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是龍族老祖宗、春潮(現言1v1 h)、舞出夢想的絢爛、陰影舞者與幻想系統、生存期(1v2 兄妹骨科 男小三)、下一刻,雨過天晴、不要以貌取虎[星際]、如果當年我二十幾-遇見自己、遲遲春、遺憾之后
X雖然聰明,但他畢竟只是一條學術人魚,既不擅長陰謀算計,武力值也很普通,在一次查證行動中不幸被主戰派人魚捕獲,他幾近完美的人魚基因讓主戰派如獲至寶,同時也給他的研究所帶去了滅頂之災。 X是一條行事謹慎的人魚,他出事前似乎預感到了什么,把他查到的秘密資料發送到了研究所所長的郵箱中。在X心中,所長顯然是他最信任的存在。 涉事未深的X能夠想到留個后招算是很不錯了,雖然最后研究所依然沒有逃脫得了覆滅的命運,但研究所所長在最后一刻看到了X的郵件,終于知道了主戰派突然攻擊研究所的原因。 所長是一條性格剛毅的人魚,說白了,這樣的人魚就是個死腦筋,生死存亡之際,他能夠想到的,就是絕對不能讓所里的研究員們落入主戰派手中,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有無窮無盡、生不如死的實驗,于是,在求救無門的情況下,所長開啟了研究所的自毀程序。 主戰派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什么都沒有得到,哦,不,X應該算是他們唯一的戰利品。不過X并不是一條容易認命的人魚,在得知研究所已經不復存在后,X終于爆發了,單槍匹馬逃出了主戰派實驗室,最后昏倒在路邊,被未來伴侶撿了回去。 X原本的研究所已經毀了,但是X腦中還裝著很多實驗數據,他余生的所有時間都用在復原實驗數據和永遠沒有止境的實驗中,心力交瘁的結果就是不到二百歲英年早逝,臨死前X把這個驚天大秘密告訴了伴侶。 X的伴侶是一條普通的平民人魚,他沒有辦法接觸到人魚族高層,而且就算他找到了高層人魚,也不能確定對方站在哪一邊,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最笨的辦法,編撰了一個床邊故事,把這個秘密巧妙的隱藏進去,期待未來某一天,有人魚能夠破解其中的秘密。 當然了,X估計做夢都沒有想到,最后破解了秘密的并不是人魚,而是鮫人。不過,X臨終前囑咐過他的后人,如果有朝一日帶著暗語找來的是鮫人族,存儲器也是可以給鮫人族的,所以,雷薩派去的鮫人才能這么順利拿到存儲器。 或許,不論是X還是他的伴侶,都曾經想過直接聯系鮫人族,可惜因為種種顧慮,他們最終打消了這個主意。 “人魚族的原始基因數據,雷薩,有了這個,是不是意味著,鮫人族可以把人魚族崩潰的基因調整到最初的模樣?”曾安一臉若有所思的問道。 “可以是可以,只是……”雷薩話了一半,突然停了下來,惹來曾安不滿的一瞥。 “只是什么,有話就說,別吊人胃口!” “只是前提是,X提供的數據真的是人魚原始基因才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座研究所成立時,人魚族的基因已經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壞,怕就怕,就連X的基因,也只是保存的相對完好,而并非真正的原始數據樣本?!?/br> 雷薩說出了他最擔心的問題,而曾安也不得不承認,雷薩的擔憂不無道理。 ※※※※※※※※※※※※※※※※※※※※ 悄咪咪開了一個預收《仙途之炮灰神術師4(穿書)》→點擊進入作者專欄可見,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文案: 顧辰穿成了一本仙俠中的一枚炮灰,活不過十章的那種 為了活下去,顧辰制定了三條自救方針 第一:抱緊原主未婚夫的大腿不動搖 第二:搶主角機緣,勾搭主角的小攻們,啊,呸,不是,是拆撒主角和小攻們 第三:修仙修仙,靠山再強都不如自身強大 第170章 雖然說,意外得到的這個來自X人魚的存儲器,或許并不能解決人魚族的問題,但雷薩還是讓鮫人族的基因學家們仔細研究了一下其中的基因圖譜,和深藏在鮫人族絕秘檔案中的人魚初始基因圖譜對比,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七。 聽起來,這似乎是一個很接近的數字了,然而就是那細微的百分之三,給鮫人族兜頭澆了盆冷水,X的基因也早就被喜蘭花污染了。 因為這件事關系重大,因此,基因圖譜對比是請程曦親自cao刀的,一開始,程曦并不怎么情愿,但在發現了喜蘭花的存在之后,程曦終于有了興趣。 “原來原津詛咒的罪魁禍首就是喜蘭花呀?!背剃氐难劬α辆ЬУ?,仿佛得到了心愛玩具的幼崽一般。 “程曦老祖,我有個問題?!痹踩谈M了整個實驗過程,這會攢了一肚子疑問等著程曦答疑解惑呢。 程曦看了曾安一眼,老實說,程曦并不是好為人師的性子,但眼下他手上兩個最重要的課題都需要曾安的協助,程曦對曾安自然多了幾分耐心。 “問吧?!?/br> “既然我們有人魚族的初始基因圖譜,那人魚族的基因崩潰問題不是很好解決嗎,直接按照初始基因圖譜調整不就好了嗎?” “錯,大錯特錯!” 程曦暗自搖頭,所以說嘛,外行就是外行,總是把事情想的那么簡單。 “怎么了,哪里不對?”曾安虛心求教。 “簡單來說,這初始基因圖譜只是單純的基因圖譜,而人魚族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已經很久了。他們現在的生命型態是經過無數年進化而來的,也就是說,現在的人魚族已經完全適應了星海環境,如果把他們的基因調回初始模式,那不是在救他們,而是在害他們。所謂的理論和實踐的差距,就在于此,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