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近幾十年來,隨著東國的開放,又有一批人遠赴海外做各種生意、尋找各種機會,然后也在世界各地定居。 原本定居在幾里國的很多東國裔華族人,利用自身的優勢,做起了與東國方面的買賣,其中吃苦耐勞者占大多數,但與當地黑勢力勾結、坑害同胞的人也有不少。 這些人看上去良莠不齊,實則是當地環境造就。 而近幾年來,隨著東國實力的日漸強大、政策的傾斜,也越來越注意文化與經濟方面的輸出與交流,在黑荒大陸各國有很多援建項目與投資項目,派來了大量的工程建設人員。 黑荒大陸上的東國裔華族人,大致來源主要就是這幾個部分。整個黑荒大陸有七億多人口,生活在這里的華族人至少有上百萬,如今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 但是農墾區與黑荒大陸、與幾里國、與非索港等地方都不一樣,如今的十五萬居民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東國裔華族人。 這是風自賓的意愿,也是他刻意安排的結果。非索港北郊的那一道刺網格柵之外,包括農墾區在內的非索港北境,如今皆是風自賓的私人土地。 想做到這一點并不難,農墾區本就是無中生有,三個鎮子也是從零開始打造的。想雇傭、派遣、安置什么人到什么地方,都是歡想實業自己說了算。 歡想實業在成立之初,就有項目一部和項目二部的劃分。 農墾區的項目都歸項目一部管轄,都百分之百由歡想實業控制。而幾里國其他地區的項目建設,或獨資或合資、或控股或參股,則由項目二部負責。 為什么要有如此安排?華真行并沒有解釋,反正就是這么做了,這種事情他好像也用不著征得誰的同意。 在農墾區的十五萬居民中,來自東國的援建人員其實只有不到三萬人。理論上他們都是臨時居民,而歡想實業一直在想各種辦法,希望他們能長期留下,至少能留下一部分。 另外還有大約三萬居民,有的就是原先的援建人員,工程到期后沒有回國定居,而是選擇留在此地,還把家屬和孩子都接過來了,有的就是現有援建人員的家屬。 至于剩下的九萬多接近十萬居民,來源成份就很復雜了,是原非索港包括幾里國各地的東國裔華族人,被歡想實業聘用后陸續遷居至此,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舉家遷居。 近年來,黑荒大陸很多地方陸續發生了政變、部族沖突等動亂,東國在那些地方的援建項目也受到了干擾,甚至有些援建人員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證。 鑒于幾里國新政府與東國政府建立的良好關系,幾里國方面主動提出,可以為臨近各國的東國援建人員提供安全港。假如他們回國不便,可以暫時撤離到幾里國境內。 幾里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盡力提供各種協助,不僅幫忙轉移人員,需要暫時轉移的設備,也會想辦法一起運過來。 幾里國如今也有很嚴格的防疫要求,但這沒關系,可以在農墾區的高橋鎮劃定一片隔離觀察區,保證他們在隔離觀察期間的各種需求——這是黑荒大陸其他各國都做不到的。 王豐收、沈四書等人這次回東國過年,因為他們從小就是在東國長大的,很多家人以及親戚朋友也都在東國,這次帶了一系列的外交任務,要協商的很多事情。 幾里國新政府成立以來,幫助東國政府從黑荒大陸鄰近各國暫時撤離的援建人員,累計已有六千多人,隸屬于不同的公司與項目,都安置在農墾區,將來有可能還會更多。 東國方面專門派人來考察過,考察人員感覺就像來到了東國南方的小城鎮,且環境宜人,也是非常驚奇。 如今由于疫情以及低調茍發展等多方面因素,幾里國與外界的人員流動還處于一個相對的封鎖狀態,對境外只開了東國援建隊伍及其家屬這么一個口子。 農墾區三鎮,每個鎮子的規劃都是按十萬人口的規模,目前常住居民加臨時居民才將將到一半。 在更久遠的將來,其實也可以吸納整個黑荒大陸上的東國裔華族移民,至少華真行有這種打算。 黑荒大陸各國此起彼伏的社會動蕩,惡劣的治安環境,難以保證的發展預期,客觀上也在不斷創造這種條件。 至于這些人是否良莠不齊,是否會破壞農墾區的大好形勢,比如造成秩序的混亂與治安的惡化,也有人提出過疑問。 華真行則認為,這個問題需要高度重視,但不必為此太過擔憂。別說良莠不齊了,想當初的非索港滿城黑幫,就沒幾個好東西,那么艱難的環境大家不也都搞定了嗎? 環境會影響人,也會造就人,最重要的是,這里是否已建立了良好秩序和規則,并有強大的力量去維護它,讓人們都去遵守? 農墾區已經從幾里國各地吸納了近十萬東國裔華族移民,消化得非常好。將來有條件的話,吸納范圍可以繼續擴大到整個黑荒大陸,但要分步驟實施,不能超出消化能力。 從遠景規劃看,農墾區三鎮的最佳人口規模是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但華真行將來還要打造面積超過十萬平方公里的真行邦、建造不止一座新城市,必須吸納更多的人口。 不談這樣的遠景,眼前所見的農墾區三鎮,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已經發展到十幾萬人口的規模,在仙家法陣中一片安居樂業之景,居然還是出現在幾里國非索港這個地方,不得不說是一個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