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書迷正在閱讀:漢興、咸魚寵妃一路躺贏、我見公子頗有姿色、傾國美人謀、諸界末日在線、手工帝大師兄日常(穿越 修真)、???我的墳被人刨了(重生)、穿進戀愛手游了,玩家不是我?、誰是“我”的情郎[穿越]、你的吊墜還在我這里
并不是說其中就是真理,但現在不是讓你來進行質疑的,而是必須相信,如此才能進行下一步深入修行。 當然不在乎也無所謂,沒有人對其進行檢查,同時這也不是比賽。 但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如果修行者沒有務實基礎,對于這一概念心中有著存疑便進行接下來修行,那么走火入魔的幾率是98%以上。 事實上這篇功法之所以會被列入到魔道之中,就是在這一步有很多人太過自信,或者太愛耍小聰明,然后導致修行出現了問題。 除了正文之外,接下來便是其他一些同樣修行此道的,有名的道士對此的批注。 太氫道人——“話雖直白,卻也微言大意,后來者萬不可輕視,定要時時勤勉反復確認反復問心,反復問道?!?/br> 雷劈道人——“…這一章其實并非沒有修行,相信本身就是修行,心的改造就是為無形?!?/br> 索尼大法師——“修行難開頭最難,本章雖然看著不過如此,卻是整個功法最難的一步,過則海闊天空,過不了那么就別學了?!?/br> 當然不止這些廢話,還有一些更為具體的幫助認知強化的方法,即…針對這一章所提出的理念的一些更為詳細的,長篇大論的補充論文。 動輒幾十萬個詞匯。 目的便是通過多方面事實驗證讓人對這一理念進行認可。 張寶仁翻了翻,將這些東西全部看完,之后卻沒有任何感覺,不是說對其中理念內容比較認可,也不是說對此難以接受,而是…奇怪。 這一章所提出的這些東西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就好像一個人說人必須要吃飯, 然后一幫人為了證明這件事情,也為了讓自己與其他人相信,便開始通過一系列實驗數據、科學原理對此進行解釋與驗證。 不是說其就是錯的,但是一個人吃飯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張寶仁不由而想到,“我這種情況接下來還修不修?” 雖然看著上面著重標記的大于95%的數據有些害怕,但自己這情況想著也實在沒辦法再強化認知下去。 這時忽然有點理解之前在偷渡路上與素子小姐交談時,其對自己所評價的那句“修道種子”。 之前一直以為是隨口客套,畢竟有生以來,不管修行,還是學習,都不算什么天才。 這會兒卻明白其說的是真的。 我tm還真是一個天才。 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然后便進入到了下一章實質的修行之中。 第 2 章的名字叫作‘道果’,理順了‘根’與‘身’,便能夠開花結果。 本質上即是對之前,上一章所提出的問題的實踐過程。 之前雖然已經提出了具體的方法,但只是一個簡陋的理論認知,目的只是為了種下相信的種子。 真正的cao作要更加的麻煩。 具體的差別就和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的一樣。 不能直接就將精神分成根與身兩個部分,然后粗暴的進行改造修行。 那樣就算之前的基礎打得再好,再怎么相信,也只會將人修成瘋子,救都救不回來的那種。 第六十一章 開花結果,修行好似水到渠成 因為根與身的聯系要非常的復雜緊密,就好似陰陽相對依存。 有著身的相對錨定,根才能算是根,否則其就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意義的記憶碎片。 同樣的,有著根的支撐,身才是身,否則記憶不過是混沌的數據。 因此對此的修行改變必須以無念為根本,總領陰陽變化,扣著心弦,順著心中紋理來進行巧妙而又精確的雕琢,一點點的施加影響最終系統性的連接起來,如此才能夠有所成就。 張寶仁也沒想過這一步能如之前那般順利,只是這時候看到了這,于是便想著體會一下。 只見他順著書上所給出的技巧,開始對自己的靈魂進行叩問剖析。 先是將自己有生以來的一切記憶回想起來,從頭到尾的梳理了一遍,然后一點點進行刪減。 隨著記憶逐漸的減少,心里開始變得虛無,變得空洞,同時也好像是撥開了迷霧,看見的某種真實。 最終直到一切不重要的事物消失只剩下最為根本的執念懸浮在心底。 一般人到這最后,一般都是某樣物品、某個人、某一句話、甚至是某一件事情、某個記憶片段… 但是張寶仁發現自己最終所剩下的根卻是一張白底黑字,仿若小兒涂鴉一般的‘0’與‘1’不斷游動的符箓。 “道箓?這是什么鬼?” 根/執念,本質便是一個人的人生記憶中的某個重要節點,而道箓是不久前因為對于精神改造才出現的,顯然不可能是存在于原本記憶中‘根’。 “難道說成為道士自然就會對根的形態造成一定影響?” 張寶仁不由而如此想到。 這并非不可理解,道士飛升。重塑自我,凝聚精神道箓,靈魂核心,可以說是此生最重要的一個節點關卡,對執念有所影響也正常。 “可為何如此基本且重要的一點,‘原始問道章’上沒有提?要真是普遍不應該是這樣?!?/br> “或者說只有我是特殊的?” “那我有什么特殊的?” 張寶仁念頭轉動間思索著,“我的道士與其他人的不同就是那些夢境,以及因此而導致修行路線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