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登門謝罪
大概是未時叁刻,宴清歌從小憩中醒來。 她心中有事,本來是睡不著的,但昨夜實在是太過折騰,身上疲累的很,沾了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等她醒來的時候,蒹葭才告訴她有幾位夫人帶著女兒登門致歉,為首的馮尚書的夫人陳氏帶著小女兒馮小珍。 因是小憩,未卸妝容也未散發髻,只是簡單的打扮了一下,宴清歌便領著丫鬟去到花廳里見人。 原本給母親寫的信上,她就將春日宴上的見聞說與許氏聽,她當時雖然“放過”了馮小珍等人,但她們在外造謠生事詆毀護國公府的名譽,必然是要讓這個許氏主母知道的,往后該如何處理也由許氏來決定。 眼下各位夫人攜女來訪,想必是許氏那邊已然處理妥當,她與宴清歌母女連心,做法也都是恩威并施。 許氏看完了宴清歌給她的信,便盛裝去了尚書府,將春日宴上發生的事情告知了陳氏。 恩是珩王妃與護國公府皆看在兩家有舊,且馮小珍年幼的份上暫不與她計較。威是直言與陳氏,讓她日后對女兒多多管教,若有下次,便只有報官由律法來決斷。 余下的幾位夫人,許氏只是讓貼身的婢女去傳了口信,畢竟他們丈夫的官職不高,許氏登門反倒是給了他們臉面。 想必也是身份原因,不敢高攀珩王的門楣,這幾位夫人也是急忙忙的先去尚書府找到了陳氏,再同陳氏一起登門謝罪。 本來未時一刻都時候人就來了,但聽說王妃在午憩,陳氏便讓丫鬟不要通稟,免得叨擾了王妃,她們就在花廳里等著,等王妃醒了便是。 謝罪之人,當然要有謝罪的態度。 且不光是謝罪,還是來謝恩的,畢竟“造謠傳謠”一事顧紫朝交給宴清歌來決斷,是宴清歌選擇的不追究。 “感念王妃高抬貴手,小女年幼無知,口無遮攔,是妾身之疏忽,以后定然嚴加管教!” 陳氏領著眾人沖宴清歌行了大禮,且讓丫鬟捧上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這既是歉禮,也是謝禮,還請王妃笑納,否則妾身是萬萬不能安心的?!?/br> 宴清歌沒有推辭,命管家登記收納,又說前幾日圣上賞了些新茶,諸位夫人來的巧,正好一起嘗一嘗。 皇帝賞的茶自然是貢茶,且這次賞下來的茶是分為名貴的青鳳髓,每年也就得一點,皇帝賜了些給皇后,剩下的都賞了珩王。 顧紫朝愛品顧渚紫筍,他既將珩王府交給宴清歌打理,宴清歌便做主將這青鳳髓分賞了下去。 這也是恩威并施,同樣也是還禮。 諸位夫人自然知道這青鳳髓的金貴,亦知宴清歌給足了她們體面,承了她的恩情,心中滿是感激。 宴清歌想,顧紫朝當初將自己推出來,是想讓他她做壞人,她便借此機會當一回好人,與這些官眷親近一下往來。 她要靠他,卻不能只依附于他。 只是宴清歌沒有想到,陳氏等人登門道歉,不光是許氏的原因,其中還有顧紫朝在下朝時對馮尚書的冷言敲打。 是以馮尚書下了朝便速速回了家,此時陳氏也剛見完了許氏,正在家責罵馮小珍。 等到其他夫人匆匆趕來尚書府,馮尚書便指使許氏領著這幾個生事的姑娘去給珩王妃行大禮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