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屠遠畢竟不是驥星河,不然的話,現在肯定說‘我要求’,而不是‘我建議’。 不過這并不重要,屠遠身為聯邦上將,又有諸多軍功,加上他的自身能力,讓他一次又一次的成為了聯邦總司令的熱門人選。 他的建議,和要求其實沒有多少區別。 所以沒人在這種細枝末節的問題上,當場提出不同的意見。 “我們面對第三文明,不外乎驥星河之前說的三種可能性,和平相處不用多說。而無論是戰爭,還是種族融合,我們都必須要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 前者,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螳臂當車的我們,只會被碾壓毀滅。后者,我們會被他們融合,直至多年以后,宇宙中再也沒有人類這個族群?!?/br> 屠遠再次停頓,似乎預想到了那些沒有人類的未來,人們也因為他的話而更加沉默。 “關于如何增強我們的力量,在剛才我就已經說過了,我們必須要掌握帝國。而除此之外,我想說說你們剛才討論的戰爭形式。 是的,星際時代的戰爭,主戰場一定是在星際之間,宇宙戰艦會成為絕對的主力。我們現有的機甲,在這樣的戰爭形式中不存在任何意義。 宇宙戰艦和宇宙戰艦的之間的戰斗,不是古代大海之上被稱之為戰艦的船舶之間的戰斗,基本上,不會存在接舷戰的可能性。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并不這樣認為?!?/br> 屠遠拋出了一個問題,又自己回答,然后輕聲解釋。 “第三文明可能擁有上萬艘宇宙戰艦,是窮盡我們聯邦和帝國所擁有的資源,也無法在四十七年之內打造出來的龐大星際艦隊。更何況,我們并沒有四十七年的時間全力發展,因為我們先要結束我們和帝國之間的戰爭。 比拼宇宙戰艦的數量,我們永遠都不是第三文明的對手,比拼宇宙戰艦的戰斗力,我們同樣不可能是第三文明的對手。 但機甲不一樣,我們造不了上萬艘宇宙戰艦,卻能夠制造出超過十萬架機甲。只要我們掌握了帝國所擁有的資源,我們甚至可以造出上百萬架機甲。 是的,我們現在的機甲,就算是有一百萬架,一千萬架,對于必然會發生在星際之間的戰爭而言,也不存在任何意義。 但我們的機甲制造技術是可以提升的?!?/br> 屠遠早有準備的在會議頻道中,共享了一些資料。 “第一,機甲用核聚變反應爐裝置。在我們擁有了鎢鋼合金的配方,以及未來必須要得到的鎢鋼金配方之后,這種小型化的核聚變反應爐裝置,就可以做到批量生產。 第二,機甲用的能量護盾發生裝置,有了批量的小型化核聚變反應爐,所有機甲都能夠使用這種能量護盾技術。結合鎢鋼合金級的機甲自身防御力,我們的機甲至少在防御上,已經達到了宇宙戰艦的標準。 第三,太空用的推進引擎技術。我們已經擁有了單兵星艦這種軍用太空飛行器,直接將其引擎移植到機甲上,從技術角度而言不存在問題,只是機甲的體型會再次增加。 關于這一點,我想說的是,久遠之前,高達十幾米、二十幾米的巨型機甲設計方案,之所以會在沒有列裝時就被淘汰,只是因為我們的材料技術不夠強大,異星地表的重力環境,也會導致巨型機甲過于蠢笨。 可是現在,我們的有了鎢鋼合金的制造技術,巨型機甲的作戰地點,又是在沒有重力影響的太空之中,為什么不能重新啟用這種巨型機甲的設計呢?” 屠遠所說的三種技術,如果全都放在機甲上,機甲的體型必然會有所提升。 就像是韓力之前那架有七十三顆金星的機甲,站立的高度只有3.9米。說是機甲,還不如說是更大一些的單兵外骨骼裝甲。 而現在,聯邦制式的斬山甲,高度都超過了六米。將軍級、國士級的機甲更高,驥星河之前那架被炸毀的國士級機甲,高度更是超過了七米,就是因為增加了核聚變反應爐,以及能量護盾發生裝置,還有一些其它的聯邦機甲科技應用。 而如果要增加屠遠所說的第三個,能夠讓機甲擁有飛行能力的推進引擎,機甲的高度超過十米也很正常。 就算是有了鎢鋼合金,以及神經鏈接技術,這種龐然大物在異星地表戰斗時,速度也會因為環境的限制,而變成類似于靶子一樣存在。 可如果是在太空之中…… 聯邦高階將領們,都開始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第四,武器方面,我們擁有光能武器,電磁步槍武器,能量主炮這些已經存在,或是正在研究中的各式武器技術,可以讓我們的機甲,在擁有太空飛行能力、防御能力的同時,擁有一定程度的攻擊能力。 還有正在研究的生物材料機甲技術,為了更適配神經鏈接駕駛技術,而出現的完全機械體改造方案等等…… 我們可以打造出,在星際戰爭之中擁有針對宇宙戰艦作戰能力的全新一代機甲?!?/br> 關于未來的暢想,屠遠所說的這些,讓認真思考的將領們都皺起了眉頭。 屠遠看到了這些人的表情,略微停頓之后停止了暢想。 “是的,就算是如此,機甲和宇宙戰艦之間,也不存在可比性。但我們能夠制造出來的宇宙戰艦,和第三文明的宇宙戰艦之間,真的有可比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