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華真行提高了警惕,但并沒有發現什么人在這一帶繼續埋伏蹲守,估計大頭幫的人找不到羅柴德便已經離去,說不定還在別的地方繼續搜索。特瑪國美里機場的登機信息又不和幾里國非索港的大頭幫聯網共享,金大頭應該還不知道羅柴德已飛離了黑荒大陸。 吃過午飯休息之后再往前走,離非索港已經不遠了,漸漸可以看到村落以及人們放牧的牲畜。其實非索港郊外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村落,與東國所謂“農村”的概念完全不一樣,就是生活在郊野上的人們搭一些棚屋,利用天然草場放養一些牲畜。 這些人有的是從別處遷來的,有的是在城里找不到生計自己跑到郊區來的,仿佛生活在這個世界的邊緣地帶。根據某些國際機構估算,畜牧業以及半畜牧業是幾里國的支柱產業,比重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與其人口中的愛滋病毒感染率差不多。 為什么是國外機構的估算,因為幾里國內也缺乏準確的統計數字,當地政府掌握的數據恐怕還不如墨尚同知道的更多。 當地飼養的牲畜有山羊、綿羊、牛、駱駝等,不僅加工自用還對外出口,可以說大部分牲畜是出口的,包括整只活體以及粗加工后的皮毛等物,只有少量rou類在當地市場上出售。如此貧困的地方,放養的牲畜竟然大部分都出口了,原因也很簡單,很多當地人消費不起。 墨尚同曾給華真行做過簡單的測算,一平方公里的草原用以牧養牲畜,差不多能養活五到十個人,牲畜再多的話恐怕就會引起草原的退化。必須有現代的大規模種植業提供飼料,才能進一步保護環境并提高產量,而現代規模種植業又需要工業基礎支撐。 非索港周圍的草原已有部分退化的跡象,但還不是很明顯。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地廣人稀,所以飼養密度不算大,牲畜多了就可以多放一片地方;二是當地人的放養習慣基本上不管,旱季食物少的時候會餓死一些牲畜,無所謂,正好揀老弱病殘自己吃了,雨季水草豐盛的時候再繁殖。 第三個原因跟氣候有關,從事牲畜業的是定居者并非游牧者,客觀條件也不允許他們游牧,那么飼養牲畜就得有水源。而這里每年一個大雨季加一個小雨季,其他的時間是旱季,又缺乏水利工程,自然條件就限制了放養規模。 非索港的居民已有五十萬左右,在環繞城市的郊原上從事畜牧業的有兩萬多人。在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的地方,也有一些大型的農場和種植園,可以給畜牧業提供飼料,而小規模的個體業主還會從事一些簡單的農業種植,總計大約飼養了近百萬頭牲畜。 畜牧業雖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但從業者的收入并不高,利潤的大頭都被農場主、種植園主以及中間環節的加工商、進出口商拿走了。 華真行看見這些牛羊和駱駝,不禁想起了墨大爺帶他“逛郊野”時分析的種種情況,遠處已經能看到片片炊煙,快到晚飯的時間了。腳下出現了可以辨認的道路,非索港不遠了,就在這時,華真行突然聽見遠處傳來打罵與求饒的聲音。 應該是有人在教訓誰,這在當地是很常見的事情,華真行原本不太愛管閑事??墒撬牭搅艘痪洹澳阋才浯┎菪?!”不禁眉頭一皺,提著長棍轉身就走了過去。 第026章、殺人容易教人難 一片半枯死的灌木叢邊,兩個穿草鞋黑大漢正在揍另一個小伙子。草鞋又稱麻鞋、芒鞋,可用多種材料編織,打法也有很多種,但當地人只會打一種,就是墨尚同教的,如今已經成為草鞋幫的標志。 挨揍的小伙子倒在地上,抱頭捂臉蜷縮成一團,口中還在含糊不清地叫道:“我再也不敢了,你們放過我吧!”他光著腳,但是腳還算干凈,應該也是穿鞋來的。 他的鞋已經被扒下來了,有個黑大漢正拿著鞋抽他的腦袋。另一個黑大漢則用腳踢他的后背,邊踢邊罵道:“就憑你也敢冒充草鞋幫的人?你配穿嘛!” 華真行居然認識這雙草鞋,甚至知道是哪家作坊生產的,因為它和當地人自己編的草鞋不太一樣,扎得更致密也更結實,而且在鞋面上縫了一層隔水透氣的無紡布。 當地有各種寄生蟲,特別是沙虱主要就感染腳部,穿草鞋可以防止感染,有了這層無紡布效果就更好了,穿起來也更舒適。別看就這么小小的改進,當地人自己在家里就不會弄。非索港只有一家作坊生產這種草鞋,是半機器化的,這家作坊也是草鞋幫的成員開的。 華真行已大概搞清楚事情的始末,挨揍的小伙子并非草鞋幫的成員,卻買了一雙這樣的草鞋,結果被這兩個黑大漢看見了。 這兩個黑大漢是草鞋幫的成員,他們認識這個小伙子,知道他不是草鞋幫的成員,所以很生氣,就搶了草鞋正在揍他呢。 兩個黑大漢也許是揍得太投入了,并沒有察覺華真行已走來。拿鞋抽的那人剛把手舉起,冷不丁斜刺里有一根長棍掃來,啪的一聲打在手腕上,鞋被挑飛了,一股暗勁帶動了他的身體轉了半個圈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另一名黑大漢也嚇了一跳,急轉身喝道:“誰?”緊接著又驚呼道,“華?” 兩名黑大漢都認出華真行了,但華真行卻不認識他們。走到有人煙的地方時,華真行已經將臉上、手上的油膏都洗干凈了,衣服也換了一個面反過來穿,他這張典型的東方人面孔在當地挺有辨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