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這片戈壁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炎熱的地區之一,特瑪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真正擁有與治理過這片地方,與幾里國、尼朗國之間也沒有正式的勘定過邊界。 最早的所謂地圖劃界,源于三百年前的殖民宗主國劃分勢力范圍,界線是一條季節性河流,而那條河流二百年前就消失了。 與此同時,幾里國方面給特瑪國提供了各項援助,其資金來源就是那個專項基金??傊俏迨畠|米金華真行就沒想留著,抄自特瑪國,就花在特瑪國身上。 很難說這兩件事之間沒有聯系,但它們的確是分別獨立進行的。 特瑪國的新聯盟與幾里國新聯盟,并非從屬關系,它是自主的。但其組織宗旨、行動綱領、施政方略都是參照幾里國新聯盟。 從一開始起,它就是在華真行的援助下建立的。華真行不僅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幾里國、歡想實業、養元谷都派出了大量顧問人員。 所以特瑪國發生的變革,幾乎就是當年幾里國變革的翻版,但過程比幾里國革命更快,各方面的沖突也更劇烈。 其領導人沙耶奇-德魯巴雖然出身于舊勢力,但也經歷了近乎脫胎換骨的改造,就連他的家族都順應了這股潮流……具體過程就不必贅述了。 華真行在其中擔任的角色,有點像幾里國革命中的三位老人家。他本人基本都待在大學里讀書,真正進行實cao的抓手,則是王豐收以及常駐特瑪國的司馬值、扎在紅等人。 華真行當年曾有個朦朧的想法,希望把基立昂培養成特瑪國的夏爾。但世事變化總令人有些始料未及,所謂“特瑪國的夏爾”,最終成了基立昂之父沙耶奇。 特瑪國的革命還有個特點,在其內部轟轟烈烈,但在外部卻無聲無息、幾乎無人關注。 這多少也有點像當年的幾里國革命,在其剛剛爆發時,所謂主流國際社會認為這無非又是一次家常便飯式的武裝政變,甚至賴得多看一眼。 直到新幾里國成立之后,發生了很多事情、推行了不少政策,才引起了某些外部勢力的關注,有人企圖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干涉,希望幾里國能回到過去。 華真行通過與岡比斯庭合作,化解了不少可能的事端。當然了,僅僅與岡比斯庭的合作是不夠的,他還讓度了春容丹的渠道利益,這才爭取了一個相對平靜發展的環境。 如今的特瑪國,比當年的幾里國更沒有存在感,外部勢力甚至連干涉的興趣都沒有,因為幾乎看不到任何利益。 這是多么被人無視啊,難道很多人已經忘了世上還有這樣一個國家了嗎? 這么說特瑪國也夠慘的,但還有比特瑪國更慘的呢,就是它西邊的鄰國尼朗國,如今已經不算鄰國了,因為被歡想特邦給隔開了。 假如說很多人已經忘了世界上還有特瑪國,那么更多的人是根本不知道尼朗國。 特瑪國的局勢穩定下來已經是年末,這時曼曼已從平京大學畢業歸國,仍然擔任春容丹中心主任,并接過司馬值的職位,兼任國際養元術協會理事長。 國際養元術協會有兩個重要職能,組織培訓以及資質考核。一至四級養元師的考核發證都是免費的,但從入門級到三級培訓班,收費則相當昂貴。 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班,收費東國幣六十萬。想參加培訓,需要已在國際協會登記的導師級會員推薦,而且還不包教包會。如今培訓的規模擴大了,但每一期仍然都報滿了。 曼曼回國后,華真行開的玩笑成真了,真給她在非索港大學安排了一個教授身份,負責指導養元術的教學研究工作。華真行在校園里見到曼曼,還得點頭行禮叫一聲曼教授。 與曼曼同期的那批幾里國留學生,大部分都回國參加了工作,也有少數人留在東國繼續讀碩士。據沈四書統計,這其中將誕生幾里國的有史以來的第一批工學碩士。 華真行有些驚訝,曾經的幾里國雖然破敗,但高層也有不少出國留學的,比如當年的總統貝克萊就在茵國拿過好幾個學位呢! 他還特意核實了一番,結果卻發現沈四書說的是事實。 幾里國也曾有不少人去海外留學,拿過經濟學、法律學、國際關系學、藝術類、語言類……等等學位。但是工學專業留學生,除去已移民者,最高只拿到過學士學位。 如今這種情況,也算是不經意間創造了歷史吧?假如沈四書沒有做調查統計,甚至都沒人會意識到。 同樣在這一年的下半年,有另一個歷史被創造出來,就是幾里國終于將養元術培訓全面納入了公民義務教育內容。 第579章、百谷王 將養元術納入義務教育,這是華真行早年的設想。而新幾里國早已成立,為什么要等到今天才得以實現呢? 因為現實條件不成熟,最重要的就是公民教育體系進入正常運轉狀態需要時間。 有一個刻薄的說法,新幾里國成立之初,人均教育水平為胎教。所就算建立了小學、中學、大學……解決了校舍和師資問題,也得有足夠的學生啊。 人們不可能跳過小學直接去讀中學、大學。幾里國的三所大學,從今年開始才有了大二學生。至于大三、大四、大五仍然處于準備狀態,等待華真行這一屆新生逐年攻讀完畢。 幾里國的小學教育體系,在夏爾市建立得較早,但是在全境內鋪開,已經是新幾里國成立兩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