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四國同臺(求訂閱?。?/h1>
楚國郢都。 怒潮洶涌,狂濤直瀉,楚吳兩國短兵相接,瘋狂廝殺。 但那殺氣未能沖霄,反倒被壓在一層赤藍交織的光罩下,水火靈力激蕩。 任誰都沒有想到,最終會發展到如今的局面。 孫武要兵不血刃,項英想玉石俱焚。 結果炎神大陣催發火靈珠偉力,吳王闔閭藏于軍中,帶來了水靈珠。 可在水火碰撞,驚天動地的巨響后,王城并沒有毀去,兩國也沒有大量死傷。 因為那兩枚靈珠在空中旋轉糾纏,沒有水火不容,反倒變成了水火相濟。 化干戈為玉帛! 靈珠不打了! 項英泉下有知,恐怕要死不瞑目,殊死一搏的吳國也愣住了。 這看似出乎所有人意料,其實并不奇怪。 五靈珠的本體,乃女媧娘娘點化的五靈神,不是五靈魔獸,專為殺戮破壞。 它們的初衷是守護這個世界,守護女媧娘娘創造的人族。 水火靈珠為吳楚所用,作為王都陣眼,守護整個國度,無形中契合了這個理念,卻不會為人的貪婪與惡念驅使,互相殘殺,制造災禍。 所以大盜展跖得到了風靈珠,卻只能憑此四處逃亡,根本發揮不出一分威能,此時此刻水火兩枚靈珠,也在郢都上空徐徐環繞,似舊友重逢,激蕩的靈力化作光柱,直沖天宇。 楚吳先是不知所措,空氣安靜下來,然后…… “殺??!” 楚人再度扯開嗓子怒吼,齊齊掏出楚弩,向吳軍噴吐著復仇的火焰。 無數弩箭飆射,孫武安排在最前方的勇士,成片成片倒下。 就連伍子胥和伯嚭為了控制楚王,都被射中,鮮血涌出。 他們在親衛的保護下飛速退后,就見楚人洶涌奔喝,呼嘯殺來,那股悍勇,前所未有! “御!” 孫武臨危不亂,軍陣布下,剛剛還略顯松散的吳軍,在他的指揮下瞬間變成銅墻鐵壁。 可惜這依舊挽回不了局面。 首先,楚弩的威脅性太大了。 這種兩軍對決的大殺器,一旦數目上萬,在正面交鋒中,堪稱擋無可擋。 地形于吳軍大大不利,根本沒有任何輾轉騰挪的余地,唯有正面硬拼,這種局勢下,唯有晉齊兩國的戰車成陣,才有可能把傷亡降到最低了。 更關鍵的是,現在楚人雖并無精妙的指揮,只是怒射弩箭,奮勇向前,但那種煊赫氣勢,哪怕以一命換一命,都是心甘情愿。 哀兵必勝! 楚王的屈服,項英的犧牲,將楚人的血氣徹底激發出來。 這里是他們的城,他們的家! 現在敵人已經打到了城中,來到了家門前! 退無可退,唯有殺盡吳賊! 從高空來看,十萬吳軍聚于郢都城門附近,起初還能維持圓形的軍陣,很快變成半弧形,當無數楚人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合圍時,更是變成了細長的黑線。 于是乎,吳軍無懈可擊的軍陣,很快撕開一條條縫隙。 血rou橫飛,死亡籠罩。 黑線在不斷縮小。 “將軍!” 將領親衛浴血奮戰,看向孫武,目光中透出期盼。 以往不管遇到多么危機的情況,他們的將軍都有力挽狂瀾之法。 這次也不例外! “全力守??!晉齊入局,威逼楚國之時,與楚結盟,便是生機所在!” 孫武心念急轉,已經想到了破局之法。 水火靈珠于空中激蕩,沖天之勢連萬里之外都能見得,如此動靜一出,本就備軍觀望的各國,必蜂擁而至。 他們不知道楚國王都內的具體情況,一定是趁著楚國日落西山,來撈取好處的。 那么在發現郢都并未毀去,楚王健在,城內卻一片混亂時,難道會灰溜溜地返回么? 不會! 所以吳雖然到了敗亡的邊緣,楚內憂外患,也好不到哪里去。 這種情況下,楚吳兩國真的有了結盟,共同應付危機的可能。 合縱連橫,瞬息萬變,剛剛還你死我活,轉頭又成為同一陣線。 這正是春秋的特點,也是其魅力所在。 “是!” 信心重回孫武的眉宇,麾下士氣為之重振,不動如山,硬生生擋住楚人瘋狂的攻勢。 反觀楚人一方,隨著傷亡的擴大,開始有人畏縮不前了。 貪生畏死是人之天性,血氣悍勇后,理智重回,心思也多了。 反正水火靈珠激蕩,形成了光幕,吳人已是甕中之鱉,難道還能翻上天去? 孫武針對的就是這份心理,穩扎穩打,不斷衰弱敵人的士氣,終于穩住了陣腳。 眼見局勢要再度翻盤,意外叒發生了。 這位兵圣在思索破局良策時,其他人也沒有閑著。 其中最為懊惱的,要數吳王闔閭了。 這位吳王對于楚國的態度很復雜,既夢想著吞下這個龐然大物,使得吳國一躍成為天下頂尖強國,又覺得那不太現實。 所以在成功抓到楚王后,君臣其實產生過分歧。 吳王闔閭想要直接帶走楚王,和那三艘大船上的國庫財富,回到前線,大破楚軍。 俘虜大國君王,塑造不世威名,見好就收,也就成了。 孫武卻不同意。 他認為此戰若是無法全勝,那多半是徒勞無功,甚至慘敗而回。 因為天下不止吳楚兩國,一旦無法以雷霆之勢拿下楚國,晉齊兩大國前來干涉時,拿什么抵擋? 到那時侵吞楚國的財富都要被迫拿出不說,吳國蒸蒸日上的勢頭也要被打壓。 不成功便成仁,此戰不存在僥幸。 孫武對于天下大局的分析,無疑是正確的,他說服了吳王闔閭。 然而現在失敗了,吳王要自救,就不再聽孫武的,來到伍子胥和伯嚭身邊,親自接管楚王,低聲密語道:“兩國罷戰,締結聯盟,寡人放你離開,如何?” 他認為,唯一的生機,還在楚王身上。 楚王畢竟是國君,即便之前項英的怒斥全城可聞,威望大降,但底層將士對于王權的敬畏,還是根深蒂固的。 現在敵人的攻勢已經衰退,只要楚王出面,很大可能停下交鋒。 這才是最快的破局之法。 “不好!” 孫武眼觀八方,看到王對王,雖然聽不到他們的交流,卻也意識到了什么。 他來不及阻止,直接揮劍。 這位兵家之圣首度出手,竟也是劍道高手,劍光矯若游龍,目標竟是楚王。 “停戰!停戰!” 果不其然,楚王現在只想求生,自然忙不迭地點頭。 可他身側的伍子胥,手中的吳鉤突然怒劈而來。 毫無遲疑! 不顧一切! 吳王猛然怔住。 實際上伍子胥以前為了復仇,背叛其他君王,不止一次了,但久居高位的人,總是有這個心理,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但現在,吳王闔閭終于知道,哪怕許給了伍子胥相國之位,也還是一樣的。 伍子胥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復仇,其次才是吳國的相國。 如果復仇和吳國能夠共存,那他也會對吳敬忠,現在吳王闔閭竟要放大仇人楚王離去! 無話可說,痛下殺手! 自絕于吳國吳王,也在所不惜! 所幸孫武的劍氣直直斬在吳鉤上,將之帶偏。 可惜伍子胥早有準備,袖口一張,一柄小巧精致的弩弓,握入手中。 嗖! 電光火石之間,一箭射入楚王的心口。 孫武再也來不及阻止。 當楚王的尸體倒下,戰場上為之一靜。 郢都發出哀鳴。 無論楚平王是否昏庸,他都是楚國的王,關系國運。 現在,一位君王死去了! 死在了自己的王都中! 雙目圓瞪,鮮血蔓延,與賤民無異! “??!伍員!” 下一刻,吳王闔閭如夢初醒,暴跳如雷,對著伍子胥怒吼。 “哈哈哈哈!” 伍子胥則狂笑起來,聲音里滿是大仇得報的喜悅和暢快。 “大王!” 而楚人一方則徹底瘋狂了,不顧一切地撲向吳軍。 與此同時,天穹之上云層蕩開,密密麻麻的戰車出現,位列東西,遙遙對峙。 晉國和齊國的戰車抵達! 于是乎…… 城內楚吳! 城外晉齊! 四國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