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雖然說瓦崗軍的火藥量有限,但是也算是這個世界懂得核武器。雖然火藥是煉丹的方士發明的,但是沒有人掌握火藥真正的配方。在后世大家熟知的,黑4火藥的配比是硝酸鉀、硫磺、木炭的比例為1523,而這時候的火藥配比大多是4:33左右。所有火藥自從問世以來,因為配比的問題,威力實在是不怎么樣,所有一直沒有收到重視。但是沈厚穿越后,把火藥的配比也帶到了隋朝,又經過多次試驗,配比進一步科學,火藥終于露出他猙獰的面孔。 其實黑4火藥還能進一步強化,那就是把火藥顆?;?,但是沈厚沒有這個技術。他能知道火藥的配比都是因為他的鄰居,在他小時候,他的鄰居有一把鳥銃,買不下火藥的時候,就自己造火藥。男孩子天生對武器有興趣,鳥銃雖然不怎么樣,但是一樣能引起沈厚的好奇,所有他也順便知道了火藥怎么做。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但是沒有吃過豬rou,總算見過豬跑。 有了沈厚帶來的經驗,再經過多次試驗,瓦崗軍終于造出了威力大的黑4火藥。只是因為生產力所限,他們的火藥產量十分有限。在后世,跑彈的口徑一般都是20以上,而且炮彈種類是很多的,有爆破彈,穿甲彈,穿甲爆破彈,燃燒彈,榴彈等。各種不同的炮彈大小和威力都不一樣,生產的價格自然也就不一樣了。發射一顆價格比較低的炮彈只有幾萬元,要是發射一顆比較貴的炮彈那就要幾十萬元了。這些都是真實的數據,所以說打仗就是打錢。窮兵黷武歷來是國家敗亡的根源,就是因為過多的戰爭使國庫空虛,引發政治崩塌。 現代的炮彈一發幾萬,十幾萬,同樣,在大隋做一個火箭彈也一樣造價不菲,換算成現代的錢至少也要十來萬塊錢。當然了,如果火箭彈不值多少錢,那么瓦崗軍統一天下還算什么事?所以很多時候還要用人命去換取勝利。同時,瓦崗軍的敵人自然是不甘心被消滅,他們也要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吹酵邖徿姷陌伺e髤柡?,他們就想盡一切把辦法,偷竊瓦崗軍的技術,偷竊不成,就自己研制。 華夏民族最主要一個優點,就是學習。雖然唐軍沒有見到八牛弩,但是不妨礙他們研制八牛弩。不管怎么說,八牛弩和弓箭的原理差不多,無非是八牛弩更加有力一些。在虎牢關唐軍見識了八牛弩的逆天。一般的箭最多能射三次,騎兵就能沖到跟前,而八牛弩射出的箭矢,不僅遠而且力量大。 當時蘇烈親身目睹,萬馬奔騰,氣勢磅礴的突厥騎兵看起來一往無前,勢不可擋,可是在八牛弩面前,奔流的鐵騎就像遇到一堵無形的堅固堡壘,紛紛倒地,很多人更是被箭矢射得想后飛回來。如果不是背后有火海逼過來,熾熱烤的人馬發瘋,八牛弩制造的無力感恐怕會讓唐軍和突厥軍全軍覆沒。 過后,蘇烈想起八牛弩飛過去發出的“嗡嗡”聲,還是覺得頭皮發麻。他作為將軍都對八牛弩感到發怵,那些士兵恐怕會更加不堪。不過,蘇烈見到那些箭矢像士兵手中的槍一樣,心中才安定了一些。雖然他不知道八牛弩是什么樣子,瓦崗軍有多少,但是他知道八牛弩的箭矢肯定不多。果然到最后,八牛弩不再發射箭矢,這才讓蘇烈他們逃過一劫。 從那以后,蘇烈就建議李世民,一定要把八牛弩做出來。對于唐軍的動向,沈厚早就通過細作了解的清清楚楚,知道唐軍現在也做出了八牛弩。唐軍做的八牛弩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鐵弓,雖然唐軍的八牛弩和瓦崗軍的不一樣,但是一樣有很大的殺傷力。雖然射程沒有瓦崗軍的遠,但是力量卻不小。不過,因為唐軍的八牛弩太過笨重,所以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不過作為守城利器的話,還算不錯。 當然了,唐軍也沒有停止繼續改進的腳步,也許以后也能和能和瓦崗軍做的一樣??墒乾F在瓦崗軍把箭矢變成了火箭彈,這樣一來,又把唐軍甩在了身后?,F在瓦崗軍已經有了把火箭彈投入戰場的想法,這個時候,恰好太行山的熊闊海等人拒絕了瓦崗軍,投入唐軍的懷抱,不用他們試試,還能找下更好的地方嗎? 沈厚雖然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也做過幾天響馬,但是他對土匪響馬卻沒有好感。這些收買路錢的人比后世那些收過路費差得太多,沒有統一的服裝和標準,更沒有禮貌用語,一見面就是舞刀弄槍的恐嚇。很多時候不僅不維護道路,反而故意設置障礙。這些吧,很多人都能忍受,畢竟有響馬的地方,本來就很偏僻,大多是深山老林,一般來說走山路的大多是人扛馬馱。沒有馬車,更沒有汽車,有障礙也不算太難以接受。關鍵是這些響馬土匪沒有從業的最基本素質,經常連人帶貨一塊收。由于以上的原因,所有沈厚早就打定了主意,等他統一華夏后,要像太祖一樣,把土匪全部肅清。 而封建社會一直以來沒有辦法肅清土匪,不僅是社會制度的問題,還有就是戰斗力的原因。因為冷兵器作戰范圍太窄,所有土匪才能夠據險而守,讓大兵團無計可施,所有永遠無法把響馬肅清?,F在瓦崗軍有了火箭彈,就和后世的火炮差不了多少,到時候,哪怕土匪躲在再險峻的山上,沈厚都有信心把他們轟下來。 本來剿匪要等到全國統一后再進行,可是太行山目前的地理位置太重要,所有剿匪只能提前進行。相對于南方的土匪,沈厚覺得太行山的土匪要好圍剿一些。因為北方的山上樹木雜草相對要少一些,地理情況也相對簡單一些。先易后難,通過圍剿太行山的土匪正好積累一些剿匪的經驗。 這些想法從接到吳澤的飛鴿傳書后,沈厚就開始思量了。最近,瓦崗軍也沒有大的行動,整天練兵整頓,軍隊的士氣正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迫切需要一場大戰來升華。好多將領也多次請戰,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F在熊闊海和太行山的土匪有投靠唐軍的意圖,正好用他們試一試瓦崗軍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