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教化萬民(求訂閱?。?/h1>
“賓!” 禮藝有五禮,祭祀之事為吉禮,喪葬之事為兇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賓之事為賓禮,冠婚之事為嘉禮。 此時老者行賓禮,氣勢滾滾而至,威而不嚴,令人心折,卻是無形中反為主,仿佛他才是儒道的真正傳承,小圣賢莊上下,都成為了鳩占鵲巢的小人。 這種直撼心靈的沖擊,讓伏念和顏路都身形顫動,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淌下,衣裳早被浸濕。 “君子賢而能容罷(pi),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然而就在這時,荀夫子開口,郎朗聲音,傳遍整座六藝館。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番話正是暗諷老者一入小圣賢莊,就咄咄逼人,無容人之量,失之于禮,現在反倒行以賓禮,不是君子所為。 不僅是嘴上的駁斥,荀夫子雙手圍攏,同樣一禮。 這一禮非六藝中威嚴肅穆的祭祀禮儀,而是蘊含著主人歡迎人來訪,探討學問,交流思想的誠摯與熱情。 何為君子? 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謂之君子! 兩相對比,老者所行的儒家六藝就拘泥于形式,反倒受其驅策的天地元氣,轉向荀夫子一方,隱約間有華美樂聲響起,鸞鳥和鳴,泉水潺潺。 “諸子!圣賢!請指教!” 別說儒家上下嘆服,顧承也借由老者開口,語氣中透出歡欣。 但天地金橋并沒有放棄。 這件水鏡學宮的玄器,其內的器靈或許也是某位儒家先賢,但顯然沒有認可荀子之意。 因此他再度雙袖一展。 這一展,周遭的云氣竟然飛速涌動,在身前形成一道虛影。 這虛影高冠古服,面目端方,仿佛老者體型的放大,又似乎融匯了天下萬千讀書人的信念,無數意志的加持,那氣息震撼著每一個觀戰者的心靈。 公孫玲瓏龐碩的身軀連連后退,嘭的一下翻進水里,儒家弟子心旌動搖,癱倒在地,伏念、顏路和張良的臉色也變得慘白,搖搖欲墜。 “吉!” 只因老者這次施展的,是儒家六藝中,最強的一式。 禮為六藝之冠,吉是五禮之冠。 祭祀天地神鬼! 頓時間,風起云涌,世界的意志仿佛都被加持到這虛影之上,流露出一股天人合一,執掌蒼穹的無上氣魄,再徐徐拜下。 這一拜,是真正的天地之力,大道之下,無可抵擋!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r> 然而荀夫子對于天人之間的關系,看得卻是極度的冷靜。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在荀夫子眼中,可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說,人類只要掌握了自然規律,就可以利用它為自身服務,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強加給天,去改變規律。 這種觀點無疑是對禮的“褻瀆”。 吉禮之所以是五禮之冠,正是因為它是對蒼天的祭祀,結果荀夫子反過來要用天。 顧承卻露出贊賞。 在后世之中,許多儒家學者尊孔孟貶荀子,斥責他背離了孔孟儒學真傳,而走入異端他途,實則這才是真正的繼往開來,融會貫通,創立屬于自己的新學派。 “大道之勢,從來不是墨守古禮,隨波逐流?!?/br> 因此面對吉禮的龐然威壓,荀夫子步步前進,不急不緩,充斥著永不動搖的決心。 禮,也是理!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 既然是儒家較量,便以理服人! 這一刻,老者躬身,荀子行步,兩位儒家宗師級的人物爭鋒相對,此前消散的書文金字,再度浮現。 文氣四溢,精神融入,洋洋灑灑,字字珠璣。 兩人的思想,正式碰撞。 “咦,這天地金橋的器靈,是董仲舒所化?” 顧承既在戰中,又是俯瞰全局的旁觀者,荀夫子所現的自然是《荀子》,老者周身的金字,卻是《春秋繁露》。 這天地金橋的器靈,竟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 這位大儒在后世可是毀譽參半,因為他把儒家神學化,變成了一家獨鳴的官學。 他認為“天”是最高的神靈,是有意志、知覺,能主宰人世命運的人格神,是為“天人感應”說。 他還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的思想,構建了以“三綱五?!睘楹诵牡捏w系,為君主代表天意進行統治,提供了理論根據。 若從皇權的角度來看,董仲舒的學說無疑是極為合適的,畢竟西漢開國的那一百年,可是極不太平,國內時常發生叛亂,直到意識形態的統治后,皇權才是徹底穩固下來。 但這種學說,確實是偏移了儒家的本意。 當他碰上了儒門宗師荀子,又會如何? 沒有激烈的碰撞,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響,董仲舒頭頂的虛影,直接崩塌了。 “我之過也!” 這位器靈怔然許久,拱手一禮,化虹消失。 敬佩。 愧疚。 “不論賢愚,教化萬民,宏愿抱負,知行合一!” 顧承閉上雙目,默默體悟。 站在他的立場,縱觀上下五千年,無論是荀夫子還是董仲舒,都是時代的需求,應運而生,所以他不看對錯,而是汲取兩者之長。 得此儒家大道之力,天樞十二卷方能以最快速度普及,不論賢愚,教化萬民。 “走吧!” 公孫玲瓏好不容易爬上岸,抖了抖身上的死魚死蝦,火冒三丈之際,就見公孫龍背負雙手,向著莊外走去。 “爺爺,我們不是要激荀夫子去往楚國的么?” 她不解地問道。 “何必自取其辱?” 公孫龍嘆息道:“他是真正的宗師,我不及也,然我名家之道,又在何方?” 接下來的數日,公孫龍都在苦思冥想,再無來時的意氣風發。 直到即將出齊國邊境,前面突然出現一隊士兵攔住,為首者是個高瘦陰鶩,氣質大異于常人的男子,尖聲道:“法令規定,不許帶馬出關!” 公孫玲瓏這些日子心頭正堆積著怒火,聞言大怒,砰的一下跳下馬車:“區區小卒,也敢攔我名家之馬,看我怎么戲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