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華真行:“有啊?!?/br> 墨尚同微微皺眉:“你自己都說出來啊,別等我一句一句地問!” 華真行一縮脖:“我不知道您老想問什么呀……其實我有感應,您是在布陣,每走一步,陣法仿佛都有變化,我卻不太好形容?!?/br> 墨尚同:“這就對了,吃飯去吧!” 華真行:“您老先回,我給您送盤菜過來?!?/br> 華真行一走到后山就聞著味了,神識一掃就知道那道“玉立凌空節”已經做好了,一共三盤,還在蒸鍋里沒拿出來。 這是華真行第一次看見柯夫子做菜,相當不錯,并不比他的手藝差。高人就是高人,不服不行啊,既然做了三盤,那就是三個老頭一人一份了。 墨尚同:“夫子叫你做的那道菜,就不必給我端過來了?!?/br> 華真行:“您是不喜歡吃嗎?” 華真行沒去端菜,反而跟著墨大爺一起進了院子,邊走邊說道:“我看見您老人家,忽然想起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 華真行最近在網上看了一些小說,主要是修仙小說,放松圖個樂子同時也換換腦筋。小說里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矛盾沖突,比如在某某宗門的食堂里,有各種含有靈氣的食物,但是普通弟子很難吃得起,卻因此被有錢又勢的同門笑嘲笑。 換成現代都市場景,比如在一個餐廳里,張三點了一道溏心鮑,回頭看隔壁桌上的李四只有一盤小蔥拌豆腐下飯,然后便出言嘲諷,旁邊還有一幫小弟跟著幫腔……大抵就是這樣的情節吧,吃飯也可以換成別的事。 李四受到了羞辱,要么奮起反擊,以高超的手段狠狠打臉張三,在眾人驚嘆的目光中瀟灑而去,要么暗暗立志,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等待時機一鳴驚人。 華真行每次看到這種情節都覺得很好玩,假如設身處地,他處于李四的位置,其實并不會在意,因為他在不知不覺中早就過了要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尊的階段。 再把這個場景換一下,假如是墨大爺坐在李四的位置,那就更好玩了。墨大爺肯定不會生氣的,而是會很從容、很平靜地勸告對方,三言兩語說明其中道理以及原則。 墨大爺一定會很認真、很誠懇,而他越認真,就會顯得對面那伙人越好笑甚至越可憐。 華真行倒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場面,假如他遇到了,反應應該跟墨大爺差不多吧。區別就在于墨大爺不會動手也沒必要動手,而華真行假如遇上了進一步挑釁說不定會動手的。 墨大爺很耐心地聽華真行講了這么多話,已經到屋中坐下了,反問了一句:“你到底想說什么?” 華真行:“我就是忍不住在想,假如把您老放在這個場景中會很有趣。楊總曾告訴我,美味佳肴也好,粗茶淡飯也罷,都能甘之如飴才是真修行。不論是小蔥拌豆腐,還是玉立凌空節,心中無分別?!?/br> 墨尚同面無表情道:“老楊這是在混淆概念,物實有別,豈可同名?不一樣的東西非要說成是一樣,那才是矯情?!?/br> 華真行此刻已能確定,三個老頭上午是真吵架了,看樣子很可能就是柯夫子挑起來的。他又笑著問道:“為世間謀福,不是讓大家都習慣過苦日子吧?” 墨尚同:“簡行篤志,不以為苦?!?/br> 華真行:“以您老的境界當然沒問題,非但不苦,還有自在大樂,可是別人未必能行啊。這句話最好是對自己說的,對別人說就不太合適了。 而且說句實話,今日這盤玉立凌空節,是我與柯夫子身體力行而得之食,毫無靡費之處,您老還矯情什么?” 墨尚同突然笑了,坐在那里抬頭道:“你這孩子,現在會說我了?” 華真行笑嘻嘻道:“小蔥拌豆腐,再就兩個饅頭,就是簡行篤志?您老應該很清楚,饅頭和豆腐費的工夫,可比那道玉立凌空節要多多了!” 墨尚同微微瞇了瞇眼睛,點頭道:“這話倒是不錯,你就把菜端過來吧,我也不是那種不聽勸的迂腐之人?!?/br> 什么話不錯?今天這道玉立凌空節,筍是自己拔的、雞是自己抓的、菜是自己做的,東西都是自家院子里來的,只是心思精巧些、做得好吃些。如果說這樣的菜還算靡費之物,那就是錯亂名實了。 要說費工夫,饅頭和豆腐這樣的東西才是真費工夫。做饅頭得種小麥、收小麥、脫麩殼磨面粉、和面、揉面、發面,然后才能上鍋蒸出來。至于豆腐,那也有一整套工序。 為什么它們卻令人不覺靡費呢?因它們不貴重難得,現實了批量化生產方式。哪怕是手工作坊的批量生產,也會使用很多工具,極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這些就是墨尚同等人身體力行、不覺勞苦之事,否則世人哪能好好吃豆腐?難道因此就說豆腐不好吃了嗎? 華真行:“端過來干什么,一起吃唄!” 話音未落,楊老頭的聲音傳來道:“那就一起吃吧,還有金歡芽炒竹雞蛋呢?!?/br> 柯夫子的聲音也傳來道:“那我就裝成一大盤,都端你那邊去?!?/br> 華真行方才說了那么多話,目的可不僅是為了勸墨大爺吃這道菜,而是勸架,終于又把三個老頭又勸到一桌上去吃晚飯了。 晚飯后華真行走出院子,背手搖頭暗自嘀咕道:“都這么大年紀了,還讓人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