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他們在校期間只不過是通過了養元術考核,拿到了相應的等級證書。 比如那19名三級養元師中,就有華真行。他也混在新生中去參加考核了,一、二、三級考核全部順利通過,華同學就有這個水平嘛。 非索港大學現有教職員工3980人,在開學時,一級養元師1215人,二級養元師673人,三級養元師186人,四級以上養元術導師37人。 這個數字沒什么統計學意義,因為大家都是從各單位抽調來的。但是另一組數據很有趣,本學期,教職員工中新增一級養元師419人、二級養元師208人、三級養元師55人。 更重要的是,有16人突破四級成為中級養元術導師,還有七名原四級養元師突破五境,只是暫無教職員工突破大成。 這個數據同樣很驚人,說明老師們也在進步,修為水平整體上了一個臺階。假如不算高端修士,這所大學快趕上一個大型宗門了。 寒假期間,非索港大學的師生們有一個校外集體勞動項目,就是給掩月鎮修城墻,參與者至少要有三境修為,三級養元師也勉強合適。 除去春節放假,他們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完成一公里長的標段,這屬于當地特有“第三類工程”。 掩月鎮,在華真行的規劃中,將來是五心谷移民的聚居地。其實在這一學期,已經有一些五心谷族人零零星星遷居到歡想特邦,基本都是那些新生的家長或親友。 這些人當然不是葫蘆運來的,小規模送幾個人過來,有的是辦法。華真行這學期又在葫中世界打造一片新的街區,就準備安放在掩月鎮。 可是掩月鎮為什么要修城墻呢?這是米國康捺大學團隊提供的設計方案,該方案還獲得了第一屆歡想人居獎的最佳創意獎。 該大學團隊中有好幾位東國裔華族人,負責人則是一位地道的米國人,但也被奉為東國文化研究專家,他們居然設計了一座東國式古城。 “古城”最引人注目的設計,就是差不多長寬各五公里的城墻。 城墻開了十一座陸門,東、南、西各三座,北面是兩座,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河流穿城而過,又開了兩道水門。 城墻根下是個繞城公園,寬約二十米,種植各種花草樹木并有一條步道穿過,再外圍則是護城河。兩道水門與護城河相連,十一道陸門則連著護城河上的橋梁。 假如是真實的現代城市規劃委托,這樣的方案恐怕早就被甲方臭罵一頓打回去了??墒欠旁谑澜缃洕搲陼F場展示,參觀者都覺得挺有創意,幾乎都將最佳創意獎投給了它。 這個方案轉到歡想實業、房關發展的相關設計科室中,則遭致了一片謾罵聲。 比如黃鳳野就吐槽,設計團隊是哪根筋不對,將如此大的投資和工程量都浪費在非實用性設計上,為一個小鎮搞這么大的工程? 設計團隊分明就是在自娛自樂,沒想過實現它的代價,卻給歡想實業出了一道難題,采不采納這個方案? 它畢竟是第一屆歡想人居獎的最佳創意獎獲獎方案,完全不采納的話,有諸多方面的影響,不利于華真行的總體計劃,但按照這個方案施工,顯然有些冤大頭。 最后還是華真行以風自賓的身份拍板——修!與此同時,歡想實業內部還搞了個創意征集活動,怎么修這個城墻? 城墻原本的功能就是防御,但在現代戰爭中,這個意義已經可有可無,還能搞出什么花來? 最終采用的施工方案,則是幾里國供銷總社兼歡想特邦供銷總社主任李小陽提供的。 李小陽是墨大爺的弟子,一位實業家,曾開辦了非索港最早的草鞋作坊和商店,還有一家修理廠,那也是草鞋幫早期的據點。 歡想實業成立后,李小陽與雷大金、李敬直、唐森至并稱四大金剛,都擔任副總裁。 李小陽提供了非常簡略的手繪草圖,主要是城墻的橫切面。在他的方案里,城墻高十一米,加雉堞超過十二米,外寬七米,內部中空,分上中下三層。 每層其實都是一條大走廊,凈高三米五,凈寬六米。 見過帶窗戶的城墻嗎?掩月鎮的城墻就帶窗戶,沒有朝城外的,但是朝沖城內的,隔幾米就有一扇,而且有三排。從城內望過去,那不就是一棟長的看不見邊的三層樓? 但是從城外望過去,那就是城墻,還帶著雉碟呢! 城墻不僅有窗戶,每隔幾百米就有上下的樓梯間以及開向城內的門。 那不是城門,而是從城內走進城墻的門,能從樓梯間走到各層以及城墻頂上,甚至還設計了電梯間、斜坡通道、洗手間。 華真行收到方案就打電話問李小陽:“你這方案有意思啊,修了一條二十公里長的步行街,還是三層的!” 李小陽笑道:“不是三層是四層,室內三層,室外一層,城墻頂上也相當于步行街。 寬度都是六米,遇到有城門的地方,一、二層就斷開了,但第三層、第四層還是全聯通的,相當于過門天橋?!?/br> 華真行:“先別談這些細節,你建議修三條二十公里長的室內通道,究竟想干什么用?當住房吧肯定不合適,我能讓全城的人都住城墻里嗎? 而且我看你設計的就是一條大通道,除了城門,中間沒有任何隔斷??!” 李小陽:“是不是還不夠寬?其實可以加寬一點,比如墻內通道凈寬八米,但我認為六米就夠了??績却澳沁叺乃拿鬃呷?,靠外墻那邊的兩米擺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