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袁氏末路(求訂閱?。?/h1>
周陽洞天。 萬乘城內,宮殿之中。 自從徹底搬入洞天,這里每一日都是熱熱鬧鬧地過,百戲、雜技、歌舞、云戲,沒有斷過,流水似的在城墻宮底,亭臺玉闌上四散開去。 這座城池,修建得就如皇宮一樣,里面享受的也是天家富貴,錦繡堆砌,金碧輝煌。 “我袁氏的繁華,正如這花團錦簇,是凋不盡的,也是望不到頭的!” 袁毅醉酒當歌,暢然大笑,左右門也紛紛附和。 自從田豐一役后,十萬門僅剩五千不到,大部分死于那夜的火光中,少部分則是被殃及池魚或者連累清洗,剩下的要么身負絕學,要么就是袁毅的心腹。 或許是由于昔日不被族人看好,上位后的袁毅,反倒更相信這些外人,對于袁氏嫡系十分提防。 “家主!家主!” 此時正聲色犬馬,外面突然傳來喧嘩,袁毅聽得那呼喝聲,露出不耐之色,擺了擺手:“別讓他進來打擾!” 可惜下一刻,一道煊赫血光破開重重阻礙,落入大殿之中,化作一個雙目銳利,煞氣森森的中年男子,右手端著一座神爐。 “袁弘!你敢擅闖?” 袁毅猛地站起。 汝南袁氏共有六件玄器,舜帝玄圭由家主袁逢執掌,眾生大印則給袁術護身,袁隗曾任三公,身為合相巨擘,得了五行王鼎,死后傳給了袁毅。 可惜袁毅的實力不夠,只有無雙第三境聚曜,玄器雖然勉強認主,但總無法指揮自如。 而另外三件玄器,同由五大主脈中的袁氏強者執掌,此刻闖入殿中的,正是執掌化血神爐的袁弘。 “事急從權,無奈闖入,還望家主恕罪!” 袁弘看著袁毅,眼中閃過不屑之色,語氣中也沒有多少恭敬,大聲道:“玄陰洞天有變,恐十方妖眾圖謀不軌!” 袁氏兩大洞天,是為周陽洞天和玄陰洞天。 這兩大洞天單獨一處,都比不上大漢的建元洞天,但兩者陰陽相合,就要更勝一籌。 袁氏千年底蘊,不是白來。 不過也正因為兩者各分陰陽,相輔相成,倘若一處被毀,那么另一處洞天也要被之拖累,本源大損,嚴重的甚至會淪落到司馬家太康洞天的地步,由不得袁弘不急。 “你多慮了!” 袁毅聞言,卻滿不在乎擺擺手:“十方妖眾已經得了汝南之地,人族洞天又不合妖族所用,豈會平白無故招惹我等?” 他的父親袁隗臨死前,以招妖鈴引十方妖眾入世,并不是完全為了清洗反對者,還有為袁氏延續考慮。 袁隗很清楚,太子繼位后,十之八九要對世家動手,那時汝南袁氏必然首當其沖,作為一族之長,不能把家族的存亡,寄托在其他世家的憐憫扶持上,必須留有退路,保全自身。 經過再三思慮,袁隗決定與妖族合作,準備將洞天牽往十萬大山。 不過兩大洞天扎根袁氏主宅近千年,移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期間如果太子發難,袁氏依舊要遭滅亡。 于是乎,袁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讓妖族入住主宅,以畫皮之術偽裝,如此一來,十方妖眾反倒成了保護袁氏的擋箭牌。 將一切都安排妥當,袁隗方才安心地閉上了眼睛。 袁毅堅信袁逢的考慮面面俱到,因此現在袁弘的擔憂,在他看來,不過是想要拉攏族人,收買人心的伎倆罷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家主,不得不防??!” “何必草木皆兵?” “玄陰洞天內只有太陰羅網一件玄器鎮壓,請家主允我坐鎮那里!” “不許!” “那便讓安公帶著離火焰精旗,坐鎮玄陰洞天!” “安公離不得周陽洞天,此事休要再提!” 接下來,無論袁弘怎么勸說,袁毅都是一味否決。 “豎子不足與謀!若是本初和公路在此,豈會如此大意?” 到最后袁弘急了,赤紅著眼睛怒罵道。 “放肆!” 袁毅勃然大怒。 他最不愿意聽到的,就是袁紹和袁術。 如果這兩人不是死的死,囚的囚,袁氏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來執掌。 而袁弘的怒斥,顯然也代表著袁氏子弟的心思,哪怕他殘酷清洗了五大支脈與一條主脈,終究無法得到眾人的完全認可。 “袁弘,你以下犯上,我今日就要以家法制你!” 惱羞成怒的袁毅再也忍不下去,一座大鼎自身后浮現,其內庚金銳利,大樹參天,水波滔滔,烈焰熊熊,山巒巍峨。 輪轉化生,五行王鼎! “你!” 袁弘臉色變了。 他也是一時情急,口不擇言,如今瞧袁毅滿臉猙獰,是要痛下殺手? 袁氏已是風雨飄搖,不同舟共濟,還兄弟鬩墻,莫非袁氏真的要亡于他們之手? 轟??! 然而兩人的沖突并沒有爆發,只因下一刻,整個周陽洞天突然巨震,無數或修煉或玩樂的袁氏子弟紛紛出屋,無比恐懼地看著天穹與大地,裂開無數縫隙。 天之殤!地之痕! “洞天位移!不可能!難道家主回來了?” 袁毅和袁弘也立刻飛出宮殿,后者連連搖頭,滿是不可思議。 他口中的家主可不是匆忙繼任的袁隗,而是太尉袁逢,只有得舜帝玄圭的袁逢,才有秘法牽動洞天本源,令洞天扎在汝南的根為之移動。 “賊子安敢侵我周陽洞天!” 電光火石之間,煊赫火光沖天而起,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現身。 老者的周身旋轉著九桿旗幟,旗面之上皆有無數火系靈獸游走,活靈活現,熾熱撲面,仿佛隨時能夠具現御敵,正是玄器離火焰精旗! 在離火焰精旗全力而動的神威下,即便是世尊,都要暫避鋒芒,但天穹之上,妖云激蕩,狂風撲面,無窮無盡的威壓彌漫,十二妖王浮現,蠻荒兇獰的氣息結成通天徹地的祭壇。 當目睹離火焰精旗飛蛾撲火般地投入都天神煞陣的剎那,臉色慘變的袁弘方才知道,自己錯怪袁毅了。 無論這位家主是英才還是廢物,汝南袁氏今日,都注定了滅亡。 沉浮消長,興衰起落,萬千輝煌,終歸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