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未來需要程家
“不,我們的道路不同注定不能成為朋友,走吧大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李大柱面對李墨云的再次拒絕只能默默的趕著馬車離開此地。 時間繼續往前走 李明達也開始了與自己幾個師父家的正常迎來送往。 一般禮物不需要李明達親自登門送的,一般是管家去就行了,不過華夏大地師徒如父子,又是新年自然是登門拜訪。 李明達登門自然是沒那么簡單,要提前說好時間,雙方做好禮儀上以及安全上的準備。 李明達的侍衛會先一步抵達他們的附上,經過安全檢查后,李明達才會到,程咬金、尉遲敬德、魏征雖然是李明達的師父,正事的登門拜訪,也需要全家出來相迎的。 大冬天的 大大小小的人在那等著,別提多難受了。 程咬金與自己都是不喜歡這個凡俗的禮儀的,自然是能簡單最好簡單的了事。 也沒出現長期等待受凍亂七八糟的事情,雙方進門后,就坐。 “師父啊,這幾天又跟尉遲師父斗酒啦” 程咬金一臉驕傲的表情吹牛道”當然的,咱這三連勝成功的吧尉遲老黑給喝趴下了“ 看著一臉得意的程咬金,李明達忍不住打擊他道”師父啊,可是最終在大街上調戲大姑娘小媳婦是您吧,那么冷的天,穿著那么少不冷么“ “哈哈哈” “嘿嘿嘿“ 程處默與程處粥兩人笑出了豬聲。 程咬金的臉瞬間黑了下來,指著程處默與程處粥兩兄弟“皮癢了是吧,走去院里練練” 兩人瞬間慌了,只是笑了一聲而已,至于嗎。 “老爹饒命啊“ “老爹不要啊” 兩人哀嚎起來,并且朝著李明達眨眼求救。 李明達捂著自己的嘴巴笑了起來,這倆貨還是這樣的“師父,算了吧大過年的,這樣揍他們倆不好” 程咬金氣的哼哼的還是點頭同意了“好吧,看著你的面子上” 程處默“多謝公主求情” 程處粥“多謝公主求情” 李明達繼續說道“過了年再打就行了” 程處默“啊” 程處粥”啥?“ “哈哈哈哈,我老程果然沒看錯,就過了年再打” “別啊,老爹” “公主殿下不帶這樣坑人的啊~!” 李明達呲牙”嘿嘿,讓你倆從戰場回來以后天天的不務正業“ 程處默“咱也沒閑著啊” 程處粥“是啊我們真沒閑著,各家里練武學兵法呢?” 哦 這下勾起來李明達的好起來,這倆貨竟然舍得練武了?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你倆不是吃錯藥了,竟然主動練武了” 程咬金笑瞇瞇的回答李明達“當初我也是以為這倆小崽子是吃錯了藥了,還把他倆揍了一頓,后來才知道是受了刺激了,打不過人家薛仁貴,三個人上去也打不過你家的張文遠,覺得丟人了” 李明達恍然 感情是這樣的 不過直接先揍一頓在說話,貌似還真是老程的性格。 “師父,以后還是有啥事情先問清楚的好,我倆師兄年紀都不小了,如此的打罵會影響他們在外的名聲” 程咬金自然是不認同李明達的說法“他倆又啥名聲,長安城里誰不知道這倆貨是個紈绔子弟,到處的惹是生非的” 程處默辯解“我們那是打抱不平” 程處粥“沒錯,我們是為了伸張正義” 程咬金瞪了自己倆兒子一眼“臭小子還敢狡辯” “沒有狡辯啊爹,我們真的是行俠仗義的” “對啊,我們揍的都是侯杰的這樣的混蛋” 程咬金撓了撓胡須”侯杰那個壞胚子啊,跟他爹一個球樣子,都不是啥好鳥,開賭場不說,還放貸逼死了不少人,身為國公家里缺那么點錢嘛“ 說道侯君集程咬金就是一副厭惡的楊子,仿佛看到了一坨屎一樣。 侯杰 好熟悉的名字呦 貌似上次聽說還是在柴令武的嘴里 說到侯杰,就不得不提他爹侯君集了,已經被冷落了那么久了,估計明年就要被重新啟用了吧。 為啥 還不是老李的野性勃勃,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干掉渣渣種族高句麗,為冤死的幾十萬軍民報仇,一血前恥。 不過李世民的阻力應該還是不少的,那些世家以及怕了的慫逼,是不會讓李世民再起戰端的。 他們擋得住嗎 回答是擋不住 這場戰爭是必然要發生的,自己是老李不在了,下一代接班人也會繼承這個遺志。 “師父,侯君集明年可能有復出“ 程咬金瞪大眼不可置信的問李明達“為啥,讓這個壞胚子再出來” “大唐今年剛與吐蕃發生了戰端,雖然打退了他們的試探性進攻,讓他們至少要再次修養年,可是還有兩個地方需要做好戰爭準備” 程咬金瞇起了眼睛,思索了下“高句麗與倭國” 李明達點頭“沒錯,兩個地方必須打下來,一個是雪恥,一個是要把我們東方的海洋變成我們的內海,雖然倭國地方不大,可是戰略位置很重要” 李明達瞅了瞅周圍,示意程咬金將家丁攆走。 程咬金自然是明白,揮手“你們下去吧” 仆人走了 李明達繼續說道“倭國島上盛產銀子,還有一些其他東西,打下來的話大唐未來百年不缺銀子用” 哈? 這可是天大的消息了 銀子啊 李明達呲牙笑了笑繼續說道“因為倭國盛產白銀,他們的黃金要少,青銅也是如此,所以金銀銅的越換比例可是差很多的,再者那些白銀大多都是沒有開采的狀態” 程咬金一臉狐疑的看了李明達一眼,低聲詢問李明達“公主為何要告訴老程這些”他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 “我需要師父的支持,明年侯君集要復起的話,就幫他一把,然后就得要防著他了,并且我未來還需要程家的支持” 程咬金陷入了沉思 這個明目張膽的說這個事情,還是第一次,雖然程咬金一直都是與尉遲敬德支持李明達的舉措,可那些是身家性命無關的政令。 如今李明達下如此大的手筆,必然所圖不小,莫非是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