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這也是羅柴德最想問的,但馬臺山先開口指了出來,他也豎起耳朵凝視傾聽。 改裝傳統的柴油發動機,進而研制樹柴油專用發動機,在歡想實業的實驗室中都可以辦到,那里不僅有神通廣大的修士,而且他們還懂現代專業技術。 但是離開了實驗室,進入到具體的工廠生產環節,僅僅是獨立生產一臺最普通的柴油發動機,都明顯超出了幾里國目前的工業能力。 華真行有錢,可以買一條生產線過來,但這也解決不了核心問題。首先得有熟練的工程師以及工人隊伍,而且不是一個兩個,至少得包含一個完整生產體系。 就算人員問題解決了,那么原材料、零部件呢?在大學里研究發動機應該是動力系的課程,但實際中想把它生產出來,這個產業鏈條可就太長了。 它涉及到采礦、冶金、機械、材料、電子、能源、化工等各工業門類和技術領域,在生產組織上能夠將之完善整合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也不多見。 至于幾里國,只能說正在努力中…… 有人說現代工業化大生產的前提,就是社會分工,但是社會分工本身也有前提。 首先是核心產業部門能夠生產核心產品,就意味著掌握了全產業鏈的技術整合能力,只是有些部件不會親自去生產,而采取了外購的方式以提高效率。 其次是在其身處的市場運轉體系中,這個產業鏈條是完整的、可控的,處于統一的開放市場內,遵循同等的交易原則。 假如沒有這兩個前提條件,尤其是第二個前提條件,所謂的社會分工就會演化成一種偽分工。占據強勢地位的一方,就會利用其強勢地位,剝削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生產者。 現代經濟運行的復雜性,往往就體現于此。 有人喜歡說“我們并非身處不同的階級,只是勞動分工不同”,這往往就是用所謂的分工關系來掩蓋階級關系。 現代社會,在產業鏈條不同的分工環節之間,往往也包含著階級關系,尤其是在所謂的國際分工領域。 它的體現方式更加隱蔽,更令人難以察覺,并非某個人對某個人的,而是某個廣義的群體對另一個廣義的群體,甚至是某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 人們痛恨血汗工廠,血汗工廠的工人當然是受老板的剝削,這是非常明顯的階級關系。 可是另一方面,血汗工廠做為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整體上受另一個環節的剝削往往更嚴重。這種階級關系卻是隱蔽的,具備相當的復雜性,也缺乏理論研究與宣傳。 以幾里國的體量,不可能發展像東國那樣的全產業門類。但是在能夠發展的重點產業中,比如木薯食品加工業,就要盡量掌握完整的產業鏈條…… 面對馬臺山的問題,崔婉赫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像背宣發稿一樣侃侃而談,來了一大段上述內容。 聽到最后,馬臺山忍不住舉手打斷道:“崔部長,您先不要介紹這些,我就是想問問,歡想特邦目前有樹柴油發動機生產能力嗎?” 崔婉赫:“沒有啊,我一開始就說了沒有,怎么著還得再等幾年吧?!?/br> 馬臺山:“那么專用柴油機的生產,你們打算怎么解決,或者說用什么方式解決?” 羅柴德:“問這些干嘛?總會有辦法的,我們還是先參觀吧!”他不是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而是不想在這種場合多說。 歡想實業目前所缺乏的能力,就是合作方可談判的空間,回頭再專門談合作唄。 風自賓卻笑著說:“我們在東國收購了一家發動機生產企業,改組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名叫樹油動力,就是去年下半年的事。 歡想實業提供了樣品和技術圖紙,批量改裝傳統發動機、小批量試生產專用發動機,都是樹油動力負責的?!?/br> 房關發展收購的這家企業,原名鑫通柴油機廠,史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國企,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進行改制,更名為通柴動力集團,當地老百姓一直稱呼它為通柴。 這家企業命運多舛,改制后還一度成了上市公司,因需求猛增紅火了幾年,但隨即生產經營就陷入了困境,后來被另一家大型國有汽車集團并購。 該汽車集團與好幾個國家的車企有合資合作項目,在東國本土生產海外車型。 并購之后,通柴的生產經營仍然不見起色,后來母公司就以資產處置的方式,將其控制權轉讓給了桑島國的車企,自己只保留了少量股份。 可是近幾年,那家桑島國的車企的日子也非常不好過,連年巨額虧損。通柴身為其海外子公司,好似也處于一個沒落的產業,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 海外母公司想讓其直接破產。這時房關發展扮演了白衣騎士的角色,它沒有收購這家企業,而是在其處置資產時收購了所有產生實體,包括廠房、車間與各條生產線。 這樣做,可以盡最大程度避免各種產權與債務糾紛。 房關發展成立了一個新公司,名字不再叫通柴,而叫樹油動力。當地政府表示,希望他們能夠盡量少裁撤員工,以免造成社會沖擊。 樹油動力的實際動作則遠遠超出了當地政府的預期,他們只是裁撤了管理層,不僅繼續聘用了大部分原廠職工,而且還設法召回了大批流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