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江主任問華總導,有什么重要指示,院系的日常工作需要自己怎么配合?他可不認為華真行單純就是來讀書的,更重要的目的應該是監督考察吧? 華真行則笑著告訴江懷谷,不要緊張也千萬不要因此有壓力,平日該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只把他當成一名普通的大一新生即可。 在幾里國以及歡想特邦,能知道華真行“華總導”這個身份的人,如今至少也得是四級養元師。且知情者都不會對外宣揚,養元谷自有內部紀律。 正因為如此,華真行才能混在其他同學中安心讀書。 知情人如牛校長、江主任等,都不會挑破華真行的身份。學校里還有不少老師都是認識華總導的,因為他們同時也是養元谷的中級養元術導師。 其實江主任的話也不能算錯,華真行的目的當然不是單純地讀書。他要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就是以學生而非導師的視角,去監督考察整個大學體系的工作。 日常經歷他都會記錄下來,包括各種細節,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調整,他會給歡想特邦教育主管部門提供詳細的報告。 該學院的院長雷云錦和該專業的系主任江懷谷,其實都不是做專業教學出身的,如此也能看出這所大學目前的特點,就是培養急需的實用型人才。 雷云錦和江懷谷,這些年就在幾里國從事水利工程建設,最清楚這里需要什么樣的人,也對歡想特邦的水利資源分布、開發條件以及勘探規劃情況非常了解。 當然了,另外幾位副院長以及副系主任,則是江海大學派來的,他們多年來從事水利工程設計以及教學工作,同樣擁有豐富的經驗。 很多院系都與東國某所大學合作,同時掛兩塊牌子,這也是非索港大學的特色。比如這里還有一個農林學院,也掛著東國農林大學黑荒分校的牌子。 這是王豐收、牛以平、郎校民、沈四書等團隊的工作成果,也是爭取到的東國教育援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里已有很多東國居民,卻不是真正的移民,他們雖然拖家帶口來了,但基本都保留了東國國籍。 華真行對此采用了很特殊的靈活政策,給了他們歡想特邦登記居民身份,可享受正式入籍同等待遇,但不強行要求他們入籍。因為東國不承認雙重國籍,幾里國也不承認。 所以這些學生可以同時拿兩份畢業證書,比如華真行,將來既有非索港大學的,也有東國江海大學的,哪個好用就用哪個,這打消了很多人的后顧之憂。 第561章、搞不定就找楊總 今年正月,王豐收和曼曼先后突破大成修為,華真行那時就有預感,養元谷中還會有更多人有此成就,就像某種封印被打開。 對于個人來說,能否突破大成,誰都無法保證。但對于一個整體來說,在一個長周期內它只是一個概率問題,養元谷已有數量足夠多的五境巔峰修士,且不乏高人點化。 非索港大學開學后不久,果然又有喜報傳來,新聯盟的另一位元老也突破了大成修為,竟是極少顯山露水的唐森至。 唐森至擔任歡想實業副總裁時主管財務,綽號唐財神。新幾里國成立后,他擔任了財政部長,一直很低調,甚至極少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幾里國的財長,其實也沒什么好高調的,就如幾里國的財政政策一樣,一直保持著低調、穩健、務實的風格。 一國財長如果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經常高調出境、鼓呼不斷,那恐怕說明這個國家出問題了,面臨的情況或許很嚴重。 非索港大學、摩旺大學、班達師范大學同時順利開學,也標志著幾里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圓滿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展開。 首任財長唐森至并未連任,財長的位置交給了他這些年一直帶在身邊培養的本地副手,然后回到了歡想特邦,擔任歡想特邦財政司司長。 從財政部部長到財政司司長,唐森至的修為越來越高,怎么官反倒越做越小了? 這就是養元谷暨歡想特邦的特色,同時也向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官不一定非得越做越大,只要稱職且適志就好。 這么說多少也像個小玩笑,因為唐森至的職務雖然“降”了,但待遇卻提上去了,享受養元谷暨歡想實業體系內的九級待遇,而幾里國總席夏爾名義上也只是九級干部。 別的原因且不說,大成修士的待遇就是九級,華真行巴不得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唐森至擔任歡想特邦的財政司長,其實權力比原先任財政部長時更大,因為在這位置上調動的資源更多,歡想特邦的財政收支規模也比幾里國大得多。 歡想特邦的財政收支,指的可不僅僅是政府收支,他還要兼管歡想實業的財務收支。 唐森至要跟蹤各建設工程的進度,這是支出項目,同時代為主持春容丹中心的日常工作,這是收入項目。 春容丹中心已從新田鎮搬到新非索港市,這是農墾區的第一個整體搬遷機構,中心新址就在延伸向掩月湖的那座半島上。 該中心的建設由養元谷弟子完成,效率非常高,施工負責人就是坐鎮掩月湖大陣的祝玉京。 祝玉京不僅帶人修建了春容丹中心的辦公場所,又在半島外的市區位置打造了兩片街區。 其中一片提供給東國援建隊伍的生活區,非索港工程項目指揮部也設在那里。另一片就是春容丹中心員工的宿舍區及家屬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