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相府祝壽
老相國七十歲壽宴,晏清歌以珩王妃的身份陪同顧紫朝一起去了右相國府。 老相國雖然自知年老,早不參國事,相國一職也都由后來的趙左相擔任,但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又曾為帝師,今日壽宴右相國府依然門庭若市。 更聽聞陛下寅夜出宮,在上朝前先來了一趟右相國府,親自攜禮與老相國賀壽,乃是絕無僅有的殊榮。 頤王自然也來賀壽了,他未有正妻,是以陪同出席的便是姜莞。 此時姜莞已由趙嬤嬤“管教”月余,形態禮儀上確實小有改變,穩重不少。聽聞趙嬤嬤規矩甚嚴,除了淑女禮儀,原本還教姜莞琴棋書畫和女紅,只是姜莞全無基礎,現在啟蒙也為時已晚,便只教她讀書練字和基礎的刺繡針法。 想來姜莞這些時日定然“學業繁忙”,才沒總往珩王府跑。而今日再見到顧紫朝,她抬眼時那含情脈脈的神色,倒像是再欲說還休這些日子如隔三秋的思念之情。 這眼神看的晏清歌都覺得我見猶憐,顧紫朝卻是熟視無睹,拉了拉晏清歌的手,告訴他:“老相國后花園的枇杷果熟了,孤帶卿卿摘枇杷吃去?!?/br> 晏清歌覺得顧紫朝此舉委實太過刻意,倒像是故意做給頤王和姜莞看的一樣。 但去后花園也好,人也要少些,免得跟在顧紫朝身邊,總有朝臣攜家眷上來客套寒暄。雖然不難應對,但應付久了也難免疲累。 如同顧紫朝所說,后花園亭亭如蓋的枇杷樹結了不少黃澄澄的枇杷果。但這是相國府,晏清歌不敢放肆,所以只有顧紫朝在摘枇杷,而她只是捧著披帛幫他接枇杷而已。 顧紫朝說,宮里的枇杷可沒有老相國后花園里的清香綿軟,汁多爽口。 看來往年是沒少摘。 晏清歌陪在一旁,總感覺等會兒老相國會杵著拐杖,追著顧紫朝敲打。 以至于過了會兒有個相國府的丫鬟過來,說關于敘州水患一事,老相國要與珩王相商時,晏清歌都要以為老相國是怕顧紫朝把自己的枇杷樹給摘禿了,才連忙將人叫走。 在聽到敘州水患時,晏清歌留意到顧紫朝變了神色,若說方才他眼神中是少年的不羈和灑脫,這會兒卻變得思忖沉穩。 他將枇杷遞給逐星,讓他拿去洗一洗,同晏清歌說:“卿卿,你去內院同其他女眷說說話,孤等會便來尋你?!?/br> 晏清歌點了點頭,他便隨那丫鬟走了。 顧紫朝心有疑慮,要知道這個世界與他原本所在的世界不同,原本的老相國一心為國,即便花白也會堅持上朝參與國政,所以老相國是除了皇帝之外,唯一一個可以坐著上朝的人。 而今的老相國早就不論國事,雖保留右相的名頭,卻也只是安居京中樂享晚年,如何會突然找他說敘州水患? 難不成……老相國也替換回來了? 就像他手下的凌煙閣,其忠臣良相都與他的帝星息關,所以當他存在于這個世界,凌煙閣雖然還不存在,但他們卻也都被牽引過來,完成了替換。 老相國曾是帝師,是他父皇的老師,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想到此處他難免激動,步伐亦是變得輕快。 只是當那丫鬟引領著他去了東面的暖閣,便匆匆行禮告退,顧紫朝便覺得有些不對勁。 若是老相國找他,可以在書房,也可以在花園,甚至可以在老相國自己的臥房,但絕對不會是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