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曲水流觴 j iza i6 .co m
宴清歌最終沒有和這幾人計較,她揣度顧紫朝也只是給了她一個面子,卻也不希望她真的去計較。 畢竟這些姑娘背后是她們的家族,父親或者親族都是朝臣,而朝中關系向來盤根錯節。宴清歌知道,顧紫朝并不希望把事情鬧大,怕傷了和朝臣的和氣,也怕因此生了嫌隙。 “大家同為女子,自然明白名節對于女子而言是多么緊要,殿下寬宏,且念在家母與令慈交好,今日之事可不與你馮二姑娘計較,但此等謠言有損皇家清譽與頤王側妃清白,還請諸位好自為之?!?/br> 雖然這其中有一半是她的家事,但真要有惡人,也不該由她來做。 宴清歌好言相勸,端出珩王妃的架子受了幾人道歉的大禮,此事便暫且作罷。 不一會兒開了曲水流觴的席面,眾人在清溪旁席地錯落而坐,當宴清歌的目光不經意掃過不遠處馮小珍的面上時,可以看得出她現在如坐針氈。 永寧公主自然坐在首座,顧紫朝與宴清歌坐在永寧公主對面,身旁是五爺荀王和他的王妃、側妃,永寧公主身邊則是排行十六的永福公主,以及晚些時候才將將落座的顧紫暄及姜莞。 上一世顧紫暄身體抱恙,因此這春日宴只來了姜莞,而顧紫朝之所以與宴清歌一起出席春日宴,宴清歌想,應當是為了見一見姜莞。 “十一弟這兩日身體可好些了?”荀王妃出言關切。 “多謝四哥四嫂掛懷,前些時日七哥請賜了太醫來為我切脈斷案,又得莞兒悉心照顧,這幾日已然感覺好多了?!?/br> 區別于荀王的成熟,珩王的冷峻,頤王長著一張圓娃娃臉,也因為年紀小,自然也顯出幾分稚氣。更多免費好文盡在:j iz a i7. 荀王瞇起眼睛瞧了瞧,說到,“是比之前要精神些了?!?/br> 說回這曲水流觴,是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緩緩停在誰面前,誰就取杯飲酒。 原是叁月上巳日舉行祓禊儀式之后的習俗,如今早已成為文人雅客們聚會時的愛好,加入了飛花令這種文字游戲,多添了詩詞之趣。 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但對令人所對出的詩句要和行令人吟出的詩句格律一致,而且規定好的字出現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 這些詩可背誦前人詩句,也可臨場現作。 前世因永寧公主愛花,這景園也具是春花,便就以“花”字行令。 姜莞先是以“秋心拆兩半,花落人斷腸”撥得頭籌,又以“花下重門影寥落,亂紅猶向玉階飛”爭得才名。 席間她與顧紫朝含情脈脈,眼神凄婉哀怨,后人便覺得這兩句詩,都是姜莞飽含相思之苦的閨怨之作。 殊不知,那句花下重門影寥落,亂紅猶向玉階飛,是宴清歌的真實寫照,亦是她困苦寂寥的心境。 是的,這句詩本是宴清歌嫁入珩王府之后所作,按理說姜莞不得而知,卻不知為何她竟知道了宴清歌寫的這首詩,還冒用了自己的名義在這春日宴上盡出風頭。 且還不止這一首,還有宴清歌閨中所寫之詩詞佳句。 原以為這一世仍是以“花”字行令,宴清歌心里還在籌劃,如何能將自己的詩詞拿回來,畢竟是她的東西。 可這曲水流觴看的是運氣,亦是要看前面行令人的詩句格律相對致,不是她說吟就能吟的。 眼看安寧郡主開了口,顧紫朝卻悠悠與她說道,“上巳日在行宮行禊儀禮時,你就定了‘花’令,今日可不許再用‘花’字了?!?/br> 言下之意,是揶揄安寧有“作弊”之嫌,于旁人不公。 安寧倒是不介意,“那七哥給定一個?” 顧紫朝略想了想,說道:“安寧愛花,又最喜牡丹,這景園花君亦為母后前日所賜之姚黃,不如今日便以‘牡丹’為令?!?/br> 永寧欣然一笑,“好!” 頤王也笑著附和,“甚好!” 倒是身旁的姜莞,臉色發白,像是身體有恙。 注: 1、曲水流觴及飛花令部分描述參照百度百科。 2、“秋心拆兩半,花落人斷腸?!比∽灾芙軅悺毒栈ㄅ_》,為姜莞引用。 3、“花下重門影寥落,亂紅猶向玉階飛?!痹瓌?,無格律,不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