者一句話,差點沒把他雷地上“這孫子兵法,老夫要研究透徹,怕得花個幾年時間,孫將軍且等等” 等?還等幾年,好吧,只要你蔡老頭能熬出來,他孫策就等。 “糜姑娘還有什么事嗎?” 回過頭見她還沒走,只是盯著自己眼珠都不轉一下,讓人有點發瘆,不由出聲問道。 “聽聞將軍明日要參加詩集會,可是有什么好作品?” “好作品?還沒有,明天到了再說” “將軍是要即興發揮?聽聞將軍最喜歡臨場賦詩,現在也能做嗎?” “這…不如本將軍送姑娘一首,怎么樣?”逗小姑娘的,他還真是有不少存貨 孫策這么說,把糜環逗了個大紅臉,送詩詞這種事,一般只有對親近,亦或尊仰的人。 “將軍…不可食言” “說送便送,姑娘記好了。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好美…啊”一聲尖叫,糜環拉著丫鬟便倉皇而逃,心里直犯嘀咕,這算什么,這算什么… 聽到外面的聲響,周瑜趕緊出來看情況,見孫策一臉尷尬,不由問道“又說胡話了?” “滾蛋,我就給她念了一首詩” “念詩能把人念跑了?” “許是沒聽過這么動人的,典大哥怎么樣了?” “剛趴下,這會叔至正在用清水搽拭傷口,等醫匠來了看看才有定論” “嗯,那行” “剛才,那曹宏眼神不善,明日詩會結束我們便走,我已經給盧俊義去了一封信,讓他在邊境接應我們” “也好” 第二天,糜竺領著孫策和周瑜直奔城東,詩集大會定在未時開始,由于不喜歡早到的性子,孫策愣是拖到了十二點半。 一般說來,漢朝能有個四層高的樓,就算鶴立雞群。 而到了聽風閣,卻發現它至少有五層高,加上閣頂的塔尖構造,整座樓差不多有后世八九十年代搭建的六層住房樓這么高,別說下邳罕見,即使西都長安也少有。 聽風樓下面三層是供全城百姓游玩的,分別是茶樓,棋樓和書畫樓,從第四層開始就有人把守,最頂上一層便是詩集會的舉辦點。 到達現場后,孫策很自然的被淹沒在清流名士之間,要不是同糜竺隨行,估計根本沒人會注意他。 此刻詩集會并沒有正式開始,不少人還在觥籌交錯,讓孫策眼前一亮的是,陶謙正拿著春聯和一文士侃侃而談。 帶著孫策四下走動,糜竺為其引薦了不少徐州名流,諸如,廣陵太守趙昱,瑯琊相蕭建,治中王朗。 這些都是陶謙的官員,此外還有張昭,孫乾和呂范,以及得到正式授命的騎都尉、泰山太守,開陽縣尉臧霸,一人三職,實屬罕見。 這三人他都有意結交一番,便暗暗記在心里。 其余諸如笮融,闕宣,張凱這些三流反派,點個頭便算認識了。 曹宏自然不會缺席這種場面,比起曹豹,他要顯得沉穩很多,眼神時刻透著一股精光,仿佛世間萬物他都了然于胸。 “將軍,咱們最好還是別與曹家再生是非,今日才得知,瑯琊郡丞最后還是落在曹家手里,想必使君應是做了什么妥協” 孫策聽后輕輕應了一聲,將此事和周瑜也說了一番,隨后和糜芳入座在后排。 糜竺坐在右邊上首第二位,雖是糜家貴賓,但此間講的是文學造詣,并不會因為官品,有所更改,何況認識他的人鳳毛麟角,連陶謙都是一副沒見到他的樣子,直讓人想脫下鞋抽丫。 見孫策寒暄完,陳登抽身過來,裝作路過的樣子說了句“將軍,席間少說多聽,子方兄還需多幫襯著” 陳登這句話說得有些沒來由,似乎話中有話。只見糜芳望向糜竺,后者微微點了點頭,糜芳才小聲附和道“怕是有什么異變,將軍稍安勿躁” 賓客走動完之后,又是一陣鼓瑟吹笙,到還有一點現代上層人士做聯誼的氛圍。 坐在賓客席上,除了糜芳并沒有其他人前來搭話,只能和周瑜小聲附語,奈何兩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沒一會便詞窮。 心不在焉的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契機和張昭他們拉拉關系,然而在這里,陶謙才是主角“各位,承蒙諸位的光臨,今日陶某在此略備薄酒,與大家提前共慶年節。當然按往日慣例,也請各位盡情施展平生所學,作下千古佳句,為后人所瞻仰” 破冰詞陶謙致了,也就意味著詩集會正式開始,原本嗡嗡作響的席面頃刻間安靜下來,只見一人呵呵一笑,站起身來先朝陶謙一拜“既然使君大人有邀,我趙昱便作這投石問路之人” 緊接著趙昱作了一首賦,大意是歌頌世態安詳,一方州牧大有才干,雖然孫策聽得暈暈乎乎的,但卻贏得了滿堂喝彩,無人不拍手稱好,稱妙。 就在眾人還在回味趙昱作品的時候,孫策看見糜環正坐在糜竺身后,奮筆疾書,看樣子應該是在記錄趙昱的賦,此刻女孩正好偷瞄了過來,兩人目光相對。 原來她早就發現了自己,不由一陣擠眉弄眼,糜環瞬間敗下陣來,不再抬頭。 “小可不才,也為諸位歌賦一首,以增雅興”呂范,原本是汝南人,按歷史時間來說,此刻他應該是在袁術手下效力,并在之后不就結識孫策“子方,這呂范是什么來頭?” “是袁術派來交好的” “那陶大人如何決議的?” 糜芳本就是武將,對詩詞歌賦沒有多大興趣,但場面規矩還是懂得,所以一面裝作在認真聆聽,一面興致勃勃的講解“當然是答應了,如今不太安寧,聽聞前不久曹cao正在厲兵秣馬,徐州和后將軍本就是攻守同盟” 糜芳看到的很淺顯,實則情況沒有這么簡單。和袁術交好,陶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經歷過討董之戰后,大漢顯然已經千瘡百孔,有點能力的州牧和太守都分畫地盤,各自為營,磨刀霍霍,企圖成就王霸之業。 而作為四戰之地的徐州,之前對曹cao的所作所為,讓陶謙感到如芒在背,袁術愿意再次修好雙方關系,陶謙自然無條件答應。 說話功夫,呂范也向眾人展示完了他的才華,自然是滿座喝彩。不過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山還有一山高,呂范剛落座,另有他人出列“在下諸葛玄,諸位大人有禮了!” 諸葛玄?諸葛亮的叔父?這是什么情況?孫策下意識的四處張望,看有沒有諸葛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