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節
書迷正在閱讀:超喜歡你呀、她的秘密、[火影忍者]收集男寵獻姬君、洪荒之混亂大道、異世妖兵、亡妻之戰、希聲、(足球同人)紅黑歲月、我有特殊的高冷技巧、天蒼奇緣
結果還真就鬧起來了——怎么能不鬧起來?年后瓦剌入貢,王振將回賜削減到往年的二成不到,按人頭賞賜的銀錢一律免去,兩千多瓦剌使臣頓時就炸了鍋,鬧哄哄被人一路押送回了邊境,緊跟著就是瓦剌入寇——怎么能不入寇? 不過,皇帝到底還不算是笨到家了,從他的反應來看,他應該是早料到了瓦剌會有反彈,也想好了應對措施。 他決定御駕親征。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早! 第283章 對皇帝的奇思妙想,宮中人均已處于見怪不怪的態度了,也沒什么好阻止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后宮不得干政的祖訓下,皇帝是否御駕親征,那不是后宮中人可以插嘴的,阻止他的事情應該交給文臣們來做。后宮人若是隨意開口,指不定還要被文官們詬病呢。 當然,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很多時候道理敵不過感情,仁孝、誠孝兩位皇后,都離后宮不得干政很遠,也是賢名遠揚,誰讓她們那個時代不一樣,和丈夫、兒子的感情也不一樣呢?現在太后和皇帝的關系都冷淡到這份上了,還怎么出聲?至于太妃,說過一次就被打臉教訓了一番,自然也是偃旗息鼓,不會有什么多余而且無用的勸說。 唯獨比較擔心的,便是皇后和宸妃了,兩位女眷應該私下都勸說過皇帝,也都因此遭到冷遇,可能還被斥責過一番,無奈之下,只好聯袂來請太后出面,打消皇帝荒唐的念頭。 雖然太后、皇帝關系冷淡,皇后對此心知肚明,但該來的時候都有來,該表示的時候也從不曾怠慢,禮數上從無虧欠,因此,婆媳的關系還是比較緩和的,也不是那等無法打開心扉說話的僵冷關系?;屎筮@會兒心事重重,也是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意思,坐下來沒一會,便抹起了眼淚?!霸趺炊紕癫换貋?,好像是早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出去親征?!?/br> 萬宸妃也在旁幫腔,“只說是歷代皇帝都曾在沙場上經歷過血火,他也不能例外……不論妾怎么拿澶淵之盟的事例來勸說,大哥都不肯聽從。反而以為妾作不祥之語,反過來責罵了妾身?!?/br> 這個比喻的確不恰當,皇后聽了,也沉下臉來,有些不高興地瞥了萬宸妃一眼,不過,她性格柔和,卻也不曾出口責罵什么——這已經是很不快的表現了。 萬宸妃望了皇后一眼,似乎便已經把她的想法給看了出來,便又進一步解釋,“宋時遼發大兵攻宋,真宗皇帝臨前線督戰,士氣激揚,故能保住北疆不墜,不必遷都。真宗后以此為得意事,大大褒獎了力主此事,挽回大宋半壁江山的寇準??杉词谷绱?,數年后,王欽若相公不過是寥寥數語,說寇準這是: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此后寇準終身再未得重用,可見真宗對此語也是深以為然。試想以真宗力保北疆的功績,事后再思及當時親臨澶州一事,亦是以孤注一擲視之。若是當時城破,又待如何?” “本朝幾位先皇,雖然都是戰績彪炳,但當時北虜力已弱,我朝勢強,此出猶如是痛打落水狗。如今的瓦剌如同剛長成的狼崽子,這番含恨叩關,也可說是也先本人多年所欲。大哥自少長在宮中,從未上過戰場,先帝昔年領軍出兵以前,不知隨著文皇帝南征北戰去過了多少地方,饒是如此,天子親自領兵,也沒少吃勸諫?!比f宸妃侃侃而談,“凡出兵,須先預不勝,可御駕親征,卻是許勝不許敗。古來未見有仗是只能勝不能敗的,便是經年老將也未敢如此放言,又何況大哥即使英明神武,也從未真正上過戰場呢?” 她引經據典,觀點實際、道理清楚,一番話完全體現了她的見識水平——一樣的話,錢皇后是絕對說不出來的。徐循不禁和太后對視了一眼,都是看出對方心里想法:當時兩人都許萬氏堪為皇后,其實這看法并沒有錯……錢氏都做了幾年皇后了,和萬氏比,水平依然有差距。 不過,皇帝卻也是絕對不會聽從萬氏勸諫的,徐循問道,“皇帝聽了你的說話以后,是否反而動怒,將你狠狠訓斥了一番?” 錢皇后進宮不久,便是忍不住眼淚般哭了起來,萬宸妃雖然也有委屈之色,但還保持了冷靜的態度,訴說完此事,她試探般關注著太后和徐循的表情,聽了徐循問話,仿佛是若有所悟,突然也有幾分沮喪地吐了一口氣,低聲回道,“是,大哥很是生氣,奴賠罪許久,方才讓大哥息怒?!?/br> 錢皇后卻未對萬宸妃的受挫露出喜色,她也有一樣的遭遇,“媳婦這兒也是一樣,只是提了幾句擔心大哥的話語,便被大哥斥為婦道人家,沒有見識。宮里周meimei、劉meimei,也都是如此?!?/br> 畢竟都是皇帝嬪妃,在這件事上的利益是一致的,全都不希望他出去冒險。只是由錢皇后、萬宸妃作為代表過來說話而已,徐循看了太后一眼,見她猶未有說話的意思,便道,“看來,大郎已經是下定決心了。聽說朝中也是反對聲連連,但他都不加理會……即使我等說些什么,怕也難以動搖他的念頭?!?/br> 萬宸妃蹙眉道,“雖說如此,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等險卻是不可以冒的。大哥只說我等精銳數十萬,瓦剌能戰之士不過五萬,數倍于敵,必無不勝之理??蓱鹗氯羰沁@么簡單就好了,妾身家中也是有人上過陣的,從沒聽說能以人數判斷勝負。若是如此,宋代國力數倍于遼,人口也是一樣,又怎么會連國土都無法保???此事無論如何也該阻止大哥,否則,勝固然還好說,若是大哥敗了,只怕連國本都將動搖,今后對上瓦剌,我朝天兵將再無勇氣?!?/br> 她雖然沒有明說,但態度已經是很明顯了——非常不看好皇帝的領軍能力,覺得他出去后的勝算很低,泰半是要敗的。更有甚者,已經是為皇帝落敗以后國朝的命運擔憂了。 畢竟是官宦女兒,從小飽讀詩書,才二十歲上下,就已經能看得這么深遠了。同樣年紀的錢皇后便只能是哭著附和,徐循心里也是有些感慨:可惜了,皇帝長子,卻偏偏是為人憨直的周妃所生…… 周妃和皇后關系如何,只看她雖然生育了皇長子,今日都不帶她來求太后,便是可見一斑了。說起來,宸妃也生的是皇次子,皇后都肯帶她來,這就是個風頭被蓋過了都不計較的軟和人,周妃能和她把關系處成這樣,可見為人了。 她微微搖了搖頭,也不說什么了——為太后說幾句話,算是盡過情分,接下來該怎么應對,那是太后自己的事。 太后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一直都是沉默不語,錢皇后和萬宸妃都快沒話說了,才道,“國朝祖訓,后妃不得干預政事,你們怕是還不知道這話的份量。當年皇帝年幼,太皇太后與我也都沒有臨朝稱制,自然是有原因的。領兵出陣這是大事,皇帝智慧,深如淵海,必定是早有盤算,即使一開始偶有小敗,那么多名將扈從著呢,也有深悉軍事的宦官跟隨在側,難道這些人個個都是廢物不成?一旦不順,皇帝自然會向他們咨詢。雖說不算勝先算敗,但也沒有杞人憂天的道理。此一戰,可能不能贏得多漂亮,但終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若是毫無勝算,就是殺了內閣也不會同意出兵的……爾等真以為這是王振的胡鬧么?即使看似胡鬧,背后也都是有道理在的,朝堂上的事,還是別管得太多了?!?/br> 前面的廢話基本可以不必聽了,重點是后頭的信息:太后也不看好皇帝,認為開始必敗,但看好戰局終究不會太糜爛。畢竟瓦剌竄起不久,國朝這里卻是精兵強將,而且還有很多專家參贊,皇帝失敗一次后,銳氣一挫,腦子也會清醒下來,到時候讓專家出手,收拾瓦剌還是很簡單的。 這一層意思說得比較明白,正常宮廷中的成年人都能聽懂,比較隱晦的是第二層意思:此次御駕親征,皇帝非常固執,并非是為王振撐腰,反而是王振為他張目。包括點起數十萬大軍去對付瓦剌,都不是認為瓦剌值得這么多人。 無非就是親政幾年,威信未立,聲望不高,駕馭群臣也感到吃力,所以要借瓦剌的鮮血,來為自己立威罷了。當他大勝回朝時,聲望必然上漲,到那時候,還愁壓不倒內閣,壓不倒群臣? 任何政治行動,都是有目的、有意義的?;实廴绻皇切难獊沓毕氤鋈ネ嫱?,那么也不會這么固執。正是因為有了全盤計劃,才容不得旁人說嘴,不論是愛妻愛妾,還是養母庶母,除非給他一個更簡單的刷聲望辦法,不然這一仗肯定得御駕親征,根本就沒得商量。 皇后似懂非懂,還是央求了幾句,才失望地住了嘴。倒是萬宸妃似乎是懂得了許多,美目流轉,隱隱有深思之色,卻是不再懇求了。 第二天,她私下來求見徐循。 “太妃娘娘素來是以敢言耿直聞名宮中?!痹陂_場的寒暄后,萬宸妃也是開門見山?!版缃褚彩桥e棋不定,因此特來請教……娘娘以為,大哥的盤算,有幾分把握?” 畢竟是心思穎慧、皎然不群,宸妃的嘉號,她當得起。 望著萬宸妃如同晨星般明亮的雙眸,徐循禁不住微微地嘆了口氣,忽然間,她明白了二十年前,章皇帝欲改立皇后時許多人的心態?!赐噶颂笥媱澅氨商幍?,又何止她一人?只是也許多數人都同她如今一樣,失去了將一切說破的青春銳氣,也早就沒有了堅持己見的底氣。 現在的情況,甚至比當年還糟幾倍,可她還有什么不平則鳴的心情?現在的那個人,也不會把她的看法當回事……肯聽她說話,為了她的言語而喜怒的那個人,早也已經不在了。 鴛鴦失偶、鴻雁折翼,本就是人間至慘的事,不是當時痛過就算——在當時那天崩地裂的疼痛過后,留下來的傷口永遠也不會真正愈合,看似是忘了,甚而連自己都以為忘了,那個人的音容笑貌,也早已被時間模糊,唯有對景時偶然一痛,才讓人明白,原來這鮮血,從未停止流淌。 “一成也沒有?!彼龎合铝烁杏|,坦白地說,“和你一樣,我也覺得他絲毫沒有當統帥的才具和經驗。如果此戰由他統領,那肯定必敗?!?/br> “既然如此——”萬宸妃挑起眉毛,作出了詢問之色。 “這個道理,其實不止我明白,”徐循道,“太后也明白,甚至群臣都明白。但是不讓他去,第一個辦不到,第二個,他也不會安心?!?/br> 只有讓皇帝去了,在現實的cao作中明白地知道自己的缺憾之處,他才能知道自己的計劃有多天真。才能情愿把事情交給專家來做——武事上是宿將,文事上自然就是閣臣??赡芤簿褪潜е@樣的念頭,內閣才沒有反對到底,最終讓步同意親征。 萬宸妃沒有驚異之色,顯然是早想到了這一層可能,只道,“難道……難道就不能和大哥說實話嗎……好好地說,大哥也未必會不諒解……” “我知道你想問什么?!毙煅f,“不錯,我從前是說過實話,和章皇帝……想必,你也是聽說了往事,才夸我有個耿直敢言的名聲?!?/br> 她不禁自失地一笑,“不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章皇帝聽得進去,我才說,如今的大郎嘛……只能說,若你想學我當日行事,可不要以為,一定會是當日一般的結果?!?/br> 她說穿了萬宸妃的想法,萬宸妃卻也不顯得訝異,只道,“啊,娘娘看出來了?!?/br> 又是沉吟了片刻,方問,“那,難道娘娘當日行事時,已經是算定了先皇必定會反而因此看重娘娘的品德么?” 很多事,后世傳來是美談傳奇,仿佛徐循為胡皇后仗義直言,必定會令章皇帝不怒反喜,‘從此越為看重’。只有在宮廷中生活的人,才會對當年的故事不斷多想,提出自己的疑問。 徐循搖頭道,“當年說話時,我抱定必死決心……也沒想過最終能安然無恙?!?/br> “那娘娘又是為何——”萬宸妃有絲不解。 “無它,就圖個快意而已?!毙煅f,“當時覺得非那么做不行——就這么簡單?!?/br> “我明白了?!比f宸妃露出釋然之色,“如文成公所言: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