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養匪自重(第四更求訂閱?。?/h1>
“你怎么知道我叫碧秀心??!” “是梵師妹告訴你的對不對,所有師姐妹中,她老是教育我,師父說她是恨鐵不成鋼,哼,討厭!” “你說話這么少,外面人都這樣嗎?大家都靜悄悄地練武功?好無趣??!” “喂,你在聽嗎?” …… “你不歇歇嗎?” “哦!” “歇好了,我繼續說了,聽說元會是一年最熱鬧的節日……” 顧承出關,很快有俏美尼姑送來齋飯,他一邊吃著,一邊就聽碧秀心在旁邊不停叨叨。 還是首個女子敢這樣無所顧忌地說話。 對于碧秀心來說,皇帝皇子都只是符號,能夠命令師父放她下山。 其他什么只是書中看來的,根本沒有具體概念。 她聲音清脆悅耳,好聽至極,是種難得的享受,但關鍵在于她不甘心一個人講,一定要有回應,最后干脆來拉顧承的袖子。 顧承心想江湖傳說果然不靠譜,這是哪門子蘭心蕙質,目光落在她的腰間:“會吹簫吧,吹一曲聽聽!” “你怎么也跟她們一樣,每次嫌我煩了,就要聽簫!” 碧秀心憤憤不平,卻也依言取下玉簫,放于唇邊。 這一瞬間,她氣質忽變,歲月靜好,淺笑安然。 “咦?將天道之感融于其中?” 顧承面容微微一肅,側耳傾聽。 簫音響起,頓挫無常,不成曲調,忽而高昂,忽而低吟,高至無限,低轉無窮,就是隨心所至。 自由自在中,將碧秀心在山上的見聞感情表露出來,熱情透過音符綻放,細訴著一個女孩內心的期望與故事。 顧承微閉雙目,卻是仿佛看到空谷中,她坐于幽林中吹奏,一曲簫音,春花秋月,夏蟬冬雪,萬物皆醉。 自然之道,天人合一! “不光是劍心通明,她有入死關的資質!” 顧承給出評價,又搖了搖頭。 林幽谷靜歸碧影,曲終人去嘆秀心。 以目前的慈航劍典來看,入死關就是真的踏上了死路,因為這個世界的元氣上限擺在那兒,不存在返虛入空,結出仙胎,一步通天的可能。 “怎么樣?很好聽吧!” 碧秀心一曲吹完,見顧承怔神,頓時驕傲了,笑靨如花地道:“自學成才!自學成才!” “好好,以后多吹吹,我倒是挺喜歡!” 顧承失笑,目光向外看去:“進來!” 梵清惠走入,氣息依舊不穩,至今未能從打擊中恢復,但她的態度卻是擺正,雙手奉上戰報:“殿下,南陳雖滅,但天下未完全平定,還不是松懈的時候!” “宋缺挺能折騰!不錯!” 顧承接過,不看就知道必然是宋缺造成的麻煩,心中甚是欣慰。 嶺南宋家現在還不是所謂的四大閥門,其祖是邊荒傳說中謝府家將頭領宋悲風,本就有傳承,再加上近兩百年底蘊,絕對不容小覷。 嶺南在哪里呢?就是五嶺之南的地區,后世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這個年代,此處不是什么好地方,天氣卑濕,瘴氣蠱毒橫行,乃是蠻荒之地,所謂流放嶺南,可見一斑。 而宋家扎根此地,經營牲畜、翡翠、明珠、犀象等土特產,代代積累,實力雄厚,日后宋缺能在李閥大勢在握的情況舉兵北上,一路勢如破竹,相助少帥軍,著實厲害。 當然,三十年后是三十年后,現在是現在。 以如今大隋的軍威,宋缺再是用兵如神,也是螳臂當車,沒有勝利的希望。 宋缺所能做的極限,就是帶領陳國內的各世家垂死掙扎,威逼楊堅,封個鎮南公,讓嶺南自治,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這還是在顧承不出手的情況下。 不過顧承還真的不準備出手。 講得直白些,這叫做養匪自重。 狡兔死,走狗烹,他還不是太子,那么急著將敵人統統消滅作甚? “又是打打殺殺……” 見顧承看著戰報沉思,碧秀心被打擾了興致,嘀咕起來。 梵清惠聞言瞪了過去,她縮了縮脖子,師姐師妹的身份完全顛倒。 “交予高長史吧!” 顧承看完戰報,批閱之后,遞給梵清惠。 “宋閥在嶺南根深蒂固,雖然護駕失敗,卻隱隱有江南世家之首的趨勢,若不及早壓制,恐釀成大患??!” 梵清惠見顧承并不重視,大急著道。 “我為元帥,興兵平陳,如今陳滅,諸多事宜將由高熲定奪,你是讓我逾制么?” 顧承看著她,淡淡地道。 “殿下!” 梵清惠一怔。 她的內心是崩潰的。 你不坐鎮三軍,跟魔門中人南下,遵守規矩了么? 怎么現在突然不能逾制了? “怎么,你們慈航靜齋要替我大隋,解決嶺南宋家?” 顧承看著她,淡然問道。 “殿下誤會了,我們只是希望天下早日承平,百姓安居樂業!” 梵清惠心頭一凜,她原本還真有這個打算,現在給她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畢竟此事風險頗大,即便成功,也是得罪晉王,倘若失敗,豈不是黑鍋的不二人選? 佛門現在可經不起折騰了。 “嗯,高熲文武大略,明達世務,我深信之,必能平定江南!” 顧承揮揮手:“退下吧!” “是!” 梵清惠不甘地退出,來到慈航殿后的祠堂,拜見中年女尼,靜齋現任掌門:“師父!” “晉王殿下不愿出手?” 女尼口宣佛號。 “他輕視宋缺,南方之亂,非一年不可定!” 梵清惠道:“師父,徒兒該如何是好?” “罪過!罪過!真的是輕視么?” 女尼目光凝重,露出思索。 “師父,剛剛碧師姐也在屋內!” 梵清惠目光一動,心中升起苦澀與煩躁:“殿下待她似乎不同……” “秀心?” 女尼一怔,搖搖頭:“她資質極高,直逼祖師,可惜……” 可惜腦子不好使,不知天下大勢,合縱連橫。 單純武功上的高手,豈能匹配一心要肩負天下的慈航靜齋? 除非萬不得已,不會派這種弟子下山的。 這些話當然不會明說,女尼看著梵清惠,目光期許,取出一串佛珠,遞了過來。 “師父,這是何物?” 梵清惠莫名接過。 “四代祖師時,司馬篡魏,道消魔長,我靜齋險被魔門所滅,為保傳承,自那代起,分顯隱兩脈!隱脈都是一脈單傳,自小漂泊江湖,除非危機重大,絕不現身!” 女尼講出一段秘聞:“此物便是見證,你持之與隱脈接觸,可得助力!” 說著,她抓住梵清惠的手掌,露出慈悲之色:“隨晉王去大興,我佛門的未來,正道的重擔,就壓在你的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