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這也是系統發布的任務十五,如今要打造的碧空洗大陣,得具有九轉紫金爐大陣的某方面妙用,可借助它來煉制春容丹。 華真行帶來的竹箴,其實就是陣圖,是楊老頭給他的。以華真行的如今陣法水平,還無法設計出這樣的陣圖,蕭光等人也不行。 但是有了陣圖在手,眾人合力倒是可以把陣法布置出來。 所謂陣圖,可不僅是普通人所用的工程圖紙,而是包括了相應的陣法玄理、特定的布陣方式,還有陣法布成后如何運轉cao控。 楊老頭給華真行的這枚竹箴,差不多有七厘米長、兩厘米寬,看上去就是一根略帶弧形的竹片,質地卻晶瑩如玉、色澤明黃微綠,就像有一層不知盤了多少年的包漿。 假如不是能清晰地看到竹質紋路,華真行甚至懷疑這東西就是用一塊玉髓琢磨而成。 六境大成修為,就掌握了神念,并可給他人留下神念心印。但這就像面對面說話,很難跨越時空傳遞復雜的信息。 想穿越時空傳達信息怎么辦?普通人發明了可行的手段,最早就是文字。由文字寫成書籍,可以跨越時空傳授知識與經驗,宛若前人留下的神念。 假如沒有文字,就談不上文明的積累與傳承,只有口口相傳的簡單經驗,稍微復雜一點的知識就很容易失傳,又需要人們不斷去重新總結發現。 何謂箴?上古穿線編織之竹針,可以將一根根竹、木簡編成書冊,匯成典籍。 對于修士而言,很多玄妙的感悟難用語言文字描述,直接用神念往往更簡便。若有七境修為,便可借物傳神,將神念留在特殊的物品上,以供當時不在面前的后人解讀。 這種手段又稱御神之念,因此七境在古時又稱御神境。 簡單的御神之念,比如只有一句話、一段介紹、一句警告或提示,可以留在普通的物體上。只要此物沒有朽壞,凝聚御神之念的法力也沒有消散,元神清明者都可以解讀。 但是非常復雜的御神之念,可能需要反復解讀感悟的,對承載之物的要求就相當高了,東國修士通常用玉。 玉難朽卻易碎,以法力粹煉使其堅固難毀,再賦予御神之念,這樣的東西又稱玉箴。 所以在修行界,箴又有了另一種含義,指代各種秘法的承載物。假如按照這個思路,岡比斯庭體系所謂的傳承之書,也可以稱為書箴。 竹材本身并不適合制箴,就算是以玉制箴,用的也不是普通的玉,基本上都是天材地寶的品級了。 可是楊老頭就用了一枚竹片,將其煉化到堪比天材地寶的程度,制了一枚傳承碧空洗大陣的竹箴,當真是化腐朽為神奇。 楊老頭有多拽,已經不用再說了,他老人家的神通廣大,更不必用這枚竹箴來證明,所以華真行將竹箴拿出來的時候,蕭光等人也只有嘆服的份。 竹箴交給蕭光保管,所有參與碧空洗大陣建造的六級導師將輪流參悟。 這天是九月十一號,華真行在會議上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本月底之前完成高橋法陣與新田法陣的建造,從十月開始到年底之前,力爭將上游水庫區的碧空洗大陣打造完成。 碧空洗大陣雖號稱大陣,但畢竟不是養元谷大陣那樣的仙家洞天結界。養元谷大陣就算三位老人家聯手,也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徹底完成的。 打造碧空洗大陣,理論上五境修為就可以,但至少要有十名五境修士同時配合。假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可能前功盡棄,所以事先一定要協調好。 華真行這次調集了二十名五境修士,就是打算一氣呵成。在布陣的過程中,假如誰的法力不繼可隨時有人替換。就算如此,想在三個月內完成碧空洗大陣也不太可能。 為了給碧空洗大陣賦予可輔助煉制春容丹的妙用,還要求這二十人至少都是六級養元術導師,這就更困難了。 但華真行如今已是華總導,就算將潘采、王龍明、陳鳳、祝玉京、司馬值這五個人排除在外,他也能將將湊齊二十名六級養元術導師。 潘采等四人是派到布魯塞去了,司馬值如今坐鎮瓦歌礦業實在是抽不開身,至于其他人能調回來的全部都調來。 不僅如此,華真行還以養元谷的名義下達了召集令,所有三級(含三級)以上學員,只要能抽出空來的,這次全部都要征召。 第371章、眾立碧空島 按照楊老頭給的陣圖,想實現華真行“借陣煉丹”的目的,須要求參與陣法建設的所有人都已熟練掌握了養元術,以養元術為修為根基則更好。 這次需要動員三百名以上的三級養元師,五十名以上的至少已突破四級水平的養元術導師,最主要核心力量的當然還是二十名六級導師。 近四百人都整整齊齊地修煉過同一門法訣、至少都突破了三境修為,且接受的是同一套體系標準培訓。 換成任何一個修行傳承宗門,恐怕都很難湊齊這么多符合要求的人,但偏偏華真行能做到。 從三湖鎮趕來開會的曼曼,打開一個小本本道:“截至上周末的統計數據,養元術中心登記在冊三級養元師,目前共有四百一十一人?!?/br> 蕭光補充道:“養元谷登記在冊的四級養元術導師,目前共有六十八人。這個數字不包含五級或五級以上的導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