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聶九羅一把推開了門。 如她所料的,屋里有些狼藉,茶幾歪倒在墻邊,幾面上的玻璃碎裂了一地,地上橫了一只酒店的布拖鞋。 孫周不在,臥房、浴室都沒有。 電光石火間,她的腦海中掠過平頭男人拎在手里的、沉重的帆布袋。 第5章 4 聶九羅來不及回房,踩過一地狼藉,沖到床頭的話機旁,撥打前臺電話。 那頭剛接起來,聶九羅就劈頭蓋臉發問:“有沒有一個拎大帆布袋的男人出去?大帆布袋,一個男的?” 前臺懵得很:“哈?” “有沒有?” “沒,沒看見?!?/br> 那就是還沒到樓下?聶九羅心安了點:“如果看見,馬上攔住他,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他偷了我東西?!?/br> 為了引起重視,她又補一句:“十幾……好幾十萬?!?/br> 前臺顯然是被如此大額的損失給震住了:“好……好?!?/br> 聶九羅剛想撂電話,又想到了什么:“除了大堂,這個賓館還有其它出口嗎?” “有,還有三個后門?!?/br> 聶九羅心下一沉。 共計四個出口,截下那個男人的概率,只有四分之一了。 *** 警察是近十二點的時候到的,一老一少,態度都挺客氣,先查看了孫周房間,又調看了賓館監控。 孫周房間有器物損毀,但沒跡象顯示發生了人身傷害。 賓館攝像頭的布控主要分布在大廳、電梯內和電梯口,沒有任何一個攝像頭拍到了那個拎帆布袋的平頭男。 就目前的情況,沒犯罪現實,沒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和后果,只靠懷疑,是不能立案的,老警察讓聶九羅做個報警登記,盡量闡明情況、寫清聯系方式,留待后續跟進。 聶九羅也是生平頭一遭報警,沒什么經驗,眼見就這么結束了,忍不住問了句:“你們法證……不用去收集一下指紋、證據什么的嗎?” 老警察無奈地笑,小警察很熱情:“你是看港劇看的吧,我們這邊不叫法證,屬于刑事技術部門,是負責犯罪現場勘查的?!?/br> 聶九羅約略懂了:人家隸屬“刑事”,負責的是“犯罪現場”,孫周這事,能不能算是樁“案子”還都不定呢。 填表的當兒,小警察又跟她解釋了一下目前的考量:孫周現在連“失蹤”都算不上,萬一他明天自己回來了呢?器物損毀不等于暴力綁架,萬一他是主動配合、自愿鉆進帆布袋玩“消失”呢? 可能性太多了,沒有更新的情況出現之前,這只會是一樁“出警記錄”,他們也只能加以留心、后續跟進。 讓他這么一說,聶九羅也有點不確定了:早前她曾猜測孫周是被賭檔逼債,會不會是孫周為了躲債,聯合朋友上演了這么一出? 管它呢,反正該做的她都做了。 一張表填完,老警察大致掃了一遍:“你是做雕塑的?這個屬于美術專業嗎?” 大類上是算的,聶九羅點頭。 “那會畫畫吧?這個算基本功好像?攝像頭什么都沒拍到,你看過那個人的臉,能不能大概畫一下?” 這要求不算過分,聶九羅從前臺借了紙,開始出速寫,行將畫完時,聽到門口傳來行李箱滾輪的聲音。 這么晚了,還有人入住呢,聶九羅手上不停,眼皮微掀,向門口瞥了一眼。 居然是那個炎拓。 不過也不奇怪,這縣城不大,外來的客,又有錢的,大多選這賓館。 三更半夜,兩個穿警服的守著一個在大堂畫畫的年輕女人,這場景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炎拓往這頭看了一眼,不過,他似乎沒什么好奇心,很快收回目光,徑直走向前臺。 聶九羅三兩筆給人像收尾,遞給老警察。 老警察忍不住“嚯”了一聲:這人像畫得可真棒,更關鍵的是,這人長得太有“特點”了,相當好認——職業原因,他最怵“大眾臉”,通緝畫像發出去,如泥牛入海,再熱心的朝陽群眾都認不出人來。 他把畫紙拿到前臺,讓酒店復印一份留樣,叮囑讓客房、后廚以及安保各處的員工都認一下,有沒有對這張臉有印象的。 服務員正幫炎拓辦理入住,但不便怠慢警察,趕緊伸手接過,和老警察一樣,她第一反應也是這畫畫得好:“真有才,十分鐘不到就畫出來了?!?/br> 老警察笑笑:“人家是專業的,有功底?!?/br> 炎拓看向畫幅,畫得是好,這臉太有生氣了,神態特點,都抓得恰到好處。 *** 雖說警察是職責所在,但大半夜出警,也是挺辛苦的,聶九羅把兩人送到酒店門口才轉身回房,離著幾米遠,就看到炎拓在等電梯。 聶九羅走過去,和他一起等。 電梯來了,出于禮貌,聶九羅側了身,讓帶行李的先上,及至她進了電梯、想摁樓層時,手才抬起,就放了下來。 他已經先摁了,也住四樓。 聶九羅往邊上站,和他保持社交距離,然后盯住電梯門,只等門開,她好跨出去。 鋼制的電梯門上,隱約映出兩人的影像,看得出,炎拓對同乘者毫無興趣,一心只想回房。 他去興壩子鄉的玉米地里做什么呢?偷玉米嗎?還有,他那只鴨子呢?干嘛不帶上來?留人家孤零零一個在車里過夜。 困意上涌,聶九羅低頭掩口,打了個哈欠。 就在這個時候,炎拓極快地偏過頭,看了她一眼。 電梯到達樓層,聶九羅先一步跨了出去,炎拓隨后跟出:他的房間和聶九羅的其實是兩個方向,但他沒急著回房——他站在電梯口,一直目送聶九羅,直到看清她住的,是走廊靠左邊的倒數第二間。 *** 聶九羅回房之后,稍事洗漱就上了床,不過沒忙著熄燈就寢,她把文具袋拿到床頭,抽出筆和一張長條紙,略一沉吟,在紙上開始寫字。 一共寫了三條。 一,孫周白天被狗咬傷,晚上被人用帆布袋拎走了,報警。 二,興壩子鄉有個女人疑似失蹤。 三,兩次遇到一個叫炎拓的男人,他車子的副駕上坐了只毛絨鴨子。 末尾記下年月日,寫完了,她三折兩繞,把長紙條折成個立體的星星,瞇著眼睛瞄準不遠處的行李箱,投了進去。 她寫這些,可不是為了分析:她習慣把一天中發生的、有印象抑或是新奇的事兒寫下來,折成星星留存——別人折幸運星,大多是為了許愿,她權當記日記。 一天一個,幾句話就完事,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個,比寫日記容易堅持,家里頭已經存了兩大箱了,那么長的年月日,也只積攢了兩大箱而已,歲月真是也厚重,也單薄。 無聊的時候,她會開箱,隨手撈起一個,拆開過往的某一天,嘗試著和往日再會——有時候,紙上的那些事兒,她還會有印象;更多的時候,早已不記得了。 來陜南第七天,箱子里已經有七顆星星了。 *** 聶九羅撳了燈,疲憊睡去。 再睜眼時,感覺已經睡了很久很久,然而屋內漆黑一片,摸過手機一看,才睡了兩個小時。 她躺了會,聽到窗外淅瀝的雨聲,日暈三更雨,古諺真是神奇,果然下雨了。 橫豎也是睡不著了,聶九羅起了個夜,回來時把大床對著的那面窗的窗簾打開,然后重新躺回去。 這是她的習慣,失眠的時候喜歡“看夜窗”,屋里黑漆漆的一片,外頭卻總隱約有光亮,內暗外明,人會有奇異的安全感,像窩在一個隱秘的眼球里,窺視著外頭的世界——很多創作上的靈感,就是她在這樣的“偷窺”時來的。 雨下了有一陣子了,窗上滿是雨滴和交七雜八的雨痕,水漬鍍滿來自或遠或近的、四面八方招牌的彩光,像窗上掛了個夢,絢麗而又油膩。 她的心思又繞到眼下的作品上。 魔女。 魔女,應該是在夜和暗里潛行的,眉眼和肢體動作都該是妖異的,大啖人頭就太表象和血腥了,文學上有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意蘊,雕塑也該這樣以簡化繁…… 正想著,窗戶的下沿處,出現了一個蠕動著的黑影。 聶九羅沒在意,看夜窗看多了,總會發生這種事的:有時候是鳥,有時候是野貓,還有一次,在草原附近采風,晚上住在草場,半夜時,窗戶外顫巍巍立起一只旱獺。 不過,又過了會,她沒法再忽視這個黑影了:黑影在往上爬,不是貓也不是鳥——先前蠕動著的部分是個人頭,下頭連著肩膀和胳膊。 那居然是個人? 聶九羅躺著不動,一顆心止不住猛跳:這是四樓啊,在窗外這種立面上爬,不管是想做賊還是行兇,這陣仗是不是太大了點?還有,目測這人身上沒有牽引繩,手上好像也沒吸盤之類的攀附工具,攀爬立面,怎么做到的? 難不成這賓館里住著什么重量級人物,對家大費周章,請了行家里手來、試圖夜半盜取機密? 又過了幾秒,聶九羅的腦子一涼。 那黑影停在她窗邊不動了,大半個身子窩在那兒,如一團怪形。 窗上傳來卡扣壓碾和磋磨的聲音,很明顯,那人正試圖開窗。 夜半窗外過人雖然驚悚,但只要這人不是沖自己來的,也就是一場驚乍而已,可是,沖自己來的就不同了。 更何況,賓館安裝在高層的窗戶,還是最普通易撬的卡扣窗。 沖她來的?她近期得罪過人嗎?她有經年陰魂不散的仇家嗎?她身上帶了什么遭人覬覦的重寶嗎? 沒有,都沒有啊,她七天前才到的這兒,在這之前,有十多年沒來過陜南了。 有那么一瞬間,聶九羅想開燈,但轉念一想:開燈太容易打草驚蛇了,那人在窗外,燈光一起,剎那間就會遁去,那時候,她再想搞清楚這人的來歷和用意可就難了。 得讓這人進屋,進了屋就好辦了。 聶九羅屏住呼吸,借著室內黑暗的遮掩,盡量動作幅度很輕地摸向床頭柜,想找點什么防身。 很快,指尖挑到一根鉛筆,又連帶摸著了卷筆刀。 她悄無聲息地縮回手,眼睛死死盯住窗外那團黑影,同時,借垂在床沿的蓋毯遮掩,將筆頭插進卷刀口,手上慢慢捻轉。 刨刀削筆,她cao作過不知道多少次,即便不看,也能大致感覺出輕薄的木刨花是怎樣一層一層慢慢旋下、軟軟落地,以及,筆尖的尖利程度。 窗開了,雨滴的聲音立時清晰,冰涼的濕氣很快侵進微暖且悶滯的室內。 怕眼睛的微亮引起來人的警覺,聶九羅微闔上眼睛,集中精力聽身周的動靜,后背都有些發汗了。 她覺得這人確實是沖著她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