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天界內戰(求訂閱?。?/h1>
“陛下,我族應該休養生息,蟄伏為主,不可為了神器與天人沖突!” 目睹天人氣象,麒麟大長老“瑞”瞳孔收縮。 神器出世,天界仙神綿延億里,震動虛空,人界定天六艦、造化八陣圖以及蓬勃向上的氣數,也引得四方側目。 相比起來,妖族就有些可憐了。 實際上,在大能匯聚的歸墟之外,麒麟化身和五方圣獸來得再隱蔽,也瞞不過他們。 但五方圣獸依舊掩耳盜鈴一般,悄悄的到場。 這就是沒有底氣的表現。 更沒底氣的佛界,干脆不見影子。 反正也爭奪不到神器,免得再被人皇迫害,直接躲在佛界內,遠遠等待消息。 而眼見顧承的目光落向歸墟,周身氣息激蕩,似乎在溝通著什么,五族的族長長老頓時急了,紛紛勸諫。 顧承淡淡地道:“妖界初起,百廢待興,孤不會與天界直接相爭的?!?/br> 五大長老彼此互視,依舊忐忑不安。 妖族最強的兩儀至尊,隨著東皇帝俊隕落,輝煌不再,其下就是五方圣獸。 那時的它們,還不叫圣獸。 直到成為人族最初的祭祀圖騰,得享人道氣數,再有許多族類,做了道門大能坐騎,又得天界庇護,才成為圣獸。 這萬年間,妖神沉睡,妖族衰敗,五方圣獸卻是得享安寧,不僅五大長老皆為大能級強者,族內成年者都是圣仙境,實力不可謂不雄渾,以致于位于十萬大山的洞天內,吞吐元氣之余,對其他各族也予以反哺。 從觀的角度來看,五方圣獸明大局,識大體,確實為妖族的延續,盡了力量。 但它們同樣與妖族也區分開來,不是那隨性自由,無拘無束的妖,而成為了高高在上,性情單一的祥瑞。 所得,所失,是好,是壞,誰又能說得清呢? 不過妖界的開辟,改變了這一切。 十萬大山脫離人界,妖族重新有了屬于它們的家,而人道龍氣雖然不變,祭祀之力卻是斷絕。 人皇如此強勢,五方圣獸不敢留在人界,一并來到妖界。 原本以為會遭遇白眼,不料妖皇一視同仁,劃分出廣袤的土地,給予五方圣獸居住。 既然如此,當東皇鐘出世,關系到妖族未來興衰的大局,妖皇下旨,它們不得不來。 但五方圣獸識時務慣了,衡量了實力對比,不覺得己方有絲毫機會,能夠拿下神器,與其白白招惹強敵,不如早早退去得好。 顧承不理會一群宅了萬年,宅到自閉的圣獸,仔細觀察天界,默默等待開戰。 哪兩方開戰? 天庭與道門! 這兩方的摩擦由來已久,天庭想要建立無上權威,統御三界,道門則有三清祖師,大能眾多,實力反倒凌駕于天庭之上,豈會任由其管束? 所以天庭唯有執掌天皇鏡,登臨天帝之位,才有機會實現目標,神器的出世,徹底點燃了導火索。 不過他們沒有貿然行動,而是在等待內部交鋒的結果。 扶桑大帝入東皇鐘! 廣成子掌番天印與戊己杏黃旗! 一件神器,兩大攻防至寶,再有末法之氣席卷的兇絕環境! 這一戰,幾乎是混元道境下的極致。 當戰斗進行到白熱化,兩具三尸的元神都在燃燒時,整個虛空都開始扭曲起伏。 如果說平常狀態下的歸墟,是猶如波紋不生的海面,此時的歸墟就如同暴風雨中的大海,怒浪沖天。 大能紛紛開啟天眼靈目,穿透層層末法之氣,予以觀戰。 天庭一方,支持扶桑大帝。 就在來此之前,東君的善尸,在天庭中任職的東華帝君,已拜訪了紫微大帝。 而道門一方,自然希望廣成子能夠獲勝。 先將東皇鐘拿下,至于是玉清還是上清得寶,就再做過一場。 令他們喜悅的是,廣成子逐漸占據了上風。 東君的修為,其實更在廣成子之上,但扶桑大帝未能煉化東皇鐘,反倒要受其掣肘,此消彼長之下,自然不敵。 “父皇!父皇!” 在番天印如同不周山傾的猛烈轟擊下,扶桑大帝的元神逐漸消散,無比的不甘與絕望,化作聲嘶力竭的怒吼,回蕩在鐘身內。 無能的哀嚎無人在意,可就在這一刻,被五方圣獸拱衛的顧承,嘴角微不可查的一揚,妖念一動。 頓時間,鐘內的抵抗消退,走投無路的扶桑大帝,下意識將剩余的元神之力,徹底涌入其中。 咚! 東皇鐘,第三次響動! 這一回,再也不同! 鐘聲浩蕩,宇宙煌煌! 神器回歸! 當神器之威顯露無疑,首當其沖的廣成子身軀凝滯,方圓萬里的空間向內塌縮,無窮重力憑空而現,猛烈塌陷。 千鈞一發之際,廣成子打出番天印,一指戊己杏黃旗,卷向東皇鐘。 失了防御的善尸,瞬間化作齏粉。 但扶桑大帝的元神也散盡,東皇鐘伴隨著末法之氣的呼嘯,向著歸墟之外飛去。 “來了!” 兩位大能的三尸,以同歸于盡的代價落幕,外界的眾仙神,卻連動容都來不及,早就蓄勢待發的陣法展開,直接轟出。 天庭眾神!開大羅天闕陣! 道門群仙!開洞元太初陣! 難以形容這種席卷天地,橫掃乾坤的無定風暴,放眼望去,盡是無邊無際的元氣海洋! 人界大軍開始退避。 造化八陣圖想要收集第一手戰報,為日后的伐天之戰打下基礎。 但位于陣眼的卜圣許負和八大謀圣,身軀巨震,同時收力,卜算之道為之落空。 當天庭與道門強強碰撞,那橫貫古今,籠罩八極的威勢,足以橫掃一切。 四百年前天庭滅大秦,規模已是浩大,與此時一比,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人界大軍退出戰場,放眼望去,浩瀚無盡的洪濤之下,是無數明暗渦流,彼此對沖激蕩,萬事萬物都處于無可捉摸的狀態,若無定天舟的保護,即便是圣者,恐怕也將崩解粉碎,化作虛無。 這并非夸張,扶桑大帝隕落,那翠光兩儀燈飛出,東華帝君想要收回靈燈,卻在照面間被打得粉碎。 就連功德至寶戊己杏黃旗,都在兩座大陣的轟擊下,收縮到極致,其內眾仙全部昏迷。 無量虛空之中,唯有一口大鐘,吸收著各方偉力,充塞天地,囊括宇宙,不斷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