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梅野石:“華總導將服倉交給游真人時,請務必轉告一聲。我代表昆侖盟希望能邀請他有時間能來蕪城知味樓幫忙坐鎮,長則半年,短則三個月?!?/br> 華真行:“好的,我一定把話帶到,今日再替游真人多謝梅盟主!” 蕪城知味樓就相當于昆侖盟的聯絡中心,不僅有各派弟子輪值,還有各派尊長高人輪流坐鎮,尊長高人平日可監督這些弟子的行止并指點其修行。 有資格坐鎮知味樓的各派高人,八境修為是最低標準。華真行貴為養元谷之主,昆侖修行界這段時間以來最炙手可熱的“高人”,尚且沒有這種資格。 假如按最低要求,游方的修為倒也夠得上線了,但與于蒼梧、梅野石、陶然客這些人相比,他論資歷、威望多少還有些勉強。 但梅野石發出這種邀請,表面上雖然是請游方來“幫忙”,實際上卻是代表昆侖各派認可了游方“高人尊長”的身份。 有資格坐鎮知味樓,意味著什么就不用多說了吧?假如知味樓中有“員工”不服,相信以游方的手段,也都能收拾得妥妥帖帖。 梅野石這種人做事,當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而是有完整的前后鋪墊。原本假如他幫忙祭煉服倉,待到游方上門取服倉時就順勢發出邀請。 如今華真行沒按他的想法去辦,那也沒關系,就通過華真行傳個話。假如游方愿意接受邀請,那對整個昆侖盟來說當然是好事,相信游方自已也能看明白。 見此事告一段落,梅野石笑道:“那就拜托華同學了!時間不早了,我們先去參觀工大校區吧……我能否領略一番華總導飛天小板凳的妙用?” 第478章、好向導梅野石 來到知味樓后的句水河邊,掩去行跡避開眾人耳目,華真行祭出飛天小板凳,挽著曼曼在梅野石的指引下飛天而去。 梅野石也站在小板凳上湊熱鬧,反正小板凳可以展開成大舞臺嘛。 若按東國標準,平京、尚海是一線城市,那么蕪城這樣的地級市頂多算四線。這種城市缺的不是郊區地皮,而是真正能帶來發展潛力的落地項目。 工大分校區在蕪城南郊,規劃中總占地面積三千余畝,差不多就是兩平方公里。從空中俯瞰,已建成的校區內明顯還有大量的預留用地。 這個校區的出現,改變了蕪城沒有綜合大學的歷史。 該校區目前設有機械、材料、計算機與信息、電氣與自動化、能源化工、城市建設、生態環境、物流管理、經濟與貿易、食品科學等院系專業,都是幾里國及歡想特邦所急需。 至于土木、水利、交通、礦產冶金等幾里國同樣急需的專業,這個校區暫時還沒有,要么通過別的合作方式去解決,或者在三期建設中補充。 華真行也不能指望跟這么一個校區的合作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華真行之所以選擇這樣一所大學的分校進行合作,當然不是因為它的位置恰好在蕪城,而是經過了各方面的綜合考慮,事先派人調查比較過情況。 但他拿到的只是介紹資料,很多事情還得向梅野石這位神通廣大的當地人請教。 大年初三,學校還在放寒假,校園里空蕩蕩的,幾人降低高度在校園中穿行,而華真行已在元神中構建整個校區的心盤,同時聽著梅野石的介紹。 梅野石的語氣有些感慨,在他看來,這個校區是蕪城近年來最重要的項目。它不是錦上添花、也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真正能幫助這座城市保持長久生命力的。 華真行不是在東國長大的,所以有些情況他感受不深或者意識不到。 新聯盟建立的新幾里國,建設與發展模式有太多地方在借鑒東國經驗,給那個曾經絕望的煉獄帶來了希望的曙光與蓬勃的生機。 但在梅野石看來,東國的發展固然值得稱道,是當今世界少有的一抹亮色,但也有很多歷史遺留的教訓,幾里國不能重蹈覆轍。 前人摸著石頭過河,走通的路可以跟著走,踩過的坑就不要再跟著踩了。 梅野石生于1971年,在蕪城北郊一個山村中長大,直到十八歲上高中時才進城讀書。 他親眼見證并親身經歷了東國這幾十年的變化歷程,東國從一個人類歷史上最成熟的農業國發展為最大的工業國。 他小時候的村莊,集體公社取代了傳統的宗族社會制度,父輩們除了種田之外,付出勞動最多的就是農田水利建設。 那是一個人口和經濟持續增長,但仍處于相對貧困落后的年代。 梅野石上小學之后,公社制解體,鄉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入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被切割為以家庭為社會單元狀態。 第一產業的持續積累,第二產業的體系布局大體完成,通過社會改造提供了大量的人口紅利,再加上資本的引入,開啟了工業化的進程。 隨著大量鄉鎮企業的出現,人口從村莊聚集到鄉鎮,進入生產繁榮階段。為了降低資源與環境壓力,官方開始控制人口增長,實行了非常嚴格獨生子女政策。 這個政策持續了近兩代人的時間,直到前幾年才結束,但是再想恢復生育率卻變得異常困難。 因為幾千年來的婚姻家庭與社會結構、倫理體系乃至認知方式都被消解了,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