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潘采很驚訝,華真行如此大規模培養白板修士目的是什么?從修為角度看,這些人是水得不能再水了。假如動手斗法,當年的定風潭隨便叫出來一名四境弟子,哪怕是剛剛破境的弟子,都能輕松將眼前的五名養元谷弟子全滅。 但蕭光畢竟是一名大成修士,琢磨了半天也回過味來了。 眼前的這些人,于修行一途,天賦都是非常出色的。華真行或者說養元術中心,則是用了一種代價很大的方式將他們都篩選了出來,又用盡量低的代價培養至四境。 第309章、有教無類 所謂修士,不是平常的“人才”概念,所謂修為,是指一種自我身心所能達到的境界。修士不可能大規模培養,也沒法大規模培養。 無論是昆侖修行界還是岡比斯庭的神術師體系,采用的都是重點發掘的“精英傳承模式”,師父或導師要在世間尋找與重點觀察很久,才能選定傳人。 因為修行對天賦的要求實在太苛刻,有些人就算練一輩子也上境無望,師長投入的心血就等于白費。就算在這種精英模式下,也不能保證精心挑選的每一位傳人最終都能出師。 很多高人尋找傳人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給社會培養人才,而是為了保證后續有人。 這種在人群中尋找甄別、試探考驗,然后選定傳人的方式,也有很大的缺陷。比如石雙成這種人,假如她有天賦必定不會被忽視;但如果距她家隔兩條街的居民小區里,有一個孩子的天賦不亞于她,恐未必會得到關注……更別提毛嘟嘟這種人,原本鬼知道她是誰呀? 這還不僅是找到有天賦的人那么簡單。就算某人有此天賦,人品、脾性方面也未必適合修行,甚至其本人未必想拜師修行,就算踏上修行這條路,也未必愿意付出那么多艱苦的努力、能渡過重重劫數。 洛克曾經就對華真行介紹,神術師收的學徒,最終也能成為正式神術師的,總體概率也就在十分之一左右,很多學徒一輩子也就是打雜的助手。 華真行曾做的那個夢中,哪怕在最理想的狀態下,從小就接受養元術培訓的人,最終能突破四級的比例也不超過千分之一。那已經等于投入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去培養了,實際情況當然不可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所以這個比例只會更低。 華真行目前當然還做不到投入全社會的教育資源,但他已盡量投入了能掌握的社會資源,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進行篩選,將天賦最出色的那一批人都盡可能篩選出來。 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非常難得了。舉個例子,假如有修士想挑選傳人,直接在這批人里選就可以了,這不僅免去了極大的時間、精力,還能夠極大地保證成才率。 潘采不愧是大成修士,他幾乎立刻就發現了華真行這種做法的最有價值之處。 但華真行搞的這套篩選機制,成本極高!比如幕后三位老人家的支持值多少錢?這根本就不是錢的事,簡直沒法計算!解放與改造社會的成本又有多高、難度有多大?目前黑荒大陸這么多國家,好像還沒有誰真正成功過! 就算談養元師培養體系本身,需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尤其在學員到了三級之后,成本便會急劇上升。就連華真行都不得不另想辦法,結合磨礪神識的修煉,讓這些人開始提煉純金、煉制春容丹的基礎原材料。 待到養元師突破四級之后,還想繼續培養,假如按照傳統的培養修士或神術師的方式,所需的各種投入又有數量級式的增長,華真行眼下正為此頭疼呢…… 華真行培養養元師的方法,各方面的投入巨大,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進行配合與攤薄。比如他借助了新聯盟對非索港的解放以及徹底的社會改造過程,然后還要建立公民教育體系去推廣養元術,而這一點是極難復制的。 盡管潘采的眼光毒辣,看出了華真行在做什么。但華真行投入如此大的代價、在他可控制的范圍內搞出了這一套篩選模式,其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潘采還沒有琢磨得太明白,倒是他身邊的蕭光看得更清楚。 華真行當然不是想在養元谷搞一個超級宗門。假如是那樣,這些人就算對社會無害、能在山中自給自足,恐怕也沒有多少益處,反而等于抽空了社會上天賦最出色的那一批人。 可惜蕭光今天不在飛毯上,否則石雙成轉述風先生那一句“我平生最不喜歡的就是黑幫”,他一定能聽出弦外之音。 在蕭光看來,華真行更重要的目的是為各行各業培養和凝聚人才。四級養元術導師就不說了,不能再以尋常人的眼光看待他們。哪怕就是三級養元師,至少也有元神清明的境界,學習能力遠遠超過一般人。 三級養元師還是太少,那么二級養元師呢?這些人至少渡過了“身受劫”的考驗,已能不被尋常疫病所染。他們在人均壽命如此低、各種疫病流行的幾里國,又是多么寶貴的人才?可以更放心低任用到各個重要的崗位上去! 就連蕭光自己甚至都有同樣的打算。他最近看中了一位名叫圖良漢的當地土著,將其招收入班達市綜合執法部的行動隊。他也推薦圖良漢參加養元術中心的培訓,假如能夠修煉有成,在工作中再好好培養一番,將來說不定可以接替自己現在的職位。 蕭光清楚,他不可能永遠擔任班達市綜合執法部的行動總隊長,在這個職位上最多待兩年半,最少恐怕只能待幾個月就得被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