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取巧難成 膳房遭賊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余……” 堂中,顧承跟著黃裳練功。 他們的練功方式頗為古怪,既不是站樁馬步,也沒有招式錘煉,就是師徒兩人對坐著讀書講解。 實際上黃裳并不想教顧承武功,他骨子里深受儒家影響,認為武學是下道,作為帝皇,該掌握的是治國安民之術,而非江湖人士的逞兇斗狠,以武犯禁。 但顧承抬出剛剛的例子,若真有絕世高手行刺,不會武功的皇帝該如何抵擋? 黃裳無奈,只有傳授,但他不同于江湖中師徒喂招,而是讓顧承讀書修行。 黃裳自己便是通讀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從道學中悟出了高深的武學奧妙,無師自通。 這要是傳出去,天下第一高手這么教徒弟,保證要讓武林人士笑死,恐怕連黃裳自己都沒認為顧承真能學會,希望其知難而退。 可顧承毫無怨言,真的就認認真真學了起來。 也正是因為方式特殊,才更加穩妥,畢竟宋朝重文輕武,要是顧承這唯一的嫡皇子去練武,被下人嘴快說了出去,那消息泄露,朝野上下不還翻了天? 反倒是顧承近來的勤奮好學,讓帝后聽了十分高興,不僅宣入宮中嘉獎,還給了黃裳不少賞賜。 對于宮中的那對便宜父母,極品奇葩,顧承毫無感情,卻也沒有故作驚人之舉,依舊如同以前的趙擴般,唯唯諾諾,糊弄過去。 時光飛逝,一月轉瞬即過。 到了早春,草長鶯飛,花香陣陣,顧承于亭中打坐養氣,看著這亭臺樓閣,眼神溫潤。 此世的王府環境與仙武三國內的東宮相比,簡直就像是鄉下所居,但顧承反倒覺得親切。 仙家手段初見震撼,置身于其中未免覺得遙遠,尤其是自身實力過于弱小時,更有種卑微感。 倒是這世俗美景,在自然中包含世間真理,讓近來研究道家經典的顧承感到心境祥和,體內一震,一股微弱但精純至極的氣流從丹田誕生,開始在四肢百骸內緩緩流動。 “殿下真乃天縱奇才!”黃裳的聲音從后方傳來,顧承起身相迎:“先生,你看我這武學進度如何?” 黃裳撫著長須道:“殿下能于一月內自悟氣感,真氣自生,天賦之高,當世罕見,然這內家修行需水滴石穿,毅力恒心,速成不得??!” “段譽虛竹,了解一下!”顧承心中吐槽,卻也知道黃裳所言不假。 金書的世界體系中,內功乃是最重要的環節,而內力的修煉也基本取不得巧。 看看一眾劇情主角吧,雖然大多年少有成,但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張無忌在谷中心無旁騖地修煉九陽神功,又服用朱果,整整五年才大成。 郭靖從小修煉,后來還喝了梁子翁的蛇血,楊過則有寒冰床、蛇膽,小龍女指點練功。 由此可見,有了神功秘籍不夠,還要至少數年的時間,外加天材地寶加速修煉,才能成為高手。 而后兩者顧承目前都比較欠缺。 時間方面,顧承有種緊迫感,從黃裳的長壽看出了世界的變化,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龍靈在進入這個世界,想要吸收龍氣的同時,世界也在吸取它的力量,籍此變得強大? 影響都是雙向的,如果自己拖的時間太久,龍靈與這個世界的結合太過緊密,到時候萬一脫離不得,乃至被吞噬,那可就完了! 這份猜想得到了“火”的認同與警惕,未免賠了夫人又折兵,還是加快行動為妙。 至于天材地寶,顧承的身份雖然比起郭楊張高貴太多,但趙氏皇族由于苦難不少,皇帝都被金人擄了去,皇族子弟講究個勵精圖治,勤儉作則,所以嘉王府沒有想象中富裕,天材地寶,予取予求。 而顧承本身,實際上是服用過的,但“火”的回答讓他十分無奈:“那些七竅玲瓏丹都被我吸收了,正是有它們的藥力,我才勉強能顯化……” 瞧瞧這勉強兩字,那么多七竅玲瓏丹,恐怕一頭豬都堆成無雙境的強者了,“火”卻連大漢龍靈萬分之一的實力都沒有,真叫人無奈。 但正是如此,“火”也是一尊煉丹宗師,包括七竅玲瓏丹在內,無數丹方和煉制手法都了然于心,任何一個勢力得它輔助,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惜在這個世界無用,因為“火”掌握的丹方都太高級,絕大部分材料根本沒有。 既如此,只有走普通的路子,煉精化氣,通過外界食物來補充自身的能量。 對此顧承有了一個想法,并且已經付諸于行動,不久后也許就能看看成效如何。 此刻黃裳開課,洋洋灑灑數篇道文講完后,顧承開始發問了:“先生,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這句是何意?” 黃裳道:“精之窠為眼,氣之精為白眼,筋之精為黑眼,骨之精為瞳子,血之精為絡眥,rou之精為約束,此乃《黃帝內經》所言,具體修煉方法是……” “先生,我有一個想法,現在要嘗試一二,請你替我護法!”顧承思索片刻,胸膛起伏,一呼一吸間,真氣開始將五臟六腑內的精氣調動,送入雙目。 他這是在修煉仙武三國中的煉神一系。 成功入定后,煉神一系便進入下一重五感。 何為五感? 形、聲、聞、味、觸,也就是人的五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八部龍典》練意篇入門,天靈識海中的神龍成就,便時刻吞吐出一股神奇的能量。 這股能量便是法力,與真氣相比,更加變化多端,不可思議,但也更不容易壯大。 正常途徑,以法力來提升五感,在沒有外物輔助的情況下,那真是水滴石穿,比內力打通經脈都要漫長。 但現在顧承經過鞏固與摸索后,以九陰真經修煉出來的純正道家真氣為輔,搬運五臟精氣,再以法力修煉雙目,便是雙管齊下,事半功倍。 果不其然,五臟之氣搬運,龍神法力精粹,顧承通體一震,閉上眼睛再睜開,居然有兩道凝如實質的光芒透體而出。 雖然只是一閃而逝,但雙眼內清涼之意繚繞,飛鳥蟲蟻,桌椅紋路,都前所未有地清晰起來,連百米開外的宮女衣飾都如放大鏡般,歷歷在目。 “五感之形,這就成了?” 顧承不可思議地眨巴了幾下眼睛,狂喜著起身。 然而不等他笑容浮現,臉色一白,整個人就像是虛脫般,向后倒去。 所幸有黃裳護法,瞬間出現在顧承身后,一掌貼在后心,宏大幽遠,仿佛滔滔江河般的真氣送入體內,以彌補精力的嚴重耗損,同時無比鄭重地開口:“殿下,練功需存敬畏之心,步步為營,切不可如此急功近利??!” 顧承片刻后才緩過氣來,點點頭道:“多謝先生提醒,是我cao之過急了!” 果然無法溝通天地之力前,能量的轉化都是守恒的。 他用法力取巧,速成修煉,代價就是五臟精氣大損,若無黃裳的及時補充,輕則大病一場,重則埋下禍根隱患。 顧承本來還想再接再厲,修煉《八部龍典》的另外七篇,但現在看來還是要緩緩,否則元氣耗盡,連黃裳都救不回來。 武學等階有時候太高了也不是好事??! “天材地寶,我必須找到有效的替代辦法!”顧承心中升起一股迫切,盯著黃裳,露出懇切:“先生,現在能傳我些內力外的武功了嗎?” 黃裳苦笑:“既然殿下如此好學,我就傳你易筋鍛骨篇與移魂大法吧,切記循序漸進??!” …… …… 數個時辰后,顧承精神奕奕地拜別黃裳,向著后院膳房而來。 迎面一位內侍迎上:“殿下何須屈尊紆貴,你吩咐的藥膳已經備好了!” “我要親自看看!”顧承健步如飛,推開膳房大門,在一群侍女誠惶誠恐的跪拜下,一眼就看到了桌上一盆彌漫著清香的濃湯,深深吸了口氣,露出享受之色。 “成了!” 這正是他向“火”請教,以調配丹藥的手法,熬制出的藥膳。 想要煉制仙武三國中的丹藥不現實,但思路可以運用,同樣的道理,王府再不富有,他也是當今皇帝唯一的兒子,如鹿茸、人參、雪蓮這類食材總不會少。 顧承就挑選了八樣,以一定比例調配,特殊的火候熬制,做出這份八寶羹。 效果肯定比不上天材地寶,卻能勝在穩定,每日服用,對煉精化氣的過程絕對有不小的裨益。 顧承也不顧禮儀了,拿起碗呼哧呼哧就喝了下去,只覺得滿口留香,一股熱流更是順著食道進入腹中。 他閉上眼睛,催動剛剛學到的易筋鍛骨篇,筋骨開始緩緩蠕動。 片刻之后,顧承緩緩吁出一口氣,其內居然透出一股酸臭,正是體內污濁被排出。 他贊許地點點頭,大手一揮:“你們做得很好,有賞,以后每日三餐,都要加上這份八寶羹!” 這本是喜事,誰知那掌管膳房的內侍居然噗通一聲跪了下來,四肢顫抖,不住磕頭:“殿下饒命,殿下饒命,膳房遭賊,這些食材都被偷得差不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