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如果不是仗著氣的力量進行維持,艾達康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所能夠使用的氣,以及身體機能,全都不如驥星河。 自然必敗無疑。 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的艾達康,仰面看著站在它身旁的驥星河,再次問道:“有意思嗎?” “有意思?!?/br> 驥星河的回答,和剛才一模一樣,但其中的意義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艾達康的問題指向,和剛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他們的對話。 上位者說話的時候,向來喜歡如此,遮遮掩掩、云霧繚繞,讓身處于其下的人們費盡心思的分析、猜測,就像是學生時代做的那些閱讀理解一樣。 但這樣是不對的。 很多時候,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理解,會和作者當時的想法有極大的區別,甚至是沖突。 究其原因,可以說是一千個讀者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也可以說是,人們只愿意看到人們愿意看到的,只愿意相信人們愿意相信的。 驥星河不想當上位者,就像是艾達康認為現在的驥星河,不應該是一個莽夫,可驥星河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莽夫。 現役的聯邦中將,因為戰痕峽谷的軍功,隨時都可以晉升為上將,在軍銜上已經可以說是達到了聯邦的極致。 上將和三星上將、五星上將,作為區別的金星數量,在剛才已經被李元霸說明:對驥星河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他在回答了艾達康的問題之后,當著艾達康的面,當著已經簽署了聯邦最高級別保密協議的人們,說出了他的想法。 “宇宙無邊廣闊,恒星如沙,依附于恒星而存在的無盡星系之中,必然有著無盡的生命,以及無盡的生命創建的無盡文明。 我們人類,你們猩猩,并不是無獨有偶,而是蕓蕓眾生里偶然相遇的兩個族群。隨著科技的發展,生命的足跡開始在宇宙之間行進,這種偶然會逐漸變成一種必然。因為所有的生命,在擁有了智慧之后,都會對星辰大海產生向往。 又或許,生命之所以能夠擁有智慧,進而進化、發展成為智慧文明,只是因為在生命還處于懵懂的時候,不經意間看見了天空之上的星辰大海。 所以,智慧生命以及其所在文明的最終目標,一定是星辰大海?!?/br> 驥星河像是在演講,所說的話像是科學道理,又有一些哲學的意味。 他并不是專業的學者,也不是堪稱人類智慧榮光的科學家,但正是因為如此,他的所思所想所說,才是絕大多數人會愿意相信的話。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是學者,都是科學家。 無論是在聯邦還是在帝國,能夠擁有智慧榮光之稱的,都只是少數之中的少數,帝國在這方面更少。 所以艾達康的思維模式,從這種角度來看,跟驥星河這個普通人并沒有多少不同。 “浩瀚無邊的宇宙,恒星這樣的龐然大物,都只能用沙塵來形容,更何況是智慧生命以及其所創建、維系的智慧文明呢? 智慧文明的相遇是偶然中的必然,但這種必然放在文明延續的時間尺度上來說,不過是銀河之間的一抹浪花。我們超過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只遇到了你們這一個外星智慧文明。你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以,沒什么好擔心的。 是的,你們的文明存在時間或許不足五千年,就遇到了兩個外星文明,我們,以及那個賦予了你們科技的所謂高等文明。 隨著你們能夠更熟練的應用躍遷門技術,我們也會逐步掌握躍遷門技術,探索星際的步伐越來越快,這種偶然之間的必然,從概率上來看,會呈現指數級的提升。 從五千年難得一遇,到千年難得一遇,再到百年一遇甚至是更短。 但那又怎么樣呢?” 驥星河看著艾達康問著,沒有等待回答,繼續自顧自的說著。 他不是只說給艾達康聽。 “只要我們不愿意放棄星辰大海,就注定會面臨這種相遇。而不同智慧文明的相遇,只有三個結果。 我們和你們,是戰爭。 我們和他們,或許也是戰爭,但這并不意味著另外兩個結果就不可能存在。 和平相處,文明融合,以史為鑒不過如此。 如果是另外兩個結果,又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驥星河問了兩次:有什么好擔心的呢? 但人們還是很擔心,卻已經不再像是剛剛聽到所謂高等文明的消息時,感覺到徹骨寒意甚至是絕望的擔心了。 是啊,人類在知道了躍遷門的技術,并已經開始研究的情況下,會放棄這種技術嗎? 帝國在已經知道了聯邦的存在,還發生了持續時間超過二十年的戰爭,會在那個文明到達帝國星的時候,選擇幫助聯邦隱瞞嗎? 偶然已經變成了必然,那就只能面對。 或許還會有一些人想要逃避,但星辰大海漫無邊際,人類到現在都沒能真正的離開太陽系,可以跨越不知道多少光年距離的猩猩,也沒能發現第二顆適應猩猩、人類生存的星球。 往哪里逃? 至此,驥星河的演講可以說是成功了,就像是他曾經面對杰克森的那一次談話一樣。