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書迷正在閱讀:遮天之張子陵、撩上何少,以身相許可好、我爸是首富、會穿越的外交官、位面之紈绔生涯、醫者無眠、末世之小冰河、po-18.com被兒子死對頭睡過之后(np 母子 年下)、綜漫之重建地府、萬界之出租自己
因此對于這種生長在水里的稻谷他們也是抱有幾分好奇的。 隨著方瑜他們的靠近,這些田野里一些正在做活的村民也紛紛的向著方瑜他們行著注目禮。 看的方三多和黃梅頗為忐忑。 就在他們即將到達村口的時候。 方瑜等人停下了車廂。 因為村口處現在有著一排人舉著各種糞叉,鋤頭等農具攔在村口處,一個看上去有點老邁的人站在最前方,看著似乎像是村長的模樣,此時正瞇著眼打量著方瑜三人。 “前面的朋友,還請止步...” 方瑜和方三多對視了一眼后,兩人都從車廂中走出,然后方三多向前一步,對著疑似村長的人開口說道。 “敢問大爺是否為此地村長?” 那位年邁的老頭點了點頭。 找到了正主,方三多吐了口氣后,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隨后向著村長走去...... 一個時辰之后,方瑜和方三多他們就在村里的一個土屋前停下。 這個土屋看著十分古舊,茅草屋頂已然被掀開,土墻的紗窗也已經破爛,顯然這是一間已被廢棄的房屋。 但這里,就是方瑜他們以后在這田口村的“家”了。 在這個年代,逃荒流浪那是常有的事。 每個村落里,都會有幾個逃荒而加入的“外地漢”。 就像方家村之前的那個老曹一樣。 他們有的從南方逃得北方,也有的從北方逃得南方,找到落腳地后,就在那生活,最后逐漸同化,成為當地的居民。 因此,在方三多描述自己是在豐南地區躲避災荒和饑荒逃難到此后,那位老村長經過了確認后,就立刻放下了對方瑜三人的戒備,將三人迎進了村。 對于逃荒而來的三人,那位老村長先是詢問了方三多是否要在這里駐留,得到了肯定回答后,他便掏出了一份皮質的簡陋地圖。 這份地圖上就是這個村落的大致地圖。 接著,在方瑜有點呆滯的眼神中,這位村長告知了方三多三人,這村里現在還有那幾個位置可以安置。 并且這些位置需要多少錢。 是的。 要入駐一個村落,你首先就需要買地。 買了地才能在縣城那落戶獲得地契,然后才能生活在這里。 方瑜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在這個時代,村落入駐居然也要買地! 但很方三多卻一副早就知道的樣子,他從懷里掏出了一個袋子。 這袋子恰恰正是方瑜之前從車廂中搜出來的那些碎銀子。 接著,方三多用一兩碎銀換到了村中的一個上好的位置,在出去后,這才和方瑜解釋道。 原來,在這個時代,因為人口普查不到位,很多人都是黑戶。 但正因為如此,所謂的戶籍反而顯的更加重要。 只有戶籍登記在冊的人,才能進入縣城進行購買或者生活,并且,有戶籍的人,才能受到縣衙的保護。 沒有戶籍的話,便稱為流民,山民,是不允許進城交易的,并且被人打死殺死甚至都不犯法。 逃荒而來的人,假如有錢,買個地,就可以在縣城落戶,之后,他們的生活會更加便利,也能受到縣衙的保護,被欺凌了還能報官。 而沒有錢的,他們就只能選擇在荒郊野嶺處定居,成為山民。 而荒郊野嶺哪是什么好生存的地方? 很多山民生活不了多久,就會在山上死去。 雖然聽起來這個規矩很殘酷,但這其實是每個朝代都有的規矩。 原因就在于,只有有戶籍的人,才會被要求交稅。 而沒有戶籍的山民則因為沒有記錄,是不用交稅的。 如此一來,在這個皇權集中的年代,怎么可能有皇帝會給山民便利? 哪怕是現代不交稅都得進監獄呢! 好在,方瑜之前從車廂里搜出了這些銀兩,否則,方瑜他們還得當一段時間的山民。 那日子,不一定比逃荒好受。 而在這里買下了一處地后,第二天,方三多就可以拿著村長的證明去縣城落戶,之后他們就可以在這里安穩的生活。 逃荒之路至此,也總算告終...... 第三十四章 大旱之后…… 一晃眼,方瑜他們已經在這個田口村住了快一個多月。 這一個月內,他們修繕了房子,去縣城掛了戶籍,正式成為了成懷郡三河府平遠縣襄平鄉田口村的村民。 假如沒有意外,也沒有方瑜的話,方三多和黃梅就會在這里休養生息,持續的生活下去。 他們會慢慢的習慣這里的飲食和風俗,逐漸被同化。 而他們攜帶來的北方飲食風俗,有的會被大家接受,融入村里,成為這里的文化,而有的則會成為他們村里的知識底蘊,一代代相傳下去。 如果黃梅能有孩子的話,那么她的孩子就會和村里的人通婚,最后一代代的繁衍下去。 或許等到他們晚年的時候,方三多和黃梅會時不時的在家門口眺望遠方,他們的孫子或許會問他們在看什么。 而后,方三多就會將他們逃荒的經歷,慢慢對著孫兒述說,盡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方三多的腦海里那些記憶應該依然記憶猶新。 對于自己的老家,自己以前住的地方,自己的方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