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獨立寒秋,黃河東去,瓦崗山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秋風長,落日紅,漫山黃葉飛。在山頭上迎風站著兩個人,看著夕陽漸漸下墜。 李子通聽說瓦崗軍滅了熊闊海后也大吃一驚。他知道自己的女婿伍云召和紫面天王是結義兄弟,雖然說他們起義后,也多次邀請過熊闊海,并且許諾給他大將軍一職,但是他卻一直推脫。雖然伍云召對熊闊海的推脫很失望,但是他依然對這個義弟懷有舊情。 原本伍云召聽說沈校長要招攬熊闊海的時候,心里充滿了欣喜。當時他甚至毛遂自薦要去金頂,但是聽到沈校長安排單雄信的道理后,覺得這更能體現瓦崗軍的誠意,于是就沒有再爭取。其實,在伍云召心里,他也有點不自信,畢竟當初他也邀請過熊闊海,都沒有成功。雖然說他現在在瓦崗軍,但是地位和以前卻也差了很多。 以前在他岳丈李子通的義軍,伍云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F在卻和以前大不一樣,雖然瓦崗軍威震天下,但是想他這樣的將領,瓦崗軍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伍云召也知道,沈校長他們雖然對他們這些反王的勢力也很看重,但是和舊瓦崗的將領,還有那些河東書院畢業的學員派還是有區別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雖然沈厚一直很注意,但是瓦崗軍私下里還是分成了好幾個派別??偟膩碚f,分為原瓦崗軍的老人和后加入的各路反王;在原瓦崗軍的老人中又分為二賢莊的和最早瓦崗山的;同樣的,后加入的反王也分為自愿加入的和被動加入的兩派。沒有辦法,因為大家的目地不一樣,所以不可能完全融為一體。 沈厚和徐茂公等人雖然努力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各個小團體依然存在。最后,他們也想明白了,暫時這些小團體真沒有辦法消失。因為二賢莊的人在瓦崗軍所有人中是能力最強最多的團體,所以他們占據著瓦崗軍的主要領導崗位。而最早的瓦崗人因為能力差那么一些,只能屈居于稍次一點的崗位。至于其他的反王和他們的屬下,不僅能力差一點,而且有些人并不認同瓦崗,怎么可能受重用3呢? 雖然說伍云召也很得沈厚器重,但是其他的將領卻對他不以為然,所以他即使想招攬熊闊海,卻也沒有辦法給他許諾什么。所以他也認為沈校長安排單雄信去招攬熊闊海很合適。一方面化解他倆多年的舊怨,另外也表現了瓦崗軍的誠意。 可是讓伍云召沒有想到的是,熊闊海居然拒絕了瓦崗山的橄欖枝,反而有意投唐。正當他替熊闊海惋惜的時候,卻又聽到了金頂被夷為平地的事。本來他還想著再找找沈校長,看看還有沒有說什么辦法,讓熊闊海迷途知返,卻沒有想到這么快便有了結果。。只是這個結果讓他難以接受。 一直一來,伍云召都認為沈校長很好說話。卻沒有想到他這次的雷厲風行,沒有給熊闊海一個機會。僅僅兩三天,一點風聲也沒有,等到夷平了金頂大寨,瓦崗山才傳出這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伍云召是剛吃過午飯,在外面溜達消食的時候聽齊國元說了一嗓子。一開始,他并不相信,認為齊國元胡咧咧,因為金頂寨易守難攻。只要山上糧草充足,伍云召認為沒有人能攻下金頂寨。 看到伍云召不相信,齊國元好像被侮辱了一般。他是經常亂說話,可是這次卻是真真的事。齊國元認為這是為他正名的好機會,于是他不僅賭咒發誓,而且把單雄信他們如何攻打金頂寨詳細說了一遍。這時候伍云召才知道這件事情前前后后已經好幾天了。 聽齊國元把事情講清楚后,伍云召一方面替熊闊海惋惜,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在瓦崗并不受重用,這件事已經過去一兩天了他才知道。失意之下,一個就出了寨門,爬上了一座孤山。 站在山巔,看到秋風掃落葉,伍云召不由得自嘲一笑,想起了沈厚說的一首詞《沁園春》。他覺得從這首詞來看,沈校長應該是一個很大氣,胸懷天下的人,怎么就容不下熊闊海呢其實伍云召更多的是失望,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得不到沈厚這些人的信任。這時候他倒是相信了沈校長的話,這首詞是一個姓毛的人所作,絕不會是他這種多疑的人能有的胸懷! 想到自己識人不明,投靠到瓦崗軍,伍云召越發覺得失意。他反了楊廣,跟著岳父李子通多年征戰,卻一點希望都沒有。最后他們遇到了瓦崗軍,遇到了沈校長,原以為遇到了明主,卻沒有想到他這么多疑,這么沒有氣量!難道他就這么命苦嗎?一家上下的血海深仇怎么辦? 站在山上,看北雁南飛,伍云召不知道該怎么辦?難道要再一次選擇嗎?現在天下三足鼎立,大隋,他是不可能去投靠的,那就只能是唐軍了。難道說熊闊海也認為瓦崗軍成不了是,所以才選擇了唐軍?這時候,伍云召也沒有辦法去問熊闊海,他已經被單雄信他們徹底消滅了。 不知不覺,伍云召在山上站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李子通找了過來。他也剛剛從齊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