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其實在現有的一千多萬人口中,組織幾千名符合要求者通過這次測試也不是不能。別忘了這里還有很多東國裔華族僑民呢,其中大部分家庭還是很重視教育的。 但華真行還有另外的考慮或者說顧慮,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培養,不能只依賴于外國,假如文化教育做不到獨立自主,那么國家意識形態也將不能自主。 這與華真行等人對東國的觀感與態度無關,而是一個國家立足的根本,尤其是人文類教育,一定要立足于本國的社會實踐,這也是被無數事實所證明的。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廣泛的交流與學習。但學習與交流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建立在自我修養的基礎上,國家亦如此。 遍觀世界,那些真正能做到獨立自主的強國,其領導人極少是國外培養的人才。這并不代表他們不會學習外界的知識,包括人類歷史上各個國家所創造的知識與經驗。 派出大量的留學生,可以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思想、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新思路,同時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情況。 但是在真正的自主大國中,這一類留學人才幾乎不會構成國家領導與決策層的主體,大多是以咨政建議者的身份出現。 假如這一類人才成了國家領導決策層的主體,這個國家往往會出問題——那些小國常見的各種問題。這不是歧視與偏見,就是經驗總結的事實。 世界上有很多動蕩小國,其經濟、外交乃至民生、軍事等各項政策,不僅在客觀上很難做到獨立自主,有時在主觀上也很難保證這一點。 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很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甚至拿了國際知名學府的高等學歷,比如幾里國的末代總統貝克萊,其組建的政府領導決策層,也是同類人員占主體。 這樣組成的政權,很難說它的各項政策傾向誰的利益。 有很多人之所以能夠上臺,其實就是因其出身背景而受到了某股外部勢力的扶持,他們是被選中的,問題的關鍵是被誰選中的? 就算不談滲透與控制的陰謀論,其原因也很簡單。自然科學類的還好說,但是社會科學類的知識體系,不論是哪個國家的教育,都不會專門針對解決幾里國的問題而研究。 人們在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時,肯定都傾向于利用已掌握的工具與程序。 可是世界上并不存在這樣一套現成的工具和程序,只要簡單的學習與照做,就能給幾里國以及各個國家創造美好的將來。 假如它真的存在,只要派人去學,學回來照做即可,那么世界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恐怕早就天下大同了。 只有那些傳銷團伙的頭目,才會宣稱有一套簡單的方法,你只要去照做就能發家致富。實際上并不存在這套方法,或者說它只是團伙頭目發家致富的方法。 現代世界很多設計好的政經制度,特別是它所依附的社科理論體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帶著明顯的傳銷性質。 再從稍深層次的原因說起,做個換位思考,某個國家為外國培養人才,其首要目的肯定是要為本國的利益服務,那么它所教授的工具與程序,首先都要服從于這個目的。 當兩國有共同的利益基礎時,這種培養或許是有效的。當兩國出現較明顯的利益沖突時,你也可以繼續去學習對方,但那必須是自主地、清醒地、判別式地學習。 有很多小國并沒有建立立足于本土的高端人才培養體系,有時并非無心,更多還是無力。 因為這么做的成本實在太高了,還不如將資源投入到其他更容易見效的領域,反正世界上還有那么多高等學府呢,精英階層的教育問題總是能解決的。 可是華真行并不想這樣,除了這次公派留學生,對幾里國更重要的還是建立本土的高等教育體系,先實現從無到有。 所以跟東國方面的教育合作,重點不是走出去,而是引進來。幾里國計劃建一所綜合大學,改造原摩旺大學設立新的學科,聘請一批東國方面的高校教師。 東國提供的教育援助款項都用在這樣的項目上,重點發展自然科學類與工程技術類專業,當然也有人文藝術類專業。 新聯盟也正在組織人手,研究與總結幾里國革命與社會實踐的指導理論,以及所要推行的社會文化思想與法律倫理體系,柯夫子早就在指導這方面的工作。 除了位于首都的綜合大學,幾里國還要創辦一所工程學院與一所師范學院,同時創辦七所職業技術學校,每個邦區都有一所。 一所綜合大學、兩所??茖W院、七所職業技術學校,這就是教育部門制定的“127計劃”,它才是幾里國目前高端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 就在前幾年,由于全球疫情的影響,很多大學都讓學生在家上網課。歡想實業組織了專門的團隊,搜集了海量的課件進行甄別整理,重點關注的是東國各大學的重點學科。 僅有課件是不夠的,還得有現場教研團隊。 幾里國現在需要的不僅是工程項目,也需要教育項目,能拿到援助資金當然很好,就算拿不到也要自主投入,最好通過外事部門溝通協商一個總體計劃。 華真行搞定了碧空洗大陣之后,就趕到非索港參加會議。這是一次內部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