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關于游戲天賦和機甲戰士的天賦,是否有這么大的區別,爭議其實是一直存在著的。 因為游戲天賦需求的特質,有幾點是和機甲戰士的天賦需求特質相同,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相同的。 意識!cao作!手速!反應! 這些特質之中的手速,因為神經鏈接技術的普及,手動cao作模式被逐漸取代,而不再是機甲戰士的需求特質,但其它幾方面的需求特質卻依然存在。 當驥星河發現,cao縱機甲突然變的像是在玩游戲的時候一樣,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確定,游戲天賦中的這些特質,到底是不是和機甲駕駛天賦中的那些特質相同。 但這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也才能夠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甲分身之術。 意識出現了游離之感,世界不再真實卻又真實存在,視角從星月甲駕駛艙的可視窗口,被剝離到了星月甲的機體外面。 感覺上,他不像是身處于星月甲的駕駛艙內部,而是類似于使用真正的遠程cao作模式來駕駛星月甲,而這種cao作技術,因為機甲戰士不需要承擔危險,所以很像是玩游戲。 但又和遠程cao作模式有些不同。 聯邦的遠程cao作技術,其實就是利用通訊連接兩個駕駛艙,這兩個駕駛艙一個在機甲的內部,另一個一般在安全區域且只有一個駕駛艙。 駕駛者能夠看到的所有視角,基于通訊處于連接的狀態,基本上和在機甲內部沒什么區別,所做出來的一切cao作,也會被轉變成信號傳遞到機甲之中,而后機甲自然就能夠完成各種機動動作了。 但這種技術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對于通訊技術非常的依賴。不止是需要防備通訊干擾,還需要考慮到通訊延遲的問題。 零點幾秒的延遲時間,對于正常通話來說不存在任何影響,但對于機甲的戰斗,特別是性能卓越的機甲而言,很有可能就是擊破和被擊破之間的差距。 而此時驥星河所處的狀態,卻不存在通訊延遲的問題,因為他就在機甲的內部。 一切的cao作,在他完成的時候,就已經被機甲執行了出來。 聽起來,好像和之前駕駛機甲沒什么區別,但對于現在的驥星河來說,區別卻很大。 重點在于——游戲感。 并非是遠程cao作模式那種無關生死的游戲感,而是駕駛機甲本身的cao作,在這一刻有了在玩游戲的感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瓷讲皇巧?,看水不是水??瓷竭€是山,看水還是水?!?/br> 驥星河的腦海中,閃過了這一句話。 從他最開始駕駛機甲的時候,就一直在追尋著人機合一的道路,用機甲練拳,用機甲做出腰馬合一等等…… 這些都是為了實現真正的人機合一。 而這種狀態給他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讓他的穿甲戰擁有了無猩能敵的實力。 但這種狀態也是有壞處的,當他和他所駕駛的機甲,達到了人機合一的狀態時,他就被局限在了一架機甲之中。 別說是甲分身之術了,就算是星月甲的超頻形態他都無法完美cao縱,因為人機合一的關鍵點在于人,而星月的超頻形態并非他的身體形態。 駕駛星月甲的超頻形態進行人機合一,就像是他突然長出了六條‘手臂’一樣,再怎么練習也很難習慣,想要達到如臂使指的境界,要么是用‘以氣馭甲’的能力開掛,要么是用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練習。 他并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他也不可能只駕駛星月甲。 “放棄人機合一的狀態!” 驥星河果斷的放棄了他已經達到的,幾乎所有機甲戰士都求而不得的境界。 但他對星月甲的cao縱能力卻沒有下降,反而是有了一種明顯的提升。 因為他其實并不是放棄,而是超越! 機甲是什么? 戰爭兵器! 機甲要怎么cao作? 手動cao作、腦波感應。 駕駛機甲戰斗的本質是什么? 以戰斗意識、經驗,來驅使機甲在需要的時候,做出需要的機動動作。 這就很像是在玩游戲了。 簡而言之:該平a的時候就平a,該放技能的時候放技能,該走位的時候就要走位,該補兵的時候就要補兵,該插眼的時候就插眼,該打龍的就打龍,該團戰的時候就團戰…… 高手和娛樂選手之間的區別,就在于高手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英雄,擁有什么樣的技能,這些技能又該在什么時候使用才能夠取得最好的效果,以及其它該在合適的時機去做的那些事情。 對于驥星河來說。 當他超越了人機合一的狀態時,星月甲常規形態多出來的六條手臂,就不再是和他這個人無法融合的雞肋,而是星月甲這個‘游戲英雄’,所擁有的一種特殊的技能、特殊的平a手段。 區別在于,這種技能過于復雜化,cao作起來非常的難,且相比于正常游戲英雄的技能,有些太多了。 打個比方就是,神罰之甲有十個技能,星月甲的常規形態因為六條手臂的原因,就有二十個技能。如果開啟了超頻形態,那就是三十個技能。 不同的技能之間又可以相互組合,三十個技能可以組合成一百套連招cao作。 所以,到了這里,就算是驥星河把他的感悟告訴了其他人,比如韓力、杰克森他們,他們也只是能夠聽明白、想明白,卻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