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假如是普通人可能難以分辨,但對方顯然不是普通人,微微一怔便隨即笑道:“原來是化影之術,道友好手段!這黑燈瞎火的,剛才居然沒注意?!?/br> 來者第一句話說的是英語,此刻換成了東國語,而且稱呼華真行為“道友”。此前華真行只在小說里聽過這個稱呼,看來對方是一位東國修士,而且也把他當成了東國修士。 至于化影之術華真行從來沒有聽說過,估計是和幻形分身差不多的法術吧。 華真行不動聲色地答道:“好眼力!好見識!請問你是誰,為什么跟蹤我?” 那人笑道:“沒想到在這種地方還能遇見同道中人。既然已經露了行藏,那也沒什么好隱瞞的,我叫蕭光,隱居三湖鎮。 你們的車隊從我的鎮外經過,車上有人施法抹去了路口的痕跡,令我很意外,然后我便察覺你的車隊有問題。 大半夜不開燈,中間那輛大巴車的行李艙里裝的不是行李,而是十幾個像是人質的人。我很好奇,所以就想搞清楚,卻不知早就被道友發現了。 我無惡意,冒昧之處,還請見諒!” 此人話語中透露出的信息好像還點誤會,洛克是不久前才發現他的,而他卻以為華真行這邊早就發現他了,卻特意等到合適的地點才將他攔下。 第220章、三湖鎮 三湖鎮,正式的名稱叫西水區,與非索港的原北灣區、現克林區一樣,都是幾里國的第三級行政單位,擁有相當大的自主與自治權。 非索港有五個區,如今已全部被新聯盟整合,也徹底改變了原先的治理結構。班達市這邊則有十八個區,主城區有七個,外圍郊野則有十一個。 主城的這七個區和原先非索港的狀況差不多,其基層街區被大大小小各個幫派把持。至于郊外的十一個區都以某個鎮子為中心,情況相對有點不同,基本上都被某一個或少數幾個幫派所控制,西水區就是其中之一。 西水區的轄境內有三座湖泊,面積都在一平方公里以上,枯水季也不會干涸。它們被斑尾河的一條支流串聯,河流兩旁還有與湖泊相連的季節性濕地。 據當地人回憶,在二十年前,那三座湖泊所在的洼地也是季節性濕地,大旱季中只是分布著星星點點的小型水泊。大約就是從二十年前起,局部區域的氣候漸漸改變,西水區也修了一些簡單但是巧妙的水利工程。 比如開掘濕地,修建了一些簡單的堤壩,多余的淤土還用于種植園和農田堆肥,清理了各種危險的生物。經過幾個大雨季之后,三座湖泊才漸漸成型,因此在當地人的俗稱中該地漸漸變成了三湖鎮。 所謂鎮,指的就是該區域核心的聚居地,已經像一座小城市。 這樣的三湖鎮簡直是班達市郊外的一處風水寶地,風光秀美、氣候也很舒適。它可能不適合海外游客觀光,但對于當地的有錢人來說卻是個度假休閑、偶爾放松的好地方。 控制西水區的原先有四、五個幫派,后來三湖幫漸漸狀大,成了那里獨一無二的勢力。解決了局部區域的灌溉問題,三湖鎮的農牧業、種植業、手工業發展得也不錯。 在鎮郊有規劃相對合理的大片農田,種植了很多并不是當地的傳統作物,比如水稻、小麥、玉米燈,不僅能供應主食,也能提供養殖業的飼料。 這里有小塊的田地,還種植著當地人根本就沒見過的瓜果蔬菜,有點像規模更大的棕櫚莊園,或者東國援建工人的駐地。濕地和湖泊的淺水域里,居然還有菱角、荸薺、水芹、茭白、蓮花、芡實、莼菜、茨菰生長。 三湖鎮有五萬人口,居民構成和班達市其他區差不多,以當地土著為主體,還有不少羅巴裔以及其混血后裔,這都是殖民時代留下的痕跡。 當地的主副食供應基本都可以自給自足,還有幾處大型種植園種植的是經濟作物,產品用于出口或外售。 班達市的各幫派既有沖突也有合作,而且大型幫派都與生態鏈最高層的守衛陣線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三湖幫還在班達市的主城區開了一家特色商店,在猛牛幫的地盤上,售賣三湖鎮的特色產品,主要是各種當地從沒見過的各種果蔬,還有rou禽蛋之類。 楊老頭總能搞來各種時鮮蔬菜、雞鴨魚rou,估計那家商店也是其采購渠道之一吧。至少在東國援建項目工程部出現之前,非索港連個雞蛋都不好買,但華真行從小都沒缺過這些東西。否則就算拿菜譜當連環畫看,他也沒法學會實cao啊。 當地大部分土著根本就不認識這些東西,也不會加工,所以很少夠買。但是其他族裔,比如東洲裔尤其是東國裔華族人則特別喜歡,哪怕哪怕商品貴得出奇也是供不應求。這家商店里還貼著三湖鎮的宣傳海報,有休閑度假別墅還有特色東餐酒樓。 商店里賣的都是原材料,想吃東國菜可以自己去三湖鎮,那里有一家專做東餐大酒樓,名字就叫三湖酒樓,開業已有十幾年。 很多人會驅車前往就餐,有人還在三湖鎮特意住幾天。有時外來的觀光旅游團用餐,也會特意在路上繞個彎安排在這家酒樓。按當地標準,能在那里消費的都算高端人士了。 三湖酒樓做的主要是當地少數高層人士以及部分海外觀光客的生意。華真行以前并沒有聽說過三湖鎮、三湖幫、三湖商店以及三湖酒樓的消息,因為他并不屬于這一類人,也不生活在班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