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有冷盤有熱炒、有清蒸有油炸、有煎烤有湯羹,更有趣的是還有葷有素! 《百花饈》怎么會有葷菜呢?雖然每道菜中都有花,但也不僅僅是有花,花有時是主材有時是輔材。 比如現代東國有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菜叫木須rou,其中就用到了萱草花,能說它是素菜嗎?《百花饈》中雖然沒有木須rou,但也有幾道類似的菜。 比如其中有一道菜,須用到新鮮的荷葉和將綻未綻的荷花,但主料卻是田雞。華真行聽說過叫化雞,可沒聽說過荷花田雞,名字居然還叫美人出水。 《百花饈》中的菜譜還有一個特點,其使用的大多就是易于收集的普通食材,絕對不至于罕見難尋,就是很多要求比較挑剔。 比如有一道腌菜,說白了就是酸黃瓜,用的就是帶花的黃瓜,在花未凋謝時采摘。這樣的黃瓜就跟女孩的手指差不多大小,連花一起摘下來,做好后看著還挺嬌艷的。 菜譜中還有胡扯般的解釋,說什么“瓜為華之實”、“取其華未落、實已生”、“凝煉其菁華氣、結丹意”、“尋常萬物皆可品生機菁華”,還給這道菜起了個名字叫“菁瓜丹”。 誰家丹藥是小黃瓜形狀的上面還帶著花?而且還真是小黃瓜做的,帶著花一起吃! 黃瓜開花后,需要疏掉一些,不能將每一朵結瓜的花都留下。就選在花托下的黃瓜長到一指大的時候疏藤,恰好可以拿來做菜,其實很多人都吃過。 《百花饈》中的食材雖然大多很尋常,但其記載的加工手法同樣不簡單,雖沒有《餐芳譜》的要求那么玄乎,但至少也要有大成修為打底。 《百花饈》的書冊很薄,還配了不少插圖,除了最前面的那道瑞玫蜜,剩下的內容恰好就是一桌席面。 風先生應該是催問華真行,能不能把這道席做出來?華真行干脆就擺一桌吧,先約好個時間,再把重要的合作伙伴都請來,也不能就他和風先生兩個人。 華真行做這一桌百花饈的地點,就在歡想園的島上樓閣中,他給丁老師、白少流、游方、成天樂等人都打了電話。 丁老師仍然聯系不上,據說是又探訪某處小世界去了,但方外門長老朱山閑和譚寒川聽說消息,便聯袂代表方外門來吃這頓飯。 石不全和尚妮聽說此事,也表示要出席,負責接待自家尊長嘛。 白少流、游方、成天樂原本都說有事正忙,但聽明白華真行要做的是一席百花饈,又紛紛表示其他事情不要緊,怎么著也得來給華總導一個面子。 他們還都不是一個人來給面子,所以湊齊了一大桌。曼曼當然也從平京趕來,王豐收聽說消息,也自稱有點公務需要到這邊來處理,順便參席。 但是華真行沒讓王豐收來,只說下次再找機會吧,這次一桌已經坐快不下了。 華真行雖然沒讓王豐收過來,卻主動給三位老人家打了電話,尤其不能忘了楊老頭。結果墨大爺聯系不上;柯夫子人沒打算過來,卻讓華真行把《百花饈》這部書發給他一份。 楊老頭居然也沒來湊熱鬧,說是正忙著呢,但是明確要求華真行換個時間,再給他老人家做一桌百花饈。 …… 歡想園湖心島上有三層樓閣,建造它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搞養元術培訓。哪怕住在歡想園中的普通居民,平日也看不見這島嶼和樓閣。 有資格登上這座島嶼的,都已將養元術修煉入門,至少也是一級養元師。 湖岸的東南角有一片竹林,有一畝半左右,在一個居民小區或生活區中,已經算比較夸張的面積了。林中有幾條小路蜿蜒交錯,每個路口都立著路燈桿、裝有監控攝像頭。 路燈桿上還掛著“嚴禁盜筍,違者重罰”的牌子。 竹林間雜生了一些其他的植物,展開藤蔓生長的野草莓、接近一人高的灌木樹莓,樹莓還分兩種,黃樹莓和紅樹莓,反正都挺好吃。 假如有人獲準進入湖心島,竹林中會突然出現一條原本并不存在的路,沿著這條路走到湖邊,有一條貼著水面的石板長橋通往島嶼,而這一幕普通人是看不見的。 島嶼上的三層樓閣,第一層的主體部分是一個帶講壇的大廳,廳中沒有椅子,兩側沿墻的架子上放了不少蒲團,這里差不多可以同時坐兩百人。 樓梯在一樓進門處的兩側,二樓則有五間類似教室的地方,走廊兩側各兩間,盡頭處還有一間,各有不同的功能。 三樓則是導師的辦公室、休息室、教學研究室。樓頂則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平臺,平臺上修建了一座六角涼亭,亭中有一個圓形的石桌和六個石鼓凳。 華真行設的百花饈宴,就在閣樓的一層大廳里。大廳中央放了一張大圓桌,坐十五、六個人都不覺太擠。 在大廳的一側,華真行擺開了長長的cao作臺和一溜爐具,上下水也不知是怎么接的,現場做菜,堪稱全開放式的廚房。他身后的架子上放的不是蒲團,而是各色花肴。 曼曼昨天就來了,今天下午也在幫忙打下手??墒恰栋倩}》中的很多道菜使用的加工手法,須大成修士才能掌握,曼曼的火候還差了點。 就比如說那道菁瓜丹吧,看上去就是一朵新鮮的黃瓜花,花托后連著一根曼曼小指般的黃瓜,就似剛從藤蔓上摘下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