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節
書迷正在閱讀:超喜歡你呀、她的秘密、[火影忍者]收集男寵獻姬君、洪荒之混亂大道、異世妖兵、亡妻之戰、希聲、(足球同人)紅黑歲月、我有特殊的高冷技巧、天蒼奇緣
雖然王振為人,她亦不是太喜歡,但那畢竟是皇帝的大伴,縱有劣跡,也還不顯,一句話就要打殺,即使大臣們知道了會盡力夸獎兩位娘娘的賢德,但對皇帝來說,此舉會否也太過分了點?既然太后要親自過去乾清宮,應該便是鬧起來了吧…… 思緒紛紛中,徐循也顧不得這一茬了,吩咐韓女史,讓她好生清點嫁妝,又特地對阿黃道,“你勿擔心,若有出入,且都先記著,我明日再來解釋給你聽?!?/br> 阿黃至此,面上終于有些訕然,“娘娘又何必如此,難道您還能貪了我什么不成?您既然要回去,我也不留了,只讓姆姆留下便是了吧?!?/br> 其實徐循也不是不能理解她的心情,章皇帝去了,太皇太后老了,阿黃和她關系也只是平平,仙師這幾年雖然不錯,但手里終究不寬松,誰知道皇帝對姐妹們如何?雖說出嫁時也有莊田賜下,宗人府也會供給日?;ㄤN,但在宮中無靠,想要多攢一點也很正常。她若沒個心腹,不是自己來看,難道還讓財產流落給旁人掌管不成?因此只是搖頭,“不必,你好生看著,其中有些疏漏,只怕是真疏漏了也未必的?!?/br> 匆匆丟下一句,又略略整頓了衣冠,她便隨著藍兒出去,上了轎,讓他們直接往乾清宮抬去?!贿^西苑本來距離乾清宮就有一段路,幾人這又是在西苑深處了,雖然心中著急,但一時半會,卻也到不了地頭。 才方走到一半,轎子忽然一頓,藍兒在轎身輕輕地道,“娘娘……太后娘娘的轎子回來了?!?/br> 徐循這會還去什么乾清宮?在路上也沒法說什么,只好跟著太后一道,回身去清寧宮了。到屋前她先下了轎子,卻見太后那兒半天也沒有動靜,便到轎前疑惑道,“jiejie,您沒事吧?” 太后過了一時,方才鼻音濃重地回答,“無事的?!?/br> 說著,便掀簾子出來,果然是雙目紅腫,一看便知道,剛在轎子里必定是哭了。 徐循見此,哪還不知乾清宮中必然有一番爭執,而且太后看來還是被氣著的那一方。她也不說話,等進了里間大家坐定了,方才問道,“這王振,是死了沒有呢?” 太后一聽王振兩字,渾身一震,眼淚便是奪眶而出,她捂著臉低了好一會頭,方才啞聲道,“周嬤嬤……你來和她說吧!” 周嬤嬤亦是神色沉肅、心事重重,見太后如此,眼圈兒也跟著紅了,便跪在徐循跟前,低聲將乾清宮里的事情,娓娓道了出來。 原來太后派出打殺王振的,正是周嬤嬤,可她到了乾清宮里,方才呵斥了王振幾聲,皇帝便把她給喝住了,仿佛早知她的來意一般,竟是不許周嬤嬤帶走王振,雙方只能是僵持在了那里。周嬤嬤仗著是太后身邊近人,還勸諫了皇帝幾句,皇帝反而惱了起來,反要打殺了周嬤嬤。事情鬧到這般田地,只能是驚動太后,待到太后趕到時,亦是又驚又怒,呵斥了皇帝幾句,皇帝便發了脾氣,只說自己橫豎不是太后親生,同他有半點好的人,太后都要奪去。先奪了羅妃去還不足夠,今又要奪了王振,還說什么他日親政以后,必定要廢了太后之位,究她陰奪人子之事,追封生母為皇太后云云。 徐循聽得話也不會說了,她雖然猜過栓兒也許對自己身世有些疑心,但卻也全沒有想到他居然什么都知道了,且還知道得這樣清楚,如今這么一嚷出來,明顯是壓根都不在乎和太后的所謂母子情分,要把臉面撕破了?!搽y怪太后會如此失魂落魄,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如今再想到前事,大抵因為恩怨已經過去許久,余下的感情也不濃烈,徐循沒有多少幸災樂禍之意,反而也有些淡淡惆悵,太后這一生,亦可謂是在命運的洪流中不斷地翻滾掙扎,她曾風光過、低沉過,也曾不顧一切地放手一搏,雖說這一次出手,為她博來了如今的榮華富貴,但苦楚辛酸之處,又很難令人羨慕她的命運。都走到這一步了,還要為自身的后位擔心,也不知她這一輩子,真正開心幸福的日子,又有幾天。 “真是胡說八道?!彼群攘艘宦暋贿@么安慰太后,只怕她連正經談話的鎮定都不能具備,“皇后是章皇帝立的,栓兒也是大哥首肯,方才記在娘娘名下,由她教養的。至于羅妃去世,雖然值得惋惜,但也的確是因為時疫,前后治療都是盡心盡力,又何來奪去一說?皇帝不懂事胡說八道,你們就該教他道理,如何反由得他胡亂發火,還氣著了太后娘娘?” 這番話在情在理,卻未能撫平太后的情緒,她依然雙手掩面,伏在案上不言不動,徐循見不奏效,聲音便也低落了下去,她同周嬤嬤交換了一個眼色,見周嬤嬤也是滿面憂急,便上前去輕輕地推了推太后,低聲道,“娘娘,娘娘?” 這一推不要緊,太后身子一歪,就被徐循推著倒了下去,徐循不由大駭,忙要去扶,倉皇間自己也跌了一跤,一群人亂了好一會兒,這才將太后扶了起來,先探鼻息——倒還有,只若有若無。再一看,只見太后面若金紙、唇歪了一邊,怎么呼喊都沒個回話,她心中一涼,忙喊道,“快請太醫——都先別動,放平了!——娘娘卒中了!” 作者有話要說:太皇太后的風格又一次玩脫了…… 第262章 母愛 卒中是很常見的病,大魚大rou的吃著,沒事也不干活的富貴人家時常就出現這樣的疾病,就是宮里,也頗有些六尚女官年老了后,就是因為這病再起不來身的,因此宮人對這病名也不算太陌生,聽到是卒中,稍微也就減了慌亂——卒中雖然可能造成太后起不得身,但畢竟還不會立刻就死。昔日章皇帝暴卒,和昭皇帝一樣,當時在屋里服侍的宮女宦官,除了大有臉面的那幾個,余下多有被殉葬的。這屋里也沒人想著活得好好的忽然去死不是? 不過,太后年紀畢竟還輕,誰也沒想到她忽然卒中,眾人頓時是亂成了一團,就連徐循,除了知道要把太后放平以外,對余下的急救措施也是一無所知,恍惚聽見誰喊了一聲放血,也是靈機一動,忙奔上前去,拔下銀釵在太后十個指頭上都扎了洞,此時又有機靈宮女,早就奔向內安樂堂,把在那里值守的太醫給叫來了。至于太醫署,因為隔得遠,所以過去的人還沒回來。 這里有了醫生施救,就不必徐循添亂了,她也聽說,這卒中的人要是面目歪斜得厲害,救回來的可能性就小,太后的面目倒是還好,未曾歪斜過甚,看來性命應該是無憂的,至于人能否站起來,能否視事……現在也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 徐循站在宮中,手叉著腰茫然了一會,才忽然間驚慌發覺——現如今,宮里居然只能指望她來做主了。 太后已經是這個樣子了,指望其在短時間內視事已無可能。太皇太后年老多病,不然也不會交權,這些日子以來衰老了多少,自己也是有眼看見的,再加上打殺王振明顯是她的主意——太后第一步根本不會走得這么絕,她就不是這么個性子,也唯有老娘娘才會如此咄咄逼人,不留余地——眼看因為這主意,把皇帝和太后鬧翻臉了,太后被氣中風了……徐循真怕自己把這事一告訴過去,太皇太后也跟著氣中風了。 太皇太后和太后都不管事,仙師又身份尷尬,皇帝剛說過太后陰奪人子,要廢她后位,那么往前一步推論,因為太后要上位而被黑的仙師,也有可能被復位尊為母后,再給羅妃追封一個太后……這么一搞,仙師也被牽扯進漩渦里了,這會兒讓她出來管事,那就更亂了,所以也不能找。這宮里寥寥幾個主子都不能用了,除了徐循以外,還真沒有別人能頂事。 有生以來第一次,她真是一個人當家作主了,頭頂沒有誰能管著她——可越是如此,徐循便越是惶然,她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壓根也理不清頭緒,還是眼看著太醫院的周太醫趕了進來,方才猛地回過了神。 當年太醫院的事情,雖然鬧得風風雨雨,但最后還是沒被捅出來,當謠言處理了。既然是謠言,而且此事也難說是誰的責任,畢竟便有一些幸運兒逃脫了處置,周太醫便是其中一名,他因為失寵于大部分妃嬪,到末了連當時的皇后都不大要用他,所以在太醫院中地位頗低,雖然官位高,但說話是不管用的,也因此,責任也就跟著低,再加上好歹和太后也有過一點善緣,便逃脫了貶職,還是留在了太醫院里。 至于劉胡琳,也是早從東廠出來了,不過他出過這樣的事,也不適合再在宮中服侍——亦不必徐循等人cao心,三位楊閣老自然會把他護得好好的,已經安送回原籍去了,徐循也令家人厚厚送了一份程儀,助他在老家安頓下來。以他的醫術以及敬業剛直名聲,在老家自然也不會過得很差。這幾年太醫院出于青黃不接的狀態,剛從外地尋了幾個名醫進京,也還沒試用磨合,所以請的還是老人周太醫,徐循和他頗為熟悉,也不待他行禮,便免了道,“你只說娘娘有事沒有?” “太后娘娘已經安穩下來了,太妃娘娘當機立斷,給十指放的血,是救了太后娘娘的命?!敝芴t滿口的諛詞,“太后娘娘日后若能恢復下地,都是您的功勞——” 見徐循不耐,又忙道,“奴婢又放了一小碗淤血,娘娘應該一會就能緩過來了,能不能說話,還得看娘娘的造化?!?/br> 猶豫了一下,又添了一句,“不過,這會兒病人的心緒可萬不能著急,一著急血一沖腦,那就更不好救了?!?/br> 徐循忙上前去看時,果然太后已經醒了過來,雙眼直眨,喉中呵呵作響,只是還不能說話,見徐循過來,便望定了她,偏偏面部又僵硬,多少情緒,都寫在了一雙眼睛里,看著沒地也讓人著急。 徐循心底,暗嘆了一聲,便握著她的手沉聲道,“莫著急,娘娘,這里萬事有我!” 見太后似乎依然不減焦慮,她便揣度著她的心意,說道,“這里先由我管起來,等事態平息了,方才去回老娘娘。娘娘放心,您好了,我照樣歸權——這些年來,難道您還不信我?” 太后極為費力地搖了搖頭,做了個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表情,徐循一邊猜一邊解釋,“老娘娘那里,怕她一時接受不來,慢慢地去說。朝中事您也知道,本無大事,待您好些了再往外說……” 她一邊猜一邊換話題,見太后反應,便知都不是,便又續道,“王振那里,先捉起來,等您發落——” 見太后精神似乎一振,卻又依然在做表情,徐循的聲調慢了下來,“栓兒……” 太后的眼睛便瞪大了,張著嘴似乎想說什么——徐循的思路,剛才也頗混亂,現在方才漸漸有了條理,她試探著道,“讓他過來見您?” 太后神色未改。 “讓他留在乾清宮?” 也不是。 周太醫這時也不顧君臣分野了,膝行著爬到床邊,殺雞抹脖子般對徐循使眼色,徐循看了他一眼,忽然靈光一閃,明白了過來,她大聲道,“娘娘放心!此事原委,必定密密收藏,不使外臣們知道!” 這話一出,太后喉頭冒出一聲響,她頓時松弛了下來,眼中神色變換,多少有些感激地望了望徐循,那邊已經是有人端了藥來,周太醫一疊聲指示,“對對,從嘴角喂進去……” 徐循退了幾步,掃了周太醫一眼,心中也是暗暗自愧:事發突然,真是亂了,倒沒周太醫這個利益相關的人想得明白。此事,當然不能往外流傳出丁點!否則,誰知又會激起怎樣的動蕩? 就不說天家秘聞了,只說最簡單的事實吧,太后令人去打殺王振,栓兒和她爭吵了幾句,把母親給氣中風了……這可是忤逆不孝,十不赦里的罪! 國朝以孝治天下,一個不孝的天子,怎么能令眾人心服?就算是面和心不合,就算日后栓兒掌權了,把太后搞下來——那也是打著孝敬親生母親的旗號,而且必定也不能委屈了太后這個盡心盡力撫養他長大的養母,否則,都難免被人議論,畢竟羅嬪也不是太后害死,在栓兒身邊好端端活了那些年呢,就是援引了真宗、仁宗的例子,仁宗不也沒拿章獻明肅皇后怎么樣嗎?其實,所謂廢位一說,也是有些荒唐了,頂多就是追封羅妃,再給仙師一些榮譽,最多最多,廢了太后的位置,重新扶仙師上位,那也要給孫氏拔群的、僅次于正宮的待遇,不然,文臣們也是要進諫說話的?!@一切的前提,還要建立在栓兒揭父親老底,把此事鬧大的基礎上,從為尊者諱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種不孝。 然而,上述所有的假設,給栓兒的名聲帶來的陰影,絕對都比不上今日此事,只要這件事傳揚出去,不管是連帶著內情也好,還是一些捕風捉影的信息也好……只要傳揚出去一星半點,栓兒的名聲那就全完了!只怕……只怕弄不好,都要行廢立之事!他在課程上的表現本來就不夠好,能力不足,德行不足,想要廢了他,也不是沒有借口…… 當然,想要維護他,卻也不是沒有借口,一旦朝廷分為兩派互相攻訐,那可就全亂了。徐循都不知該如何去想象之后的事,她可以肯定的,便是在太皇太后老弱,太后無法視事的情況下,局勢肯定會比幾年前更加動蕩,而且,這一次和上一次相比,連大義落在哪邊,都有爭議,只怕是內閣三臣的意見,都不能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