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并不是一座城市里某個僻靜的角落有陰祟,時不時顯形嚇人才叫恐怖,而是一整座城市里,男女老幼都生活在麻木與絕望中,無論怎樣掙扎都看不見一絲改變處境的亮光。 推廣養元術,并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 只有理解了華真行的理想,才會明白他為什么要那樣做。他的理想就是要打造一個可以那樣做的世界,他為此已經做了很多。 華真行方才問到,昆侖盟成立以來,只有一人飛升,那么世上這么多修士的修行所求又是什么?其人生對這個世界的意義與價值又何在? 說到這里,華真行又問道:“游兄,且不說他人,就說你自己,修行為何?” 游方:“我師父說過,修行是為了享受生活?!?/br> 華真行:“什么是享受生活?” 這并非一句設問,而是華真行帶著神念的自問自答。 每天早上點十碗面,吃一碗倒九碗是成功的人生?還是將每一碗面都能做得更美味,才是人生成功? 可以壓榨很多人的勞動、支配很多人的命運,能隨心所欲摧毀美好的事物、讓人們服從自己的權威,是否就是人生所追求的幸福? 那么你是否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與快樂,而你本人的存在,就是美好與快樂之一? 我是否需要高高在上,才能享受這個世界?還是我在人群之中,就已經是一種享受?修士或許可以做到后者,但對于其他人而言,有這樣的世界嗎,如果沒有怎么辦? 對華真行而言,考慮的問題根本不是養元術是否應該推廣,而是推廣它能帶來什么、應該怎樣推廣? 華真行的聲音中帶著神念。通常神念是需要有對象的,而華真行也不知道周圍都有哪些高人潛藏。但此刻,他的神念卻朝著整片山野發出,將神識延伸到最廣,似雷達般來了個扇面掃描。 他不是想把誰給找出來,而是讓聽見聲音的人都能接受到神念,這有點像傳說中的聲聞智慧成就了。 游方鼓掌道:“聽華真行此言,當浮一大白!哎,怎么沒酒???” 華真行順手取出一箱酒在桌旁,這時又有人擊掌道:“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酒也是為我準備的嗎?有些日子沒見了,華總導的修為何時突破了七境?” 游方暗吃了一驚,當即凝神戒備,因為這個人似是突然出現的,現身時就已到了近前,以他的修為,方才居然毫無察覺。 華真行擺手道:“游兄不必驚訝,這位約先生,也是我今晚約的朋友?!苯又峙ゎ^道,“我突破七境修為也不久,就在認識這位游方道友的前兩天?!?/br> 第461章、因果律武器 華真行什么時候認識的游方?就在他認識張藍衣的一周前,2023年的12月初。兩人第一次在春光宴見面并共進晚餐,迄今還不到一個月時間。 那時華真行剛剛突破了七境修為,華真行傳了游方養元術功訣,兩人還以神念互演斗了一番槍法,然后又互相交流了自己所習的槍術。 所以華真行是什么修為、有多大本事,當時只有游方了解得最清楚。 華真行以養元術為修為根基,養元術雖然看似更容易入門,其實把話說穿了,它就是更容易教而已,所以顯得容易學。 培訓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對學員心性修養的塑造。 不論修煉哪門法訣,能否突破大成并沒有難易之別。突破大成之后,修行主要依靠修士自身的領悟,上師只能以點化為主。 丁老師送給華真行的煉妖葫,最適合華真行在大成之后繼續修煉與感悟養元術。煉化葫中世界,就是在一片死寂中開拓可容納生機的空間。 華真行隨身帶著煉妖葫已有大半年之久,只要沒有特殊情況,他每天都在堅持祭煉葫中世界,也談不上什么刻苦辛勞,就是自然為之。 神氣法力日進。 修為的每一境,圓滿之后,秘法功訣都可以繼續修煉,仿佛無窮無盡,但想破境的話,都需要幾個前置條件。 首先是行功圓滿,其次要有機緣,能窺見更高境界的玄妙,更重要的是還要經歷相應的考驗,修士則常稱為劫數。 比如牛以平,突破四境差不多快有二十年了,但迄今仍是四境圓滿修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悟性不好始終無法參透,也可能是那玄之又玄的機緣未至,又或是工作太忙給耽誤了? 連華真行都在想著,啥時候把牛處長弄到養元谷去專門閉關,點撥一番給他創造機緣或可突破五境,然后再努努力,看他能否考個養元術導師證。 華真行本人祭煉葫中世界時間也不算短了,但直至在春光宴見到了于蒼梧,他才有了一絲朦朧的感悟,仿佛窺見了養元術突破更高境界的契機。 華真行跟別人還不一樣,他就是養元術的開創者,并沒有現成的功訣以及前人經驗可以讓他去參照,所以這一點尤其不容易。 于蒼梧并沒有傳授他任何秘法,只是走過來往那兒一坐,當時所展示的意境就是點化的機緣,而這個機緣應該是楊老頭給小華創造的。 接下來的日子,每吃一頓飯,感悟仿佛就更進一層,每一頓飯好似都不白吃,他已經能夠窺見踏入更高境界的門徑了。 七境,丹道中又稱玄胎境。金丹化玄胎,宛若無中生有,那么要想從六境突破七境必須要經歷一個“無”的過程,又稱真空劫或真空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